【建党百年·征文】武汉记忆——泌尿外科援鄂纪录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热烈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以文字的形式总结回顾北大医学与中国共产党的紧密联系,反映建党100周年来的时代变迁和人民生活变化,激励师生员工坚定理想信念,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创建“双一流”工作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医学部开展以“牢记初心使命 书写时代芳华”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北医新闻网选登优秀征文,以飨读者,同时欢迎广大读者积极投稿。

2020年的新冠疫情,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场噩梦,对医护人员,尤其是火速集结驰援武汉的我们而言,却是铭刻一生的一场战斗。我们时常想起驰援的经历,想起在武汉的点点滴滴。

尹力,泌尿外科主管护师,工龄17年,中共党员。

2020年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祥和的生活,短短几天,武汉新冠病毒肆虐,发病人数快速突破万例。武汉封城,黑云压境,但黑暗中从不缺少传递光明和温暖的使者。一场全国性的支援行动开始展开,而我则成为了其中光荣的一员。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是四个老人的女儿、儿媳,逆险而行的我当然明白此去武汉的风险,我甚至有可能一去不回。但是,我却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和胆怯,第一个上交了请战书。因为,相较于亲情,我知道,我是能挽救更多生命的白衣天使,我是能彰显中国精神的共产党员!

到达武汉后,医疗队仅用一天就完成了岗前培训、组建隔离病房、收治危重患者等工作。而我的工作是负责隔离病人的全程护理,这与之前有着天壤之别:我既要协助医生抢救危重病人,负责病人所有的治疗性护理、生活性护理,还要通过语言调节病人的情绪,激发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而这一切工作都必须身着厚重的防护服,在闷热、呼吸不畅、雾气遮住双眼的状态下完成,困难之大、难度之高、琐碎至极难以想象。到了下班时候,每次脱下防护、面罩,我的手、面颊都会现出红肿、灼热的勒痕,我为此落过泪,也想过家,但第二天,我依然再次穿上防护服,蹒跚着走向病房,继续我的工作。

武汉,这座城市真的很美很美,黎明的那道光会越过黑暗,冲破疫情笼罩的阴霾,还武汉一片盛世!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经过了76天艰苦奋斗,我们终于凯旋了。武汉,我一生难忘的城市,在这里,70多名患者被我们从死神手中抢夺回来,134名患者经我们的治疗和护理康复出院。这是我们的战场,我们用汗水、笑容、拥抱为病人搭建了生的希望,我们用耐心、关怀为病人诠释了爱的陪伴……同样我也收获了许多,我明白了“以人为本”应该成为护士一生的信仰,我理解了“大爱无疆”应该是护士永恒的理念。

赵娅倩,泌尿外科主管护师,工龄19年,中共党员。

2020年初,新冠肺炎形式严峻,我主动请缨,踏上了驰援武汉的征程。初到武汉时雨雪纷飞,湿冷天气对我们这些北方人来说无疑是个挑战,医院领导联系酒店工作人员即刻为大家送来了电暖气,顿时房间暖了,心也暖暖的。经过培训,我们很快进入工作状态。第一次穿上厚重的防护服进入病房,闷热、缺氧、身体上不适感强烈,平时工作风风火火的,现在不得不慢下来。眼镜起雾了我们想办法,憋气了我们就慢慢深呼吸,努力克服自身不适,尽我所能给患者最大的帮助,患者都非常感激,每当与患者深情相望时,我的心都暖暖的。因为我们不仅得到了患者的肯定,也收获了更多的感动,武汉人民太可爱了,他们真诚地感谢让我体会到最幸福的不是得到,而是给予,领悟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真正含义。

在完成医疗工作的同时,我还承担了援鄂医疗队的物资管理工作。每天不同班次医护人员的防护物资发放、生活物资消耗、医院大后方物资支援及各界爱心捐赠,种类繁多、品规庞杂。我每天认真梳理,仔细核对,让物资管理有条有据、物资收支存明情况一目了然。

让我激动不已的是习近平总书记3月15日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信中提到“青年人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蓬勃的力量”,总书记对青年人的高度评价既是一种肯定,又是一种鞭策。面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说不害怕那是假话,但作为医护工作者,职责所在,性命相托,关键时刻决不能掉链子。

在武汉的两个月是我离开北京最长的一次,也是最最难忘的经历,我不仅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也收获了感恩!战胜疫情,给我们信心,也让我们懂得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进取,向身边老党员们学习,做到无愧于心、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

陈京文,泌尿外科主管护师,工龄16年,中共党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病毒肆虐,武汉封城。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

人不可能生而无畏,只是选择了勇敢。十二年前的汶川地震,我作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抗震救灾第七批医疗队一员,参加了为期十四天的救灾工作。十二年后我也没有犹豫,主动请缨参加武汉保卫战。谁不是子女,谁不是父母,穿上了白大衣就意味着责任,暗示着勇敢。职责所在,使命使然。父母年过七旬我没有告诉他们。好在不在一起住,我只是说疫情当前我就不经常过去了。说不紧张那是假的,临行前一夜几乎一宿没睡,反复告诉自己,保护自己才能更好地保护病患。

医疗队员们都是来自重症医学科和普通内、外科,既往没有在传染病房工作的经历,免不了紧张无措,队友们的鼓励和帮助尤为重要。我们的工作是负责隔离病房内患者的全程护理,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给原本熟悉的护理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除了护理治疗外,患者的生活起居也都是我们照顾,因此每天在病房内的时间很长,而穿脱防护服耗时费力,为了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我们不得已在防护服内穿上了成人纸尿裤。我笑着跟队友说,小时候都没穿过纸尿裤,过了而立之年竟然体验了一把穿纸尿裤的感觉。我和队友们互相鼓励,互相关照,感觉承受的“苦”也没有那么苦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看着护理的病人一天天好转,从无创通气好转到高流量通气,再好转到鼻导管吸氧,直至最后健康出院,我们觉得流多少汗,受多少苦都是值得的。

2个月援鄂时间,在人的一生中并不算漫长,一眨眼就过去了。可这短短60天,我们付出了辛劳,也收获了坚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时代赋予每一代人不同的使命担当。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我们“80后”、“90后”、“00后”这些曾经被呵护的一代人逐渐成长,成长为中国的中流砥柱。一个国家的强大,除了军事强大、科技强大、经济强大,什么也抵不过人心强大。祖国万岁,人民万岁。

王茜,泌尿外科主管护师,工龄18年,中共预备党员。

2020年4月6日,这是我一生中无法忘记的日子。在武汉共同抗疫了整整60天后,我们终于圆满完成任务,踏上了回家的旅程。通往武汉天河机场的路不再是来时的沉寂,一路上送行的武汉民众不断挥舞着手中的国旗。那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仿佛一颗颗跳动的心脏,不仅跳动在人们的心里,也跳动在我们每一位援鄂抗疫人员的记忆里,她一遍遍提醒着我们生命的意义!机场大厅里不间断的感恩歌曲,每一位武汉送行市民口中不断的感谢话语,也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心中!

当飞机平稳地降落到北京国际机场,迎接我们的是最高礼遇:三重水门。离开时,正值寒冬,归来时,已是最美人间四月天,在阳光之下,“水门”幻化出一道美丽的“彩虹门”。

4月8日凌晨,我们彻夜难眠,因为0点——武汉解封了!历经76天的“封城”后,四通八达的武汉,重新敞开了作为“九省通衢”的大门。因新冠肺炎疫情“封城”的76天里,武汉这座原本充满烟火气的城市变得安静、冷清。如今随着防疫形势趋好,曾被按下“暂停键”的武汉已逐渐恢复生机与活力。武汉,终于可以对你说一声:好久不见!虽然没能亲眼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但在我们每个抗疫队员的心里,都把武汉当成了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的微信群也在那一天夜里响个不停,大家都在发微信记录着这时刻的到来。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50后”“60后”“70后”是砥柱中流,“80后”“90后”在茁壮成长、堪当大任、不辱使命。北大医学人展现出的精湛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医风,获得了当地领导、医务同道和患者的一致赞扬。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鲜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人生譬朝露,应把奋斗的担当和情怀、干劲融进时间的分秒里,让一径长途温暖可人,让时间“开花结果”,以“重任千钧唯担当”的坚定勇显身手;以“立己达人”的情怀造福人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干事创业。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奋斗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虚空。在那个病毒肆虐的冬季,我们用生命去守护生命。今后的日子里,我们继续用行动践行护理初心和诺言。

(人民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