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忆峥嵘】绽放在保家卫国战场上的青春之花
2020年10月23日,李淑民走出人民大会堂,她刚刚作为抗美援朝战士代表与习近平总书记合影。
十月份的北京正是最宜人的时候,李淑民胸前佩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在秋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倾听她的故事,对于生长在和平年代里的青年人来说,这些穿插着战火、炮弹和牺牲的往事,壮阔而震撼,晕染着英雄主义的色彩。
2020年10月,李淑民出席“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前在京西宾馆。
“倘若为国牺牲,那也是无上荣光!”
进入朝鲜那年,李淑民只有二十岁出头。乘坐着简陋的拉煤车,她和其他年轻人“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然而很快,朝鲜的情形让李淑民的心情越来越凝重。
最直观的——冷,在江苏长大的李淑民从未感受过如此的严寒,军大衣裹得再紧也抵挡不住寒风的入侵,而他们还要在如此气候下长时间行军。
”上山的时候不能站着走,只能趴在雪上往上爬,也不能坐下休息,因为当时非常冷,只要停下休息就可能会被冻死。
下雪山的时候,我们就坐着滑下去,山路不到2米宽,稍不注意就容易掉下深渊,粉身碎骨。”
战争的残酷冲击着李淑民的大脑,医疗队与军队同行,时刻都在战斗的最前线候命。
炮弹、轰炸就在身旁轰鸣,一个接一个被送下来的伤员就在耳边呻吟。
1953年,朝鲜停战后,李淑民在朝鲜境内佩戴“和平鸽纪念章”留影。
李淑民回忆说:“在朝鲜参战期间,主要负责抢救伤员,当时的条件很差,只能在山洞中给前线下来的伤员进行简单的处置,每天能参与上百名伤员的抢救,包扎伤口、打针,有时配合军医手术。”
在一次随部队转移中,一颗炮弹炸裂在医疗队旁边,李淑民的一位队友当场牺牲。
看到这一惨烈情境,李淑民并没有觉得害怕,她更多地觉得一股热血在心头涌动,救人!卫国!冲上去!打回去!
在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战斗意志支撑下,李淑民没日没夜地抢救伤员,经常是几天几夜不能合眼。
有一次她眼冒金星晕倒了,一醒来就继续投入抢救工作。当时她丝毫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想的最多的是多抢救些伤员,倘若为国家牺牲了,那也是无上荣光!
李淑民在朝鲜战场上舍生救助伤员的勇敢表现受到部队的表彰,荣立个人“二等功”。
回忆起这段战火中的青春,她眼中跃动着老一辈共产党人不计生死为党、为国献身的灼灼火焰。
李淑民因在抗美援朝战斗中表现出色荣立“二等功”,图为佩戴“二等功奖章”在颁奖大会现场留影。
“为党、为国献身,不计生死”
在北大医院,有不少耄耋之年的老人都曾有着光辉的过往,有的也如同李淑民一般,将青春之花绽放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上。
章绍舜正是其中一员,他今年已经94岁了。看到他时,他身着齐整的唐装,端正地坐在沙发上,手边放着一本相册。
打开相册,几张合影格外动人——几个年轻人或站或坐,有的腼腆,有的爽朗,背景是朝鲜的土地。
章绍舜于1951年入伍,1961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工作时留影。
章绍舜一边指着老照片,一边介绍他所在的军事医学科学院赴朝鲜专家团的合影。
26岁那年,他作为医学研究员奔赴朝鲜,作为反细菌战专家参加抗美援朝工作,专做毒物分析。
朝鲜的实验室条件十分简陋,平房、旧窗、物资短缺,由于设备的不足,很多实验操作都需要他们自己开动脑筋,创新思路,纯手工进行。
但章绍舜并不觉得那段日子辛苦,在他的印象中,那是一段充满着激情和热血、洋溢着斗志的时光。
他知道,战事紧迫、生死攸关,作为国家的科学人才,他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奉献出自己的力量,而每做出一点成果,都有可能挽救数百、数千人的生命。
这份性命的牵系,让他们每个人都打着十二分的精神,早出晚归,孜孜不倦地进行各类化学分析和毒物研究,为反细菌战作出了突出贡献,而章绍舜本人也因为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
1983年,章绍舜(右一)在北大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所化学分析室工作照。
回国后,章绍舜转业到北大医院泌尿科,他致力于科研工作,编写出《尿石症基础与临床研究》等科学书籍,并获得全国科技一等奖、科技提名奖等奖励。
谈起自己曾经取得的成绩,他露出了笑容,反复强调:“感谢党和国家的培养和挂念!”细看时,眼角已经有了莹莹泪花。
1980年,章绍舜(左一)在北大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接待荷兰外宾参观。
对于年轻一代,李淑民和章绍舜既心怀慈爱,又积极督促。
作为亲历者,他们深知中华民族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
少年时,对积贫积弱的亲身体会;
青年时,为党为国奉献忠诚和青春;
中年时,深入参与新中国如火如荼的建设;
老年时,见证国家跨越式发展的成就。
他们的生命早已和祖国融为一体,成为了国家发展浪潮里不可缺少的朵朵浪花。
2020年10月,笔者贺依琳同学随北大第一医院离退办老师看望章绍舜。图为章绍舜老师给贺同学讲解老照片,回忆1952年入朝时的情景。
如今是和平年代,却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攻坚时刻,我们或许不需要上战场,承受炮火的袭击,但建设国家、迈向新时代的各个阶段各个领域,亦是无处不战场,无处不战斗。
作为在新中国建设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老革命家,李淑民和章绍舜对青年人寄予了诸多希望。
他们相信
“接受了新时代、新教育的年轻人肯定比我们当年更加优秀!”
同时强调
“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不忘本,好好学习文化知识,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的力量!”
人物小传
李淑民,女,生于1930年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护师,党员,离休干部。1949年2月入伍,在徐州军政大学学习后任二十四军护士。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前线医疗救护工作,因舍生救助伤员的勇敢表现荣立个人二等功。后转业至上海等地医院工作,1964年调至北大医院医疗护理工作,2020年10月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并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大会上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
章绍舜,男,生于1926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科研究员,毕业于浙江大学,曽在上海工作。1952年2月作为反细菌战专家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从事毒物分析。回国后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参加毒气方面研究,荣立个人三等功。文革期间下放到宁夏五七干校,1974年到北大医院泌尿科工作,致力于临床科学研究。主编《尿石症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得全国科技一等奖。2020年10月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来源/离退休处、北大医院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采写/ 贺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