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征文】不忘初心大医精诚 牢记使命济世为民——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应禄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热烈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以文字的形式总结回顾北大医学与中国共产党的紧密联系,反映建党100周年来的时代变迁和人民生活变化,激励师生员工坚定理想信念,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创建“双一流”工作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医学部开展以“牢记初心使命 书写时代芳华”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北医新闻网选登优秀征文,以飨读者,同时欢迎广大读者积极投稿。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苦难深重、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浴火重生。今天的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沧桑百年,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救亡图强抛洒青春和热血,他们就如璀璨群星般闪耀中华大地。今天,我们的主人公就是其中熠熠生辉,光耀华夏的一颗。

郭应禄,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泌尿外科和男科学专家、中国共产党员,是中国泌尿外科学的开拓者、引领人,是国际泌尿协会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主编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取得成果20余项。他为中国泌尿外科事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卓越贡献。

1930年5月4日,郭应禄出生在山西定襄县白村——一个贫穷的小山村,赶上战乱年代自幼失学。在战火纷飞中,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军纪严明、爱护老百姓,深受百姓爱戴,这给幼年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郭应禄直到13岁才开始上学。他的父亲是天津第二医院的一名外科主任,少年郭应禄深受父亲的影响立志将来要成为一名医生,白衣披甲,以救治病患为己任。

1951年,郭应禄考入父亲的母校——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父子俩成了校友。在大五选专业的时候,郭应禄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外科,这个选择改变了他的一生。

1956年毕业后,郭应禄进入北大医院开始临床工作。时任系统外科主任的吴阶平挑中了郭应禄,这为泌尿外科日后的大发展种下了一棵希望的种子。1956年1月,郭应禄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参加了吴阶平的支部发展会。吴阶平紧握拳头对党旗庄严宣誓的画面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中,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以老师为榜样,更加严格锤炼自己,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9年,郭应禄考取了吴阶平的第二个研究生。同年3月,郭应禄怀着一颗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的赤诚之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肩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和希望。

披肝沥胆厉精图志结硕果 遇甘淋泌尿外科发新枝

白驹过隙,弹指间50余年过去了,在恩师吴阶平系统严格的教导下,郭应禄刻苦攻关、勤奋忘我、孜孜不倦。每遇困难,吴阶平都毫无保留得支持他、爱护他,给予他专业上的帮助和组织上的关爱,让他倍感温暖。郭应禄以老师为榜样一路走来,不负众望成长为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学著名专家,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师生两代院士在业界传为佳话。

郭应禄回想起当年和恩师的一幕幕,恍若昨日。记得刚读研的时候,一次大查房,吴阶平亲自检查后发现他分管的一位病人没有做全面检查,漏报了一项阳性体征。查房后,导师教导郭应禄说,“病人对我们是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医生的每个决定都直接关系着患者的安危和康复,来不得半点疏忽,你要牢记”。

恩师的教诲郭应禄铭刻于心。郭应禄常说,正是在与吴阶平先生的朝夕相处中,才能在学术和临床上,对泌尿外科专业有了深入的理解,而吴阶平先生的医德、医道,以及科研精神,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半个多世纪里,他们既是师生,也是搭档,更是挚友,同时吴阶平还是指引他成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明灯。父辈和恩师等老一辈医务工作者的高贵品质和优良作风在郭应禄身上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在工作中,他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忘我工作、勇挑重担、锐意进取、勇于创新。

正所谓天道酬勤,在郭老不懈地推动下,新中国泌尿外科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呈现出质的变化:新的技术、新范式不断涌现,成果丰硕。中国泌尿外科事业从此掀开了大发展的新篇章,郭应禄向党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上世纪80年代,郭应禄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经尿道手术、输尿管镜、经皮肾镜、腹腔镜手术微创手术。1991年,郭应禄主编了第一部《腔内泌尿外科学》,成为我国腔内泌尿外科的奠基人。1982年,郭应禄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国产碎石机。1987年,郭应禄首创俯卧位治疗输尿管结石,解决了当时业内的世界难题,成为国内ESWL领域的开拓者。1980年5月,郭应禄主编出版了国内第一部肾移植领域的专著《肾移植》。这些新技术的推广,让饱受病痛折磨的广大患者看到了希望。此外,在郭老的倡议和努力下,美国泌尿外科年会开辟了华语会场,并延续至今。这标志着,中国泌尿外科在国际上已有相当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谋发展情系北大医院 育英才俯首甘为人梯

1949年,新中国泌尿外科事业从北大医院外科病房的三张病床开始起步。1964年,北大医院设立了泌尿外科研究室,后因“文革”被迫终止。1975年底,转机来了。在一次会议上,郭应禄获悉北京要建一家泌尿外科研究所,他意识到,泌外临床和这样的专科研究机构结合起来,对临床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对研究机构也是一种促进。使命感促使郭应禄立刻行动起来,汇聚各方力量,在恩师吴阶平的鼎力相助下,最终泌尿外科研究所花落北大医院。

而今,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已经发展成国际上学科最全、规模最大的泌尿外科研究所,首个集医、教、研、预防四位一体的全国专业基地。这当中郭应禄院士殚精竭虑,倾注了无数心血,他完成了第一任所长恩师吴阶平“立足北医,放眼全国”的夙愿,更把研究所推上了“立足中国,跻身世界”的更高境界。2005年5月,郭应禄筹划多年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男科中心成立了,并很快成为全国男科学界的标杆。

“开拓一个领域,需要的是人才;发展一个领域,需要的也是人才”,郭应禄内心笃定人才是事业之基。在恩师吴阶平的支持下,1995年郭应禄牵头创立了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培训中心(现北京大学泌尿外科医师培训学院)。这在中国医学界是没有先例的,被业内誉为中国泌尿外科的黄埔军校。

近30年来,为实现“亚洲领先,世界一流”的泌尿外科梦,郭应禄高瞻远瞩,精心谋划,先后主持实施了“人才工程”“将才工程”“博士生导师研讨班”,充分利用各种契机为全国培养了一批批专业骨干、专家、学科带头人和顶尖学者。

而今,中国泌尿外科就像一棵擎天大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郭应禄对中国泌尿外科的快速发展壮大,整体技术水平的大幅跃升,在当今国际泌尿外科界获得高度认可,立有彪炳之功。

为了能让青年医生获得更多机会,让泌尿外科事业得到更好地发展,经过郭应禄多年努力,1995年,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正式成立。1998年,成立了“世界华人泌尿外科学会”;2005年6月,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成立;2010年10月,成立了北京郭应禄泌尿外科发展基金会。

除了倾力推动中国泌尿外科的快速发展,郭应禄院士还注重助力所在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尤其是通过亲自参与“‘政治生日’醒身份,先锋模范建‘样板’”主题党日、“与郭老师一起创业的故事”暨《郭应禄传》读书报告会、“听郭应禄院士讲党课”等系列精品党建活动,筑牢党员思想根基,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忘初心和使命,弘扬良好医德医风。

无私忘我大医精诚 仁心仁术当代华佗

时至今日,91岁高龄的郭应禄依然保持着一名医生的本色。郭应禄常说:“医者,首先应该树立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也就是要爱国家、爱集体、爱专业、爱患者。”行医60载,他是“四爱”精神的倡导者,更是坚定的实践者。

工作中遇到复杂、危险性大的手术,其他人不敢做的时候,病患的痛苦和对生的渴望使郭应禄心中一次次燃起斗志。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是他坚定的信念,也是一位老党员的初心和担当。为了保证手术质量,术前郭老仔细研究病情,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完美控制每一个细微操作,最终使病人转危为安。多年来,郭应禄完成肾上腺手术等高危手术300多例,其中仅嗜铬细胞瘤就有100多例,无一例死亡,没有出现严重的合并症,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

郭应禄就是这样: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病情就是战斗的号角,他一往无前;精益求精,百折不挠,勇攀泌尿外科最高峰,他急流勇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和人民的嘱托化为不竭的动力,他无坚不摧。

“郭大夫,您还记得吗?”一天晚上,郭应禄接到一个电话,“二十多年前的这个时候,您还在台上给我做肾移植手术呢。”时隔多年,患者的声音依然非常激动,他由衷地感激,是郭老奇迹般地把他从死亡线上抢了来回,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成为目前我国肾移植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的患者之一。

郭应禄和徐孝晖老师的证婚人就是他的一位病人。郭应禄常说:“现在有一种倾向,总是把医生和患者的利益对立起来,我对此不赞同,我认为医生、患者的利益从来都是一致的,是站在同一战线携手共同与疾病作斗争的战友。要把病人当成我们的亲人,要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

60余年来,郭应禄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泌尿外科事业。他胸襟广博,睿智深邃,是德高望重的医学大家、战略家;他不忘初心,肩负使命,殚精竭虑地推动中国泌尿外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跻身世界一流,取得了业界公认的历史性辉煌成就,是中国泌尿外科界的一座巍峨矗立的丰碑;他把病人当作朋友、当作家人,半个多世纪,经他救治的患者无数;他高瞻远瞩,广育天下英才,为中国泌尿外科未来可持续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郭应禄院士不愧是北大医院百年传承,深厚积淀的代表,是中国泌尿外科学界的骄傲。他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是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是党和人民的好儿子,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医学部离退休工作处 北大医院离退休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