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征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痴呆老人献爱心
——记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研究室第一党支部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热烈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以文字的形式总结回顾北大医学与中国共产党的紧密联系,反映建党100周年来的时代变迁和人民生活变化,激励师生员工坚定理想信念,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创建“双一流”工作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医学部开展以“牢记初心使命 书写时代芳华”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北医新闻网选登优秀征文,以飨读者,同时欢迎广大读者积极投稿。
研究室第一党支部成立于1987年,至今已有34年的历史,现有正式党员20名、积极分子1名,主要由科研人员构成,90%以上的党员为博士学位。研一支部有着悠久而光荣的优良传统,曾多次获得优秀党支部、优秀党日活动等荣誉,数次获批立项党建创新课题,并于2020年成为首批入选北京大学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培育创建计划名单。
研一支部始终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在支部工作中,党员同志们的思想觉悟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其本职工作的顺利开展。支部多位党员同志曾分别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党员、北京大学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奉献奖等荣誉称号。在业务上,支部多位党员立足老年精神医学领域,在国内外学术团体或公益组织有社会兼职,积极发挥专业特长,为社会贡献力量。近年来,支部进一步将专业与主题党日活动相结合,围绕关爱痴呆老人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活动。
“李阿姨,您来啦,快坐下!”
“她就盼着来参加你们的活动呢!平时不爱洗澡,知道要来参加活动,特别配合就去洗了,真好!”
“张爷爷,回去别忘记写作业哦,您慢走!”
“老爷子最近心情特别好,也不惦记找他的妈妈了,我们也感觉轻松了很多,真是谢谢你们哈!”
类似这样的对话,出现在每次认知促进治疗小组的活动现场,参加活动的是一群特殊的老人及他们的家属。这些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也称为老年性痴呆)。这个疾病是由大脑病变引起的综合症,患者出现记忆、理解、判断、推理、计算和抽象思维等多种认知功能减退,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幻觉、妄想、行为紊乱和人格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社交能力。尤其是晚期患者生活无法自理,依赖性强,生活质量低,给家属带来巨大的照料负担和压力。
研究室第一党支部党员、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原党委书记黄悦勤及研究室第一党支部原书记刘肇瑞自2003年起,参与了一项由英国发起的在全球7个发展中国家开展的10/66老年期痴呆国际合作项目,并负责在中国开展痴呆相关的社区研究工作。时至今日,该项目已经开展了将近20年,主要的研究内容是进入社区老人的家中,评估老年人的躯体和精神健康状况,并进行随访。在此期间,两位老领导带领研一支部的同志们去过市中心拥挤的四合院,也曾奔赴郊区交通不便的农家院,访问过很多患者家庭,亲眼见到了痴呆老人的孤独和烦恼,也见证了照料者的心酸与无奈。
一次,两位党员来到西四一位患有痴呆的老先生家中访视。一进屋,一股酸臭味扑面而来,老先生穿着脏兮兮的开裆裤,坐在一把陈旧的扶手椅上,地上有一摊尿,旁边的桌子上放着吃了一半的饭菜,他老伴正蹲在地上擦拭。老伴见到家里来了医生,站起来就开始抱怨,说老头不听话,吃一顿饭要吃2个多小时,不提醒不吃,有时吃着吃着就睡着了,饭碗砸了好几个;特别抗拒去厕所,总说不需要,可是动不动就尿裤子,还不愿意去洗澡换衣服。家里人没办法,只好给他穿上了开裆裤,把尿壶放在边上,提醒老人接尿。家属每次提醒时,老人都说没有,可转过身老人就尿了,还忘记用尿壶接。说着说着,老太太的眼里涌出了泪水,她叹了一口气说,“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
听完老人的诉说,两位党员安抚了老太太的情绪,并进一步了解了患者及其家庭的情况。据说老先生平时在家非常孤独,常常一个人坐着,低着头不说话。白天看着电视也能睡着,到了晚上不睡觉,经常“哎呦哎呦”地哼唧。过去看的话,老先生就说没事儿。但是只要老伴一离开,就又开始“哎呦哎呦”。到了早上,常常看见老先生把干干净净的尿不湿撕下来放在一边,而护理垫和身上却沾满了大小便。老伴说起这些事儿,又开始伤心了。对于老伴的病情和她自己的生活,老太太用了三个词来表达她的感受,那就是:无奈,无助和无望。
“无奈”“无助”“无望”,这是三个多么沉重的词啊!我们听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党员们下决心要寻找出适合痴呆老人的治疗方法,帮助照料者学会照护知识,以缓解照料者的压力并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为此,研一支部的党员们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与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以及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教授合作,编写图文并茂的“帮助照料者提供照料知识宣传手册”,目前该手册可以通过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网站在全球范围内免费下载。此外,黄悦勤同志自筹经费,印刷了大批手册,免费发放给社区患者及家属,还拍了一部名为《暮年的困惑》的宣传片,起到了很好的健康教育作用。
随后,研一支部的同志远赴国外学习到一种新的方法——认知促进治疗。这一技术起源于英国,是一种针对轻中度老年期痴呆患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国外已有明确的研究证据证明其对延缓痴呆有效,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具有很好的成本效果。这一技术的引进,协同配合着既往已经研发成熟的“帮助照料者提供照料”的技术,定会让痴呆老人及其照料者获益。
研一支部的党员们组成核心小组,依托研究室的科研力量,进一步确定了认知促进治疗这一非药物治疗策略的推进方案。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认知促进治疗系列研究获得了很好的研究结果。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在研发认知促进治疗这一技术的过程中,参与项目的党员同志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感。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精神障碍患者谋幸福,为祖国精神卫生事业谋发展。
在这个项目中,研究室第一党支部的党员同志们充分运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分工合作、贡献力量。黄悦勤、于欣、刘肇瑞、王华丽、吕晓珍等党员同志积极参与到项目申报和实施讨论中来;支部书记陈冬雪积极协调会议室,为老人们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同时运用自己社会工作的专业背景,与刘肇瑞同志一起担任治疗师,带领老人们进行活动;支部党员王华丽作为老年精神病学专家,对活动的开展献计献策,同时还协助项目开展宣传工作,寻找潜在的患者资源,使更多的患者受益;原支部党员吉宁参与活动方案的设计,搜索素材,并制作了优美的活动教案;组织委员张婷婷负责为老人和家属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及时掌握老人的健康状况;宣传委员高菲菲作为科研管理人员,积极协调相关项目经费使用和项目执行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为项目的顺利运行保驾护航;支部党员陈红光同志作为协调员,负责招募和安排老人的治疗活动以及数据的清理和分析工作。每次活动前,他都会通过电话提醒老人及家属参加,确保患者参与治疗活动的持续性;支部的李鹏、阎浩、胡娜等同志为参加活动的老年人积极协调核磁扫描的机时,为老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这些党员同志们,用自己的爱心和奉献精神,为患者及家属的幸福生活贡献了力量,也为国内老年期痴呆非药物治疗领域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真正践行了北大六院“以科学精神体现人文关怀”的院训。研一支部的此项工作是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的有机融合,真正做到了互相促进、互相助力。
在研究室第一党支部集体的努力下,这项认知促进治疗项目获得了患者和家属的高度认可,还有家属特地为我们送来锦旗和感谢信等。之前提到的李阿姨,在参加治疗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爱洗澡/不爱换衣服,家人常常为此事争吵。自从参加了认知促进治疗活动,只要说明天有活动,李阿姨立即同意洗澡,换上漂亮的衣服。还有快90岁的张爷爷,参加了我们的活动后,不再吵着回家看妈妈了,因为他说他有更重要的事儿要做,那就是来参加活动。张爷爷的笑容多了,也愿意配合家属的照料了。
参加治疗活动的老人,既往职业涉及各行各业,里面不乏高级知识分子,有曾经和邓稼先一起工作过的两弹一星的元勋,也有参与过杨利伟上天时宇航服设计制作的技术人员等。除了高级知识分子,参与活动的老人还有普通的教师、工人、农民、理发师等等。这些老人们聚在一起,在治疗活动中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有趣的往事,十分开心。有一位老人,以前是在野外做地质勘探工作的,几乎每次参与话题讨论,都会说到自己的工作,在说起艺术品时,还会非常骄傲地说到,家里的大柜子放满了年轻时采集的矿石样本。参与活动的老人们在治疗活动结束时,往往意犹未尽,夸赞我们像对待亲人那样对待他们,还给他们带来知识和欢乐。
研一支部的党员同志们和老人们建立的友好关系蔓延到各个方面。有些老人和照料者,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困难,每当他们向我们求助的时候,我们也是竭尽所能开展帮助。陈叔叔由于受到痴呆症状的影响,暴力倾向非常明显,常常发脾气、骂人、打人,有时会拿着刀子在厨房转悠,爱人被吓得每天都提心吊胆。我们主动安排他们来医院就诊,并向照料者提供应对暴力行为的建议。一次,照料者哭着来到我们办公室,说来医院看病的时候,被用水杯砸了头,感到头晕恶心、内心很绝望,无法和一个恨自己、骂自己、打自己的人生活。听闻此事,我们立即建议她去看急诊。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陈叔叔听说爱人要去看急诊时,眼角留下了泪水。于是我们告诉她,陈叔叔的状况都是疾病导致的,您看陈叔叔听说您要住院都哭了,说明他是在意您的,听了我们的话,阿姨也哭了,说回家后还是会好好照顾爱人。
还有一次,一位患者来医院就诊,照料者在缴费时,突然发现患者不见了,遍寻不到,于是赶紧跑到我们办公室求助。我们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发动支部党员以及研究生们在医院内寻找,并联系工会在院内微信群中发布寻找老人的启示,还第一时间与保卫部门取得联系,调取监控录像。通过细致观看,我们发现患者自己走出了医院。于是我们协助家属报警,通过派出所调取的监控录像继续查找线索。最后,在第二天凌晨4点的时候,患者被一位好心的出租车司机发现并报了警,那时患者已经徒步从医院走到了机场。
老年期痴呆是老龄化社会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大约有900多万痴呆患者,几乎占全球痴呆总人数的四分之一。老年痴呆具有患者人数多、经济负担重、就诊率低、诊治率低等特点,其防治工作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北大六院研一支部主要由科研人员组成,黄悦勤教授课题组、于欣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老年痴呆的防治研究及照护技术推广工作,部分干预技术已被中国社会福利协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采纳,在养老服务机构进行推广。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即将开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2021年,研一支部将继续迎来奋斗的一年、收获的一年。我们将尝试各种新模式、新技术和新方法,造福所有精神疾病患者!
(北大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