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故事】为了藏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编者按
2020年8月,北大医学第五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专家圆满完成为期一年的任务,返回北京。
何时可见真本色?最是高原风雪处。从北京到雪域高原,在那片离天空最近的土地上,来自北大医院、人民医院、北医三院的21名援藏队员们,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恪尽职守,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能降标准”的援藏精神坚守奉献。
春耘力尽施,秋收榴满枝。援藏队员们在雪域高原留下足迹,也留下永恒的回忆。他们用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修订科室规章制度、诊疗流程,制定科室发展规划,强化重点业务能力建设,落实“师带徒”培训管理等方式,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学科建设添砖加瓦;用精湛的业务知识细化科研规划,建立科研数据库,指导撰写论著,有效推动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在医、教、研、管各方面迈上新台阶。
1“第一”“首例”“填补空白”
开创新篇 成立西藏第一个临床营养科
北大医院第五批援藏医疗队员、内分泌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昂是内分泌专业的医生,内分泌及代谢相关疾病的诊疗过程大多需要多学科协作方可完成。以糖尿病为主要诊疗内容的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科室医教研实力逐年增强,但李昂发现对糖尿病患者代谢的控制却并不理想。
不同于其他慢性病,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管理,除了药物的控制,更加核心的是疾病的自我管理。临床营养方面的医学营养评估和干预必不可少,而这方面在西藏尚属空缺。
此外,临床营养的存在对于一个地区健康、亚健康人群,以及内分泌科以外的其他临床科室的营养评估、营养干预都很重要,例如孕产妇、儿童、围手术期、胃肠内外营养评价等等,因此也是三甲医院理应具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藏由于地区独有的高原环境和民族习惯,临床营养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很大挑战。除了藏区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生活理念外,临床营养方面的专业人才也严重不足。
经过前期慎重的调研和可行性分析,李昂提出由内分泌科承建临床营养科,以代谢疾病医学营养治疗为起点,在扩大临床营养师队伍的同时,逐步承担起医院更多科室以及营养食堂的工作。此方案经过医院审核,快速获批,由李昂牵头推动临床营养科建立。
李昂开始忙碌起来,基础知识培训、营养师队伍搭建、临床路径制定……在他的一手打造之下,一个初见雏形的临床营养科正式在藏区成立,这不仅是西藏地区首个临床营养科,更加开创了高原地区医学营养工作的新篇章。
制定标准 推进院内血糖规范化管理
临床营养科的成立无疑对于内分泌科的患者大有裨益,但李昂又发现了第二个问题,科室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并没有完全规范。内分泌科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及来自全国各地专家的帮扶,其常见病的诊治水平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从实际的病房管理数据来看,很多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风险、住院期间的血糖改善速度并没有随技术的强大而逐年改善,很多医生更常见的是依据“经验”对所诊治的患者进行治疗药物调整。
其实不仅是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地的很多医院中,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也都是“拍脑门”而定。李昂说:“作为一名内分泌专业的大夫,每当我谈到这一点时就不自觉地深感奇怪。”其他科室诊治专科疾病时,例如糖皮质激素的用法用量、肠内外营养制剂用量的确定、血液透析的规范操作流程都有据可依,可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过程就像盖着一层面纱一样,胰岛素剂量却大多根据临床大夫的经验判断。事实上,国外成熟的内分泌代谢病中心多年来一直进行着规范指导下护士主导的血糖管理流程,并且通过管理数据不断优化规范、提升管理质量,北大医院常年来也有着丰富的血糖管理规范经验。
李昂找来了科室多年的临床数据,一个一个的比对、分析,通过不断地摸索,再根据国内外成熟的血糖管理规范,成功地进行了本地化调整,形成了一套因地制宜的自治区人民医院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管理规范,不仅提升了专科护士在管理中的地位,同时在安全性及质量改进方面为住院患者的血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虽然这套规范刚刚起步,但成效已经非常明显,对于患者的血糖控制有了显著的成果,也为日后疾病的规范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填补空白 诊断西藏首例生长激素缺乏症
2019年秋,在医疗队驻村义诊时,一位特殊的患儿引起了李昂的注意。这名“小患儿”看起来只有两三岁的样子,但从他的眼神和一些查体细节中却能看出他的实际年龄比身材更加“老成”。从他家人的口中得知,该患者在2岁时就停止了生长,而如今已经过去整整14年了。
听到此,李昂尤为惊诧,“14年竟然从没看过医生,他的家人也并没有意识到应该去医院。”患者在家中是长子,他的两个弟弟妹妹都正常生长、发育,这种每年不断加强的对比感,却仍然没有让这个藏族农村家庭意识到患者的生长发育问题,直到李昂来到患者家庭所在区域执行驻村工作发现时,才被建议去医院检查。在李昂的建议下,家人带着患者来到自治区人民医院,在进行了仔细的内分泌检查及功能学试验后,李昂给出的最终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症,这是西藏首例被诊断该病的患者。
其实生长发育迟滞的患儿在平原地区不少,这例患者让李昂难忘的也并非在于西藏首例,而是因种种原因,就诊竟然拖延了14年。由于藏区既往没有诊断过这样的病例,相应的治疗用药也是空白。为此,李昂联系国内重组人生长激素的机构,希望以诊疗这名患者为契机,完成该疾病诊疗规范的建立和治疗用药的引进,也借助来自社会的资助与关注,帮助改善患者家庭相对窘迫的经济状况,避免患者治疗中断的可能性。
因为情怀,李昂选择了援藏。还记得在从拉萨去藏区农村义诊的路上,“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发扬老西藏精神”的标语不时从车窗外飘过。在雪山的映衬下,硕大的字体猛然闯入眼帘,老西藏人在雪域高原的激情岁月、慷慨高歌仿佛一幕幕画卷徐徐展开,这种精神也时刻激励着李昂在援藏路上砥砺前行。他曾在世界糖尿病日到拉萨实验小学面向孩子们进行健康生活的宣讲,关口前移,健康从娃娃抓起;也曾在主题党日活动时前往那曲和林芝地区开展义诊,深入基层,走进百姓身边。这些援藏的点滴让李昂一年的工作忙碌、充实、收获满满,不但在世界第三极感受它的壮美,也亲临其境体会着别样的风土人情。李昂说:“我会以更加感恩、平和的心态迎接未来的种种不确定,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尽我所能,不忘初心、奋力耕耘。”
2人工智能、三维可视……让前沿技术扎根雪域高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五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扎根世界屋脊开展医疗帮扶工作,在提升医疗技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让医学交叉学科最前沿的科技新风吹向了这片雪域高原。经历过军旅淬炼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专家伍刚,始终致力于让交叉学科助力高原神经外科临床工作提升。
让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高原自发性脑出血临床评估及治疗
凌晨,一位来自西藏那曲的大叔,紧急急诊入院。入院时已然意识昏迷,呼之不应,查体不合作。头颅CT及CTA提示右侧颞叶大面积出血,出血量估计在40ml左右,脑干已经有受压征象,手术指征明确。
当伍刚仔细查看急诊增强CT片时,发现血肿病灶内的增强点征——目前被认为是血肿继续扩大的金指标。如果不做手术,患者较大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死亡。
年富力强的大叔是家里的顶梁柱,当向家属交代病情后,一家人焦虑不安的眼神,让伍刚心里咯噔地悸动了一下。
疾病造成的脑皮层/神经纤维束的损伤以及可能追加的各种并发症,这些只有在后期才得以显现。虽然,伍刚对清除脑内血肿有充足的信心,但还是要把围手术期的各种风险说清楚。
在藏区做手术,无论从观念还是经济上,对家庭对患者本人都是巨大挑战,更别说确实存在高风险性的神经外科手术了。因为有语言沟通障碍,家属仍显得踌躇犹豫。时间不等人,对于脑出血的患者来说,时间就是脑细胞、就是功能、就是预后。
伍刚灵机一动,把手机里储存的一段脑出血健康教育视频播放给家属看,并反复说明手术的必要性。直观的讲述、生动的画面,终于打破了僵局,家属同意接受手术。
接下来,急诊行血肿清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血肿量确实比预估量增加了一半多。术毕送走患者,伍刚完全松懈下来,才感觉到缺氧带来乏力和疲倦。所幸患者救治及时有效,复查CT血肿清除彻底。
出院时患者语言功能无大碍,左侧肢体活动力量已经有所改善。在给患者留影时,他露出了略显僵硬的笑容,毕竟神经功能损伤还需要进一步康复,不过生活自理已不成问题。对于每位医者而言,患者康复的一个微笑,有时胜过千言万语。
脑出血是一直困扰高原群众的经常性“大病”,发病率要显著高于内地。挽救患者生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把常见病做的更好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
时至今日,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案仍存在些许差异,这不仅困扰患者和家属,一线医生也会存在一些疑问。好的治疗方案也许就隐藏在以往的临床数据之中等待发掘。
人工智能技术在临床科研实践中崭露头角。伍刚希望通过这种科技方法,给临床工作带来更多信息支持。在“组团式”援藏研究课题申报时,他将准确把握脑出血救治时机的想法与科里同事交换了意见,得到了积极回应。伍刚和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联合申报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高原自发性脑出血临床评估及治疗”研究课题,希望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一条较硬的证据链条,服务于高原神经疾病的治疗工作,让科技的新风,为医疗援藏带来更多的生机与色彩。
多模态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手术路径模拟判断
午夜时分,又一位大叔从山南地区转诊过来。他在晚间赶牛回家时,由于山路昏暗崎岖,一头受惊的牦牛把犄角硬生生地顶进了他的额头,并将他甩在山坡上。幸运的是被家人及时发现,背下山,一路转诊过来。由于伤情加重,加之山上天气寒冷,人到急诊时已经神志淡漠。
在牧区,牧民受伤事情时有发生,伤情也较为复杂。在急诊,牛角巨大的冲击力留下的骇人惨状令人触目惊心:患者眶上缘及额骨骨折脱位外翻皮外,前颅底组织破碎、残缺,筛窦、额窦开放,颅底硬膜缺损,脑脊液外渗,额底脑组织一处盲管伤。
伍刚毫不犹豫,快速准备,急诊予以损伤脑组织清创手术。颅底骨折断端把硬膜撕扯残缺不整,正常的组织界限已经没有。伍刚在显微镜下仔细寻找着硬膜的断端,游离出1-2mm的空间,予以一期自体筋膜修补,水密试验确保缝合确实。开放的副鼻窦用自体筋膜封闭,双层封闭措施对于开放性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改善有很大帮助。
此时眼球的眶脂体包膜就在视野之下。也许是患者在牦牛来袭的一瞬间下意识地低头,让眼球躲过了一劫。联合眼科检视解剖上完整无大碍。骨折片回纳固定,重建眶部及颅底结构,不至于术后出现面部的明显塌陷。然后再美容缝合额面部皮肤,尽可能地减少疤痕。
所幸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没有出现颅内感染、脑脊液鼻漏、复视、眼球活动障碍等并发症,顺利出院。
颅底复合损伤常伴有多种并发症,需要多个科室的MDT工作,也需要神经外科医生对自己工作领域的有效延伸。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工作,让伍刚有能力胜任复杂的手术局面,并把自己的工作转化为患者术后的康复。这些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环是医生手术技能的迭代更新。
对于神经外科医生而言,三维可视化技术复现手术场景是较为直接的技术提高路径。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实现手术路径模拟,体位摆放模拟,多模态三维可视化技术整合到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应用之中,可有效提高术者对于术中情况的判断。
伍刚把一些前期工作与这里的同事分享交流,希望能够建立起具有高原特色的三维可视化模拟手术实验室,为这里的医疗工作增色添彩。
对于伍刚来说,在这高原之上,能把人工智能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这两个领域里自己熟悉的知识,与这里的同事分享并被认可,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援藏医疗工作千头万绪,归根结底还是要提高“大病不出藏”的医疗能力。确定无疑的是,以患者医疗目标为导向的交叉学科发展并不会受地域限制,在哪里都有生机勃勃的土壤。
冲破海拔与距离的藩篱,打破临床与科技的壁垒,希望更多成熟先进的技术能够融入到医疗援藏工作中,就如同涓涓的冰川融水汇成滚滚奔腾的拉萨河,推动西藏人民健康水平不断向前。
3 藏北那曲义诊行
题记:离太阳更近的地方,也是离初心更近的地方。
“阿里远,昌都险,那曲苦。”——这是北医三院第五批援藏队员、骨科吴奉梁大夫一踏上青藏高原就时常听到的一句话。没想到,进藏刚刚满月,吴奉梁就与那曲这片雪域高原中最艰苦僻远而充满神秘的地方结下了缘分,开启了一段往返行程2000公里,平均海拔4700米,天天触发感动,时时接受洗礼的特殊旅程。
初心与使命
为充分发挥“组团式”援藏的区域辐射作用,让更多基层藏族同胞能够感受党的援藏政策的红利,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2019年8月31日至9月3日,在自治区人民医院组织下,由常务副院长陈虎带队,吴奉梁和刘小璇大夫(其他4位队员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值班),与来自北大医院、人民医院以及协和医院的援藏同事们共15人,放弃雪顿节假期休息,前往那曲市聂荣县、尼玛县等区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调研协助,看望慰问驻村工作队,并在医院驻村点俄永村开展了义诊活动。
这是一段践行白衣天使职责的使命之旅,也是一段唤醒共产党员意识的初心之旅。几天来,基层藏族同胞在援藏队员的精心诊疗、热忱服务、真情关心下,不断感慨,“北京来的大夫好!”
调研与义诊
8月31日,吴奉梁一行首先来到聂荣县人民医院进行调研交流。进入医院,援藏队员们分别来到对口科室了解发展现状、会商业务难题、提出工作建议。出乎意料的是,该医院虽然地处藏北高原牧区,但是硬件条件并不弱,门急诊、病房、医技楼、手术室等一应俱全,而且拥有先进的远程医疗平台,能和千里之外的北京协和医院和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远程会诊和实时授课。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么一所现代化中型医院,去年全年手术量仅有100多例,且主要以阑尾切除及结扎为主,门诊量也不到千例,远远未能“跑”出设计时速……吴奉梁由衷地感到,当前藏区基层医疗设施“硬件硬,软件软”的现状,根源在于“医疗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这更加让他感受到援藏选择的价值,感受到那曲之行的意义,“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患者最为需要的地方去”,应该成为医生共同而坚定的选择。
9月2日,吴奉梁一行来到尼玛县俄有村开展义诊。“北京的大夫来村里了”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小小的医务室里挤满了寻医问药的藏族同胞。期盼的目光、蹒跚的步态、朴实的笑容,都激发着他们的责任感。
基层牧民的健康诉求并不低,但优质医疗资源的配给不足,缺医少药的情况普遍存在,腰腿痛和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原因是多方面的,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点多线长,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很高;高寒高海拔地区生存条件恶劣,加上普遍的卫生健康知识缺乏,使得很多疾病的诊治延误,一拖再拖,初诊时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被动局面。
吴奉梁接诊的一位18岁姑娘,在青春期时就出现脊柱侧弯畸形,但未得到有效的治疗,目前外观受很大影响,为了能嫁个好人家,才专程赶来寻求帮助。还有一位脊柱侧弯的30岁的中年妇女,常年的劳作使得胸背痛愈发明显,直到严重影响生产生活才开始寻医就诊。
面对着这样一位一位“迟到”的患者,吴奉梁认真倾听他们的情况介绍,仔细研判他们的病情特征,结合他们的实际承受能力精心提出治疗意见。吴奉梁帮助她们联系了科室擅长脊柱侧弯手术的于淼大夫,这两位患者很有希望通过手术纠正多年的脊柱侧弯,重新恢复健康。在义诊现场,吴奉梁全然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缺氧,一心希望能够多帮几个、帮实一些。在吴奉梁心中,这些淳朴可爱的藏族同胞们,就诊可以“迟到”,但健康不能“缺席”,这是作为党的医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感悟与洗礼
3天那曲之行,在吴奉梁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他接受了一次全方位的国情、区情教育,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治藏方略的高瞻远瞩和卓越成效。
山河之美。那曲之行是一堂生动的爱国教育。从拉萨前往那曲,需要穿越念青唐古拉山脉,随着海拔的升高,周边的地形地貌渐渐变化,一幅壮美的大地山河画卷展现在眼前。广袤的草原,牦牛、藏羊悠闲地吃着草,远处的念青唐古拉峰巍峨高耸,皑皑白雪覆盖的封顶像历经风霜雨雪的老人,从容淡定。这一切让吴奉梁深深感受到,这片面积相当于8个山东省(吴奉梁的老家)大小的神奇土地,对他来说同样具有家乡的味道。注视着绵延的山脉,眺望着高远的天空,特别是看到高原蓝天下飘扬的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油然而生。
发展之美。那曲之行是一次鲜活的社会实践。近年来,西藏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始终保持着“世界第三极”的洁净醇美。“高原蓝”成为大家心心念念的美景。去那曲义诊,行走在羌塘高原上,素有高原精灵之称的藏羚羊,成群地在路边觅食,出生没多久的小羊欢快地奔跑。作为隔离的围栏修葺一新,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多了层保障。
奋斗之美。那曲之行是一场特殊的精神洗礼。援藏辛苦,驻扎那曲的援藏同志们更不容易。吴奉梁一行在自治区人民医院派驻尼玛县俄永村的驻村点看到,驻村同志栖身于3间小屋,周围就是广袤的草原和静静的湖水,烧的是牛粪,医药室由于漏雨正在清理待修。村里共有74户牧民,最近的也有8公里远,巡视完全村需要3天时间。援藏同志们讲政治、讲担当,舍小家、顾大家,奋战一线、扎根基层,克服各种困难,真心实意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用心血和汗水书写了对人民的无比热爱。他们黝黑的面孔、憨厚的笑容、朴实的话语,在吴奉梁心中印刻成了一个个鲜活的奋斗者的形象——共和国的大厦、自治区的成就正是由这样一群群最普通的奋斗者一砖一瓦创造而成,吴奉梁也为自己能够以援藏为缘,走近他们、融入他们、与他们一道并肩奋战而深感自豪。
(来源/《北医》报第875期 素材由第五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专家提供 整理/宣传部 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