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故事】抗疫中的螺丝钉,半个世纪的嘱托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在全国迅速掀起了一个个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热潮,在每个时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距离当前已经有半个世纪了,主席对我们的嘱托犹言在耳,雷锋精神开创了一代新风,它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直激励我们抗疫前线的医务人员的动力源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王光杰
2020年3月5日 星期四 农历二月十二
国家医疗队抵鄂第40天
我们到武汉参与医疗援助转眼已经40天了,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全国人民的不断援助下,同各个地区的援鄂医疗队及武汉当地医疗机构的同志们共同奋战,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身为“疫情风眼”的武汉,我们病区病人持续出院,在院人数逐渐减少,也在说明目前全国疫情持续好转,我们是切身体会到的。
我们病区从收满50个患者,到目前只有20个在院,这跟我们刚刚抵达武汉时开展工作的形势大相径庭。跟随我们组组长高伟波大夫查完房后,我独自走在病房的走廊里,回想第一次进入隔离病房时的场景。消毒后闲置的病床完成了他的使命,静静停靠在角落,仿佛诉说着他所经历的一切。一首欢快的歌曲把我思绪打破,那是从15床患者的房间传来。“没有大海的波澜壮阔,没有大江的气势磅礴,只有岁月激起的浪花朵朵,我是草原上的一条小河”,原来是15床付阿姨因为病情康复,为表示感谢,她正在给我们的护理人员唱歌,最后还不忘说道“非常感谢你们从北京赶过来援助我们,照顾我们,我们都会记在心里”。付阿姨是因为核酸确诊后,2月10日因为咳嗽、喘憋进入我们病区的,当时氧饱和度较低,属于重型,需要吸氧缓解症状。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平时性格开朗的她变得安静,由于对未来预期较为悲观,她的满面愁容把她的思想顾虑写在了脸上,我们的护理团队也对她不断的安慰和鼓励。随着病情的好转,性格开朗的付阿姨又变回了热爱生活的人,目前正在等待核酸复查结果。
有人说我们是英雄,其实我们也是平时挤地铁的上班族;有人说我们是白衣天使,我们也有喜怒哀乐;有人说我们是“逆行者”,其实我们也会害怕。我们更愿意成为雷锋,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上,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服务社会。我们并不觉得自己伟大,因为平时也是这么做的,在整个抗疫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螺丝钉,平凡但不可缺少。
我们医院感染科高燕主任反复叮嘱我们“防控无小事”,频繁深入临床一线进行督战,在这次疫情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即将迎来“战疫”的胜利前夕,看到大家一改以往严肃的氛围,高主任再次告诫我们,“疫情有拐点,咱们的个人防护没有拐点,大家仍然不可大意”。
也许是天气逐渐变暖,也许是疫情逐渐好转,队员们的情绪高昂,往返医院的大巴车上,时不时哼唱欢快的歌曲。当班车经过鹦鹉洲长江大桥,看着波涛滚滚的长江水,远眺黄鹤楼,感觉经过小雨湿润的武汉更加生机勃勃。
(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