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故事】北医三院援鄂日记(二十)
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张水生:我从一名行为慌张的住院医,成长为一名有信仰的战士
3月6日,是我的生日,往年,自己过生日,就很简单,比平时多吃一个鸡蛋。当天上午,我收到了很多银行和基金公司的短信,当然我就撇了一眼,没有太大的情感波动。上午,我们小组组织了一次小规模的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我想,应该不会有人留意我哪天生日。
中午的时候,我被通知去开会,进入房间,灯是关的......“难道,是给我过生日?”
是的。医疗队为我准备了蛋糕,组员陪我一起唱生日歌、送给我非常精心制作的礼物——是个我的自画像漫画,并有全体队员的签名。接下来,是来自大后方科里的视频祝福,科里的领导们都在。第三个环节,是播放昨天他们偷偷为我录制的视频和剪辑。最后医疗队领导,敲门送来鲜花。非常荣幸,能在这个特殊时期,有这么一次难忘的人生经历。
日子虽苦,但是细品,甚甜!我在武汉收获了一群朋友、战友,一群可爱的人。
抵达武汉前夕
报名援鄂前,内心还是有点挣扎,想得很多。说实话,有点担心自己的父母,假如我不幸牺牲,父母无所养;我一个外科小住院医,难以有突出的表现,甚至,有可能拖团队的后腿。但是,一次次的感动,燃起了我内心的斗志。建筑工、清洁工、志愿者、外卖小哥、饭店小老板,都能在这场战役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冲锋向前。我一个大型三甲医院的医生,也一定能帮上忙,至少看护病人和写写病例还是可以的吧。
我报名了!
2月6日下午3点半左右,收到消息,我和另外112名医务人员,作为北医三院第三批国家援鄂医疗队,千里驰援。“5点培训,晚上就出发,具体时间等通知”。原想着,出发前会有一两天的时间去准备。一下子,懵了。终于,对“军令如山律如铁,寒光一闪敌已杀”有了一定的认识。反思自己,平时生活、工作还是稍显懒散。
所幸,自己离医院住的很近。匆忙收拾衣服、生活用品,后来发现自己的行李箱被锁住了,钥匙找不到了,真心无语.......只能用塑料袋和背包装行李。
4点30左右科里来电话了,需要作战前动员。匆匆骑着心爱的小摩托,一出门,呵,路上积雪挺厚,顾不了这么多了,我家出单元后,有个急拐弯,我一拐,车子晃了三晃,凭着自己的多年来的车技,表现优秀,成功上路。军令甚急,心里放弃了“雪天路滑,减速慢行”的念头。出小区门也是个急拐弯,这时候,路上正好有车,一躲避,砰,摔了。小摩托电池被摔出来了,匆匆扶起车子,装好电池,继续往前赶。
科里动员完,接到通知拟定晚上10点发车先去机场,明早一早去武汉。5点参加培训,培训持续了约一个小时,然后,匆匆吃了口饭,就去了趟超市,我需要购置一个行李箱,买点一次性内裤啥的。回到科里,发现科里和工会都给我们准备生活必需品,甚是贴心。
10点钟,上了去机场的大巴,赶往机场附近的酒店。原本准备出发前理个发,后来发现时间不容许,只能在酒店自己对着镜子推头了。
说实话,从接到通知,一直到酒店,都没时间思考人生,这个时间段真是太忙乱了。在酒店一躺下来,思绪万千。这一夜,不敢看表,不知道几点才睡着,感觉三四点的样子;入眠后间断醒来。这是人生第二次失眠,记得第一次失眠是本科时,那时候因为“强迫症”失眠了数天,通过自行心理干预平复。
2月7日早上早早醒来,吃完早餐就集合、去机场、坐飞机,飞机上,机长代表航空公司致敬并感谢了我们北医三院,瞬间激动了一下下。
约莫中午时分到达武汉,空荡荡机场略有一丝丝凄凉。然后我们坐上去酒店的巴士,路上还是无人、无车,但是武汉是座美丽、现代的城市,道路上电子牌上致敬标语让我们觉得心理很暖。
从医生到战士
来到酒店,我们老大乔杰院长早就等候在大门口,迎接我们。
1月26日、2月1日,北医三院已经派出两批24名医务人员挺进湖北省武汉市,目标是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危重症患者救治。虽然,彼时病人数处于上升期,但国家层面的抗疫宏观架构清晰,即救治‘两条线’——一头是方舱医院,一头就是危重症病房。我们老大乔杰院长的任务就是建设危重病房,有效降低病死率,保障综合救治水平。
作为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领导组组长,乔杰院长联合北大第一医院、北大人民医院以及来自河南的医护团队,进驻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组建危重症病房。从病房改造到收治患者,他们仅仅用了30多个小时。
乔杰院长在着手扩建危重症病房的同时,也开始准备调集我们第三批113名医务人员支援。
2月8日,元宵节之夜,也就是我们第三批队员抵达武汉一天后,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北医三院137名援助鄂队员独立建制开辟危重症新病区。我参加了密集的培训,开始正式上班、收病人。
第一个班是夜班,酒店到医院还有段距离,大约半小时车程。准备好可能需要使用的口罩、防护服等等,坐上了去医院的大巴车。感觉自己是要上战场了,面对未知,深深的畏惧,呼吸加快。
终于到了医院,按照培训的步骤,和消化科一同事一同穿防护服和隔离衣,第一次实战显得格外认真,穿完一整套装备后,觉得很热、很闷、有点缺氧,感觉瞬间开始出汗了,和同事一起缓缓进入隔离病房。进去大约2、3分钟后,护目镜就开始起雾了,越来越严重。眼前一片模糊。好在,和我一起进去了另一位大夫,护目镜起雾不是特别明显,不会影响临床诊疗,和我搭班的同事非常辛苦。
临近末尾,我发现护目镜上的雾逐渐凝结成水珠,并成股流到护目镜的下延,担心水珠滴下来,打湿口罩,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敢抬头。没办法,第一次进病区,就是这么衰。
再进隔离病房还是夜班。这次特意地、好好地压了压口罩上延的塑形条,好好地准备了护目镜。进入隔离病房,哇,明亮了很多,感觉自己身轻如燕。走路的速度都明显加快了很多。这次感觉好很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在武汉连续战斗了一月有余。一次次培训、一次次进病房实战,自己对疾病的认识也逐渐加深。自己也从一个啥都不会、行为慌张的小住院医,在同事们的帮助和感召下,逐渐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心中有信念的战士!
记得有一次,我去支援白班,等白班下来估计吃不上晚饭了。原组队长,提前给我打好了饭,放我房间门口。原组队员,竟然在我回到酒店后,在电梯厅列队欢迎,感觉自己好像是个衣锦还乡的功臣,有点飘,更多的是感动。第一次这么强烈的认为自己是个有价值和意义的存在。
一次次面临死神,就其中几点临床感悟做一简单的分享。其一,平时锻炼身体很重要,再忙,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此次疾病,危重的病人和死亡的病人,大多数都是有着较为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他们平时也能正常的生活,但是病毒肆虐的时候,这种差距就能显现出来。其二,情绪控制很重要,遇事冷静,沉着应对。发现病房两例死亡的病人,都是有抵抗情绪,慌张、暴躁,这样人机不协调,缺氧更严重,加速了疾病的进展。其三,人的生命很脆弱,谨慎活着比什么都好。
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袁晓宁:少年强,中国强!
2020年3月16日 武汉 晴
今天真是一个繁忙而又激动的日子。一早和沈宁副院长去了病房,约了同济医院的同事联合院感查房,同时进行环境卫生学采样,忙忙碌碌一直到了快1点。
最难忘的是20床老奶奶的六个字“少年强,中国强”,发音清晰、掷地有声!
老奶奶情况一直不太好,先是怎么鼓励都不愿意吃饭,看着非常冷漠而无助,后来不得不下了胃管进行鼻饲,加了静脉输液加强支持治疗。坚持了大概一周,大家每天去看她,主管医生、主管护士一有空就去陪陪她,有一天查房我看见床头桌上的老年电话显示有未接来电就让人帮她逐个打回去,还恰巧打通了儿子、老伴和表弟的电话。接通电话老人家终于有了反应,儿子的深情呼唤,老伴的哽咽请求,表弟的病愈之后团聚的希望,终于唤起了老人家的生活激情,泪水从眼角慢慢渗出……再看她时,有时候会在医生护士的看护下坐一会,还有1次喝了半碗粥,每一次进步都使医务人员欢呼雀跃。
今天,查房到她的时候,电视里播放新闻,我们突然听到了“90后党员”“信”的关键词,细看电视:是习近平主席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勉励他们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前几天北医三院90后党员主笔,向习主席汇报在武汉的心路历程,没想到这么快习主席就回信了!听到这些,查房的一群人,包括一直淡定的沈院长也激动不已,年轻人更是雀跃,当时我正站在老人家床头,突然听到她说“少年强,中国强!”吐字的清晰有力,这让我不敢相信是老奶奶发出来的,我怕听错,赶忙俯下头又问了一遍,“老奶奶,您说什么?”老奶奶的眼睛从未有的明亮与严肃,一个字一个字地告诉我“少年强,中国强!”。当了20多年的湖北媳妇,我清清楚楚听懂了老人家的话,重复给沈院长听,重复给我的队员听,大家很激动,老奶奶紧紧握住我的手的手悄悄竖起了大拇指!
回到清洁区,看到满屏的未阅读的微信,霸屏的“90 后朋友圈”。回到驻地听乔杰院长讲述我们上午错过的精彩:央视媒体热泪盈眶的采访,晚上远程连线的电视电话会……
虽然,激动的90后忙完之后还会抱着我撒娇,但是她们已经长大了,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一代,在疫情严峻时勇敢逆行,在生命红区冲锋在前,在艰苦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彰显了青春的力量!事实证明,我们一直抱在怀里的“90后”已经长大了,可堪重任了!国家有希望,民族有希望,医学可期!未来可期!
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乔莉:是谁温暖了岁月,又是谁惊艳了谁的时光
2020.3.15
转瞬来武汉已经一月有余,从刚来武汉时每天翻看日历期,到现在已经不再细数,我们只是坚信:努力一天,离胜利就更近了一步。
今天我们组是早晨5:00-9:00的班,各种治疗、生命体征测量、生活护理、发饭、打水…大家一如像上了发条一样忙个不停。
正在忙碌中的我得知20床老奶奶的留置针无法正常使用后,和同事准备好用品,推车来到老奶奶床旁,只见她闭着眼面部没有什么表情,连忙下意识的看一下监测,见生命体征正常,顿时放心了许多,我轻声唤了一句:“奶奶,感觉怎么样?”老人家睁开眼,带着笑意,看上去非常慈祥,用很标准的普通话回答我:“挺好的,没什么不舒服。”说着还竖起大拇指,称赞道:“你们真棒!”我很惊讶,奶奶的普通话居然说的这么好,这在多天来同患者接触中倒是少有。我俯下身将快掉下来的口罩为老人戴好并称赞的她:“您真厉害,普通话讲的这么好!您这个针需要重新扎一下好嘛?”“好,没问题!有你们我不怕!”奶奶清脆的回答道。
一段对话后我开始找血管。老人家的皮肤和血管情况都比较差,还有厚厚的防护服,无疑都增加了穿刺难度,我正在找血管时,奶奶却反过来安慰我:“不怕,姑娘,我相信你们!”。一句相信让我的手瞬间稳了许多,心更稳了,在我们护患的共同努力下,一次穿刺成功。奶奶很开心,突然为我和同事唱起了地方小调,不明其意的我却听到了奶奶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和赞许,暖意融融。
这个故事很小,套管针留置对我们来讲又是多么简单而又熟悉的操作,然而,却让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动。老人的理解,友善,信任,慈爱的眼神和话语,这一切,我相信我会永远都记在心间,埋在心田。到底又是谁温暖了谁呢?到底又是谁帮助了谁呢?祝福奶奶,祝福每一位患者早日战胜病魔,让我们共享春风拂面!
(来源:北医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