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故事】北医三院援鄂日记(四)

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田慈:致在急诊的兄弟姐妹:除了胜利,我们别无选择

北医三院急诊科的兄弟姐妹们:

来到武汉的这段日子,每天收到大家祝福、问候,每天都被你们关心着。今天北京和武汉都是晴空万里,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做着同样的事情。知道急诊依旧紧张忙碌,你们依然不辞辛劳。你们牵挂着我们,我们也牵挂着你们,兄弟姐妹们,你们还好吗?

医疗队独立接管重症病房的第一天,作为第一组进驻病房的先锋队,我们接诊了17个危重患者,20分钟以内先后推进来四名病危患者,SPO2(血氧饱和度)均在70%以下,其中两位SPO2不足50%。最严重的已是休克状态,周身湿冷花斑。李姝和我,默契地对视了一下,一人负责两名患者,给予初始诊治,连接无创呼吸机管路,以最短的时间让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看着他们氧合逐渐回升,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我们舒了口气。瞬间有种回到三院抢救室的感觉。在病人的无助眼神里,仿佛我们的工作是那濒临绝望的眼神中最后一丝希望,是他们生命里的那一道光。

工作中我是“急脾气”,每次我焦躁的时候,会想起你们那句“田麻麻,你别着急”。都会努力让自己安静下来。这里的患者时常会对我们竖起大拇指夸赞,其实我们都知道,是我们遇到的每一位患者,让我们不断积累,才有了今天的一份自信和沉着。我们也只有不断努力提高,才能更好地护佑他们的健康。

在这场战役里,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坚强和脆弱,有病人恢复健康的激动,也有病人离去的遗憾和痛惜。虽然现在的医学是有限的,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治愈,可总想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还能不能做得更好,不让他们离开……

在这场战役里,我们用心感受着每一位患者对生命的渴望,践行着医者最初的理想。我们和武汉同呼吸、共命运,唯有坚持、坚定、坚守。因为除了胜利,我们别无选择。等疫情过去,等我们回来,继续并肩作战!


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林玉晶:比十几年前刚进临床抽出第一管血气时还要激动

2月18日 武汉

今天是9AM-3PM白班。

接班时了解到37床昨天开始由少尿进展到无尿,24小时入量3000ml,尿量仅200ml,利尿效果不佳。而且,今天早上的静脉血也采集不出来。

有过危重症救治经验的医护都知道,如果经验丰富的护士都采不出静脉血,除非患者本身血管条件过差(多为高龄老人),否则,一定是患者病情极危重,影响了外周循环。

12:30,我接替上一组医生进入病房。危重病人床旁交班后,付源伟医生在离开前向我简单介绍了本病房血气分析针和血气分析仪的用法。

动脉血气分析,是一种先采集动脉血,再利用血气分析仪分析血液标本的检查操作,目的是评价患者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等状况。平时,这个操作绝对是内科医生和外科护士的“拿手好戏”,但当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戴着防护眼罩,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在普通内科病房,医生负责采血,至于采血后的按压止血、上机分析等,则由ICU护士辅助完成,在隔离病房里,看到护士们忙得不可开交,我决定自己搞定。

37床是气管插管的患者,目前偏左侧卧位,右侧腹股沟暴露充分,站在患者右侧、采集右侧股动脉血顺理成章。然而,当我触诊了右侧股动脉后,竟完全无法触摸到搏动点,还是去左侧吧。恰好护士孙琪输完液正要离开,她摸了摸患者两侧股动脉说,“林姐,扎左边吧,这边好像有点搏动”。的确,左侧股动脉可以触及到微弱搏动,但是,患者的“肚子”恰好挡住了左侧腹股沟。比划来比划去,根本无从下针。一不做二不休,还是扎右股动脉!安装好血气针、充分消毒,隔着手套,我一点一点仔细感受患者股动脉的跳动,有那么一瞬间,都有了脱下手套的冲动。突然,我貌似感受到了一点搏动,尽管此时也无法准确区分究竟是患者的股动脉搏动,还是由于按压过狠我自己的脉搏跳动,来不及迟疑了,机不可失,我赶紧原位进了针。有血出来了,颜色和流速都正常,是动脉血!不知为何,我觉得自己的心情比十几年前刚进临床抽出第一管血气时还要激动。

拔针以后,我一手按压止血,一手不停地旋转这管珍贵的血气标本。一会儿,小孙护士又返回来接替我按压止血,我赶紧去进行血气分析,血气分析仪工作正常,一切顺利。患者代酸、呼酸同前,血钾5.4mmol/L,并不高。

出隔离病房脱防护服时,意外发现自己肩膀部位的防护服外层布满了晶莹剔透的水珠,原来汗水已经渗透突破了防护服,但愿这款防护服不会反渗。想想自己这次困难重重的采集动脉血操作,更加佩服医护团队中的护士兄弟姐妹们了,他们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工作,每天不知要克服多少类似甚至更多更大的困难。当然,也非常感激细致入微的乔杰院长,“雪中送炭”为大家送来了眼镜“防雾喷剂”,心明眼亮士气高嘛。


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赵志伶:B11西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专区”

我们第三批和前两批派出的队伍在武汉汇合已经12天了。我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疗队接手了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B11西区病房。2月9日,病房“开张”,病房很快就收满了。我们医疗队里有个叫田慈的医生,病人好像约好了一样,病房里的大多数病人都是在她的班上收入院的,可苦了她了!

经历了不到一周的磨合期,大家对工作流程都比较熟悉了,可真正的战役也打响了!因为病人病情加重的速度超过我们的预期!

病人需要进行气管插管,需要更多的有创呼吸机,需要密闭式吸痰器,我们不知道领导打了多少电话,协调了多少事情,最终我们病房拿到了呼吸机,在和麻醉科合作的基础上迅速为患者进行了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问题也来了,多个机器同时运转,氧源供应不足,因为这个病房在中法新城院区建设设计的时候是普通病房,并不是为重症病房准备的。怎么办,乔杰院长对我们说:“战时情况紧急,没有条件我们也要创造条件!”,最终还是乔杰院长出的主意,把墙壁氧留给呼吸机患者,未上机的患者采用氧气筒吸氧。

为了解决污染区和清洁区沟通障碍(因为污染区的文书不能带至清洁区),我们采用了对讲机,手机微信等方式。但是大家觉得在沟通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决定每天晚上不当班的医生对患者治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方便大家对患者病情的每一个细节更加熟悉。

我们来自不同的科室,采取组长负责制的小组诊疗模式。我们每天面对的是重症患者,我们希望那个令人痛心的“死亡人数”永远是“零”!没有一名医生愿意留在清洁区,都要抢着进病房。病房里几乎每天都有抢救,多年的职业素养使抢救紧张而有序。昨天正当我们组和5组的潘维伟医生交接班时,有位患者情况突然恶化,潘大夫立即组织抢救,张佳男给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杨航紧急给患者置入了深静脉置管方便抢救用药,徐阳执行抢救用药口头医嘱......队里几乎每一班都参与过这样的抢救,都在与死神做斗争!

重症患者救治是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最艰难的战役,我们必须冲锋在前,为最后的胜利战斗!加油,三院必胜!加油,武汉必胜。


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王雅亭: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短时间内,武汉、湖北乃至全国的形势都变得严峻起来。战斗打响,使命召唤,不忘治病救人初心,履行守护健康使命,白衣天使展现本色,共产党员冲锋向前。

当得知医院要组建援鄂抗疫医疗队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义不容辞报名。当我告诉爸妈和爱人这个决定时,他们全力支持我的决定,认真为我准备前往武汉的生活用品,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我作为一名医护人员以及党员的职责,我知道他们肯定会有担心,毕竟是要前往疫区,去面对人类尚未完全了解的病毒。我前往武汉,他们守在手机那端默默等着我的消息,不敢主动打扰我的工作。我能做的便是主动和家人联系,让他们了解我在武汉的生活和工作,因为了解,才会放心。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感谢我的家人,他们是我强大的后方。

春节假期之后,我便开始参加医院护理部为援鄂抗疫工作准备的培训,护理部准备了多样的培训内容。持续4天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让我们对抗疫一线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深入浅出的培训内容和合理的教学安排让我看到护理部老师们的用心良苦。2月6号下午得知第二天上午要前往武汉时,心内科领导和老师们便立刻行动起来,为我们采购物资,高炜主任,李昭屏书记和童素梅老师还一起帮我整理了头发。还有专门来给我送行的老师和同事们,一直陪伴我们直到十点登上班车,这些让我感到身处心内科这个大家庭是多么的温暖。科室领导、党支部、工会都时刻关注着在抗疫一线的我们,科室群里不断的加油鼓励,询问前线物资是否足够,关注一线人员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开展家属慰问,让家人也感受到心内科的温暖和强大。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感谢我的同事和老师,他们是我强大的后方。

落地武汉,见到了乔杰院长、沈宁副院长、葛庆岗队长和袁晓宁书记,也熟悉了和自己一起工作的小伙伴。贴心亲切的领导,互帮互助的友爱集体,传递能量的党支部,青春活力的团支部,让我意识到成为其中的一员是多么荣幸。不管是在集体生日现场的深情落泪,团支部成立大会上的心情澎湃,还是小组伙伴看到我下班后被口罩压红的鼻梁,立马送来的赛肤润,深夜上班前短促的敲门声,让我意识到我身边是一群多么可亲可爱的队员和老师。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感谢同在武汉的医疗队队员和老师,他们是我强大的后方。

正式进入病房已经上了六组班,从病房开荒到现在病房满员,鼻导管吸氧、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血气分析、密闭式吸痰等,在院里接受的培训在这里一一应用。病人带给我们很多感动,这些感动是打水时的谢谢,是测量生命体征时的辛苦了,是留置套管针时的“别紧张,扎不上可以再扎”,是家属给的一封感谢信,是病人写在病室白墙上的感谢话语(病室白墙上贴着队员送给病人的鼓励话语)。有的病人病情加重,无创呼吸机无法维持,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有的病人病情减轻,无创呼吸机成功脱机,改为面罩吸氧,我们无法决定病情,我们能做的便是全力以赴,做温暖武汉的三米阳光。在我们辛苦和病魔战斗时,同济医院的老师们也在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处理医嘱,整理清洁区环境,领取物资,正是大家的互相配合才能保证一个病房平稳运行。同时我们还收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心,从牛奶、巧克力、药品到水果、泡面、保暖衣物,感动总是发生在不经意间。也感谢酒店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变化多样的菜品和夜班归来时门口依旧温暖的夜宵。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感谢同在武汉和心系武汉的人们,他们是我强大的后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是一支有实力、有战斗力、训练有素的队伍,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团队。丰富的临床经验、过硬的技术、医护的紧密配合是打赢抗疫阻击战的保障,我们必将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王明春:武汉重症病房传来喜讯

今天天气晴朗,心情愉悦,因为有好几位患者核酸检测已经转阴,可能很快就要出院了。

大家听到这个消息都非常地开心,工作上更是干劲十足!我所在的小组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热血出征,专业七组"。这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小队友给起的名字,"热血出征"即我们有满腔的热血,"专业7组"体现了在工作上我们绝对专业。

在"频繁上线,答疑解惑"的呼吸ICU高东晗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这些非专业科室的"小白"迅速成长,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经鼻高流量,密闭式吸痰,不敢说得心应手,大家操作起来也是有模有样,都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工作上,我们是团结的集体,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我们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神志,管路,皮肤,生命体征,出入量,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和医生沟通对症处理。而症状相对较轻的患者,我们则会在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带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细致入微,每次进病房,尊敬地称呼一句叔叔、阿姨、或者爷爷、奶奶,他们也会很开心。

记得一位病人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比较壮,每次发饭时,大家都会尽量多给他一些,让他吃得饱饱的!我们和患者一起对抗病魔,一起战斗。春暖花会开,阴霾总会散,樱花烂漫时,我期待可以看到武汉街头熙熙攘攘的人们都可以摘去口罩,露出由衷的微笑!加油!!


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程新鸽:ICU护理攻略

4.jpg

在这个世界上,有阳光,就必定有乌云;有晴天,就必定有风雨。从乌云中解脱出来的阳光比从前更加灿烂,经历过风雨的天空才能绽放出美丽的彩虹。

来武汉已经十天了。在新冠病房里,作为北医三院ICU的医护人员,我义无反顾地扎到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查看患者气管插管深度,气囊压力,气道护理,评判患者神志,镇静评分,特殊用药,特殊治疗等等,常年的ICU工作经验让我从接班到护理病人一气呵成,井然有序。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护理最重要的就是气道护理。密闭式吸痰装置可以将飞沫传播的风险降到最小,但其危险性很大,暴露风险极高。战友们毫不犹豫,“有知无畏”,很熟练地为病人吸痰,监测呼吸机参数,处理报警原因,湿化罐内加入蒸馏水为病人气道湿化,处理呼吸机管路里的冷凝水......这些都是给病人吸痰操作过程中的基本操作。

目前,北医三院国家援鄂医疗队共有137人,个个都身怀绝技,组合在一起有点像“仇者联盟”。嗯?不对。应该是“守卫者联盟”。乔杰院长像钢铁侠,掌控全局;沈宁副院长像美国队长,铿锵有力;还有袁妈妈(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袁晓宁),葛队(医疗队队长葛庆岗),少云老师(医疗队副队长李少云),像雷神、绿巨人、鹰眼,所有超级英雄集结在一起,组成强大“守卫者”团队,为抗击疫情取得胜利而战斗。


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徐阳我愿身在何处,便把阳光撒向何方

4-2.jpg

由于工作以及人力的调配,我即将被调往三组工作,所以今天是和五组兄弟姐妹的最后一个班。

一切如往常一样,我们在进病房前早已完成了工作分工,有负责交接病情的,有负责点药的,有负责检查仪器设备的,有负责和同济老师沟通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就像是配合多年的老战友。经过十天的工作历练,这帮小丫头们成长了许多,从刚开始的不放心,到后来成为了我的左膀右臂。我也在他们的帮助和配合下,无论是临床护理能力,还是管理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并且获得了领导们的认可。

经过繁忙而紧张的六个小时工作后,大家疲惫不堪,在返回驻地的班车上,大家举起手电,唱起了“暖暖”,并将这首歌送给了我。我们朝夕相处了十天,早已情同兄妹,有些不舍。虽然不能同一个组工作,但是大家依然是一个医疗队的战友,只要有需要我会随时挺身而出。在新的集体中,我也会起带头作用,帮助大家,共克难关,共同打赢这场战役!



(来源:北医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