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故事】北医三院援鄂日记(十五)

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张洁:新冠肺炎护理——俯卧位通气“北医三院方案”出炉

俯卧位通气,是指将患者置于俯卧位,以使下垂不张区域肺扩张,改善通气血流比值,提高氧合指数,从而促进肺恢复的一种治疗方式。作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支持治疗手段之一,已广泛得到认可。目前,逐步应用于重型新冠肺炎的患者救治中。

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如何让病人更易理解,操作配合.....这些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组里队员讨论研究,在参考了大量文献和指南后,我们用最短的时间高效地完成了题为“趴着比躺着更好,俯卧位通气”的宣传海报。

内容涉及“什么是俯卧位通气”“它的优势是什么”“如何正确操作”。为了便于熟知和记忆,编了一个顺口溜,并配以插图。

上午,在完成基础治疗和护理后,我们带着精心准备的宣教资料,到床旁,测量操作前的生命体征,现场指导患者如何舒适正确地摆放体位,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告诉他们这个操作的目的和优势,叔叔阿姨积极主动提出问题,一再向我们求证姿势是否正确。因为宣传资料有限,他们用手机拍下来,说没事多看看,多学习一下。

一个小时以后,巡视病房时,一位阿姨还在坚持做。我说“阿姨,不舒服时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会儿”。阿姨说“你们的指导对我们有帮助,我还能坚持”并竖起了大拇指!那一刻,我真正觉得“优质护理”的真正意义,让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体会到专业性,以专业的角度切实为患者提供服务。

希望,我们能用专业和技术,医护配合,早日打赢这场战斗!


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王明春:病房里无所不能的“小黑”

我是病房里污染区的人气“小黑”,一部智能手机,说说我的高人气,我可是抗疫一线医生护士们的绝对宠儿。临床工作中扎了血气,污染区的医生需要和清洁区的医生讨论治疗方案,最快的方式就是用我拍张血气结果的照片迅速传给清洁区的医生;病房里缺了哪样耗材,需要下一个班次带来的,我第一时间向外传达;而那些温馨、动容的医患瞬间,也是我作为第一手记录者,传达给了大家。

时间嘀嗒嘀嗒,昼夜不停,我看到过病房里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也看到过患者紧紧握着他们的手表示感谢;我看到过抢救时医生护士们的全力以赴,也看到过患者痊愈出院时他们由衷的开心。多少瞬间,铭刻在了我的脑海。今天,我也想硬核表白一下:因为疫情,我成为了病房里的人气“小黑”,而我也乐此不疲地被需要着。为大家服务,我很光荣!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虽然每个人所贡献的力量有限,但是大家一起所贡献的力量将会是无穷的,疫情无情,人间有情,隔离疫情,并没有隔离爱!武汉的春天来了,春意盎然,等疫情过去,我也想去拍拍武汉街头盛开的樱花,去黄鹤楼上登楼远眺,看一看那“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长江大桥,哈哈。

“小黑呢?”听,我又被呼叫了,我去忙啦……


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黄倩:第26次“遗忘”

2020.3.4

最近病房里的病人越来越少,看着好多病人可以康复出院,大家的心里别提多有成就感了。

我负责的大屋只剩下了两位患者,一个老爷爷,一个老奶奶。爷爷有脑梗后遗症,奶奶有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他俩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仍需要大量的生活护理,但不管我为爷爷做了多少次口护,擦了多少次脸,每次过去爷爷都会睁着大大的眼睛问我,“你是谁啊?你在干嘛?”我每次都会说,“我是小黄啊,爷爷”。而奶奶不同,每次给奶奶整理好衣服,盖好被子,奶奶总会用很重的湖北口音静静地说声“谢谢你”,然后等你转过身去后就把心电监护的血氧夹子放进牛奶杯里。为了爷爷奶奶的安全,每次忙完工作我都会搬个小板凳在边上看着他俩,恐害怕他俩做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来!

不同于其他患者,我们每天都会被忘记,每天都是新的开始,不管被忘记多少次,我都会再次重新介绍自己,因为每一个人都会变老,每一位爷爷奶奶都值得被尊重,耐心的对待现在的他们,就像他们曾经对待我们那样。

希望两位爷爷奶奶可以早日康复,我想他们一定会记起自己家人的模样,也许在他们模糊的记忆里,也会飘过我们的身影……


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孙立佳:小小的感动,大大的爱

支援的第27天,连续的阴雨天,武汉的天终于晴朗了,今天是下午1点到5点的班,又送走一位出院的阿姨,看着他们平安出院,真的很高兴。今天给19床的爷爷发口服药的时候,他说:“姑娘,我刚刚又做了核酸检测,如果还是阴性,我就可以出院了!”爷爷高兴地说着:“谢谢你们这群可爱的孩子,冒着生命的危险,来支援我们,救助我们。”同时双手合十做着感谢的手势。我回答说:“爷爷,您的愿望一定会实现。”其实,这是在病区里上演过很多次的情节,小小的感动,大大的爱。眼圈有些泛红,努力的控制住情绪,怕护目镜和眼镜会花,影响之后的工作。

下班回到驻地,理发时间还没结束,终于赶上了。坐在椅子上的那一刻,心里还是有些不舍。为了婚礼而养长的头发,为了工作方便,来武汉前匆忙剪短了,谢谢“托尼”老师今天帮我设计漂亮的发型!

虽然我们身在危险的抗疫前线,但我们每天也是被幸福和感动包围着……


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李蕊:手上的压痕,是爱的勋章

2020年3月4日  武汉  晴

下午下班,在班车上看到武汉斜阳,阳光洒向大地,每一座建筑物都反射着光芒,耀眼到我已看不清她疾病的模样。

时光荏苒,已是人间三月天!从春节到现在,我们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抗疫已整整一个月,现在每天都很平稳,很有规律。病房里的危重患者陆续康复,我们肩头的担子也稍微轻了一些。回想这一个月,从战役打响到基本稳定,是全国多少人的付出才换来的,我们是冲锋的战士,我们与死亡最接近。但我们不负众望,这仗一直打的很漂亮。降低病死率,提高康复率。这不仅仅是个口号,这是真真实实的数字体现出来的。

时间越长,我们脸上手上的压痕越重,可是这压痕却也印出了爱的勋章。人的善与美不就是在艰难和危险中体现的吗?锦上添花确实好,不如雪中送炭来的真。有福可以同享,有难可以同当。这就是我们和武汉的约定。

很庆幸我报名来武汉,也很感恩在这里的点滴。这个经历使我平淡的人生得到了升华,以后也许都不会有这种激情澎湃争当热血青年的机会了。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句话一直是我埋藏在心的座右铭!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抽调各科精兵强将来武汉驰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把武汉扶起来。现在的武汉,气色渐渐好起来了,每天都会有一丝暖阳,每天都发生着动人的故事。看着自己的人民逐渐康复,武汉每天都在微笑。她已经慢慢站起来了,加油武汉,我们等你一起奔跑!



(来源:北医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