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院呼吸内科完成十余例重度肺气肿患者单向活瓣肺减容治疗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和肺大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即使吸入多种药物治疗,患者仍感到明显活动时呼吸困难。两年来,呼吸内科用支气管镜下治疗技术为十余例患者解除了“憋气”的困扰。

  该项技术名称为单向活瓣内科肺减容微创手术,是一种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新技术。手术通过支气管镜在支气管内置入单向活瓣,完全封堵肺气肿严重的肺叶,复张邻近受压的正常肺叶, 改善肺通气功能。此种微创治疗技术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且为可逆性,若出现相关不良反应,活瓣可以取出。

  两年前,呼吸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介入学组组长王广发教授领导团队开始应用该项技术开展治疗,目前已经完成了10余例重症肺气肿、肺大泡患者的EBV单向活瓣治疗、6例IBV活瓣的治疗。术后观察患者发现,病变的肺叶体积减小,有功能的肺叶体积增加,改善了双侧肺通气,活动耐力得到改善。而且至今未出现一例严重并发症,疗效和安全性都较为可靠。

  在既往治疗的基础上,北大医院呼吸内科也参与了钟南山院士牵头的“支气管内置入单向活瓣治疗重度肺气肿”临床试验,应用支气管镜介入技术免费开展治疗。该项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年龄在40~75岁,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或“重度肺气肿”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仍然表现为显著的活动时呼吸困难, 影响日常生活,将有机会进入该研究,免费接受支气管活瓣的治疗。

  (北大医院呼吸内科  李楠)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