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健康中国论坛举办

  2015年10月31日,北京大学健康中国论坛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举办,这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医学部主办,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的指导,国家卫生计生委崔丽副主任,宣传司毛群安司长莅临会议,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教授发来贺信。论坛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张大庆院长主持,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副书记李文胜教授致欢迎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台湾大学的专家学者与北京大学师生近200人参加论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健康报、中国人口报、医师报、中国医学论坛报、健康时报、北京青年报、搜狐健康、百姓健康频道等十余家媒体作为媒体支持单位参与了采访与报道。

  国家卫生计生委崔丽副主任指出,刚刚发布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随着即将开始实施的“十三五”规划,“健康中国”将逐渐从顶层设计,走入寻常百姓家。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注着人类健康问题,在不同的场合发表过相关重要讲话和指示。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为全体国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提供健康支撑的必然要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和全社会广泛参与。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更加注重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加注重医疗卫生工作中心下移和资源下沉。培育和建设中国特色的健康文化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思想基础,希望各位专家积极贡献智慧,希望社会各界关心健康中国建设,为打造健康中国共同贡献力量。

  柯杨常务副校长在贺信中指出:“健康中国”是北医人永恒的事业追求,寄寓着我们的生命情怀与学术关怀,北大在健康中国的理论与实务研究方面做出了全方位的开拓,既展现了学术前沿的敏锐,又体现了生命价值的担当。“健康中国”研究是一个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学术主题,不仅将为国家的健康中国战略提供理论支撑,还有独立的价值内涵与学术内容,值得各位专家做系统的规划,扎实的调研,理性的分析,哲理的提升,北大人要努力成为“健康中国”理论平台上的一支劲旅。

  李文胜副书记在欢迎词中指出:健康是人类社会对个体生命完美状态的理想追求,也是人类社会迈向幸福和谐生活的最大前提,当今中国,正行进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健康中国”理所当然地就成为了凝聚国民生命热情与家国情怀的宏伟目标。健康不仅仅只是一个医学概念,而是一个国家、民族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象征。

  来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李玲教授,人口研究所的郑晓瑛教授,上海市卫计委副书记邬惊雷教授,台湾大学黄胜坚教授就健康中国的理论内涵、健康中国与小康社会建设,人口政策优化,医务社工支撑体系,生命质量与死亡品质做了学术阐发。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的翁乃群研究员,卫计委发展研究中心的肖月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的张大庆教授、甄橙教授、刘继同教授、王一方教授,王岳副教授,谢广宽博士分别就健康中国的人文特质,健康中国的历史源流、哲学叙事、伦理学反思、人类学分析、宏观经济,健康财政学、卫生法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挖掘,与会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互动。

  本次论坛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新华网、健康报、中国人口报、中国卫生杂志、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共同启动了“我们的健康中国”征文活动,获得与会师生的热烈响应。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