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部党代会专题】学校发展:北京大学医学部人才队伍建设状况(2012年~2017年)
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流大学的核心资源。近年来,北京大学医学部按照“人才强校”的战略,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依托国家各类人才计划,以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为重要抓手,结合医学部的实际,不断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先后出台一系列人事人才政策,积极给予优秀人才更多地支持、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全面带动医学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稳步向前发展。
一、积极推进人事综合改革,对教师实施分系列管理
2014年,北京大学开展综合改革,对教学科研人员实施分系列管理,将教师分为三个系列,即教学科研并重系列、教学为主系列、研究技术为主系列。2015年起,医学部对新进教师实行分系列管理,统筹各类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合理使用校内资源,重视现有人才的支持和稳定工作,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高学校教学与科研的水平。
目前医学部有博雅讲席教授9人,新体制教授12人,长聘副教授2人,预聘副教授1人,助理教授22人,特聘研究员11人(百人)。
二、多位教师入选国家各类人才计划
医学部高度重视国家各类人才计划,积极组织申报,根据实际,组织专家有针对性地指导,有效提高人才入选比例。近五年来,医学部新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长江学者青年项目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百千万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
三、实施医学部的各类人才支持计划
医学部根据实际情况,先后出台《北京大学医学部人才引进和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试行)》、《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青年人才引进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人才引进与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实施教师分系列管理后,考虑到医学部的实际情况,设立《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博士毕业生、博士后培育计划》,作为北京大学教学科研职位分系列管理的补充。
医学部一系列人才支持和奖励计划的实施,有助于加快吸引和汇聚国际一流人才,提高人才队伍水平,提升人才队伍质量,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合理使用校内资源。下一步将继续统筹各类人才,重视现有人才的支持和稳定工作,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高学校教学与科研的水平。
表1 医学部人才计划项目执行情况
人才支持与奖励计划项目 |
入选人数 |
实施年份 |
医学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 |
102 |
2012-2014 |
医学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
91 |
2012-2014 |
医学部优秀青年人才引进支持计划 |
20 |
2012-2014 |
医学部优秀博士毕业生、博士后培育计划 |
14 |
2015-2016 |
四、重视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
医学部重视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先后修订《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职工出国(境)管理规定》、《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职工在职申请攻读学位资格实施办法》、《北京大学医学部在职攻读(在职申请)学术型博士学位人员奖励办法》,通过各类专题培训、因公长期出国留学、在职攻读学位等途径,帮助其了解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明确个人职业发展方向,不断实现自我提升和专业发展,增加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感。
表2 医学部教师培养项目执行情况
教师培养项目 |
人次 |
年份 |
各类专题培训 |
约100 |
2012-2017 |
因公长期出国留学 |
587 |
2012-2017 |
在职攻读学位(医学部本部) |
77 |
2012-2017 |
获得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奖励(医学部本部) |
12 |
2012-2016 |
五、多位教师获得各类奖励和表彰
医学部广大教师和医生在医教研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获得了国家相关部委、北京市相关部门的认可,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绩和荣誉。这些荣誉的获得,提升了北大医学在全国和北京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激发了医学部广大教师和医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表3 医学部教师获得各类奖励情况
获奖年度 |
获奖荣誉 |
获奖人 |
2012年 |
“北京市人民教师”称号 |
张礼和 |
2013年 |
“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
胡永华、姜冠潮、乔杰、李岩 |
2017年 |
“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
吴立玲、詹思延、刘刚、岳林 |
2012年 |
“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
王俊、李若瑜、李铁军 |
2014年 |
“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
陈红、乔杰、季加孚 |
2012年 |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
陈仲强、俞光岩 |
2017年 |
“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
姜保国、王兴、马弘 |
2013年 |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
黄晓军 |
2014年 |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
陆林 |
六、加强博士后研究人员队伍建设
医学部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在站博士后158人。2011年学校出台了《博士后研究人员激励计划》,展开了一些工作:
1、通过多元投入提高博士后待遇,以激励计划为抓手提高博士后质量。
加强进站遴选、中期考核优秀奖励、优秀博士后评选奖励、与职工同等机会参与科研奖励等方式鼓励博士后进行原创研究、提高博士后的培养质量。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博士后和优秀的科研成果。
2、通过完善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2011年至今修订、出台了一系列博士后管理制度《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后研究人员激励计划》、《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后研究人员经费管理办法》、《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后研究人员中期考核办法》、《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后工资发放办法》、《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后研究人员延期管理实施细则》、《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后研究人员日常公用经费使用办法》,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推进了博士后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2016年12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博士后队伍建设的意见》。
2015年是中国博士后制度实施30周年,人社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组织开展了五年一次的全国博士后流动站综合评估工作,医学部6个流动站参加了评估,其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3个流动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受到通报表扬,优秀率为50%(全国优秀率为13.9%)。
一系列博士后工作改革地实施,目前已初见成效,2017年博士后申请人的数量大幅提高、水平也大幅提升。相信通过进一步完善医学部博士后工作的体制和机制,拓宽思路、紧跟学校发展步伐,博士后队伍一定会为建设一流的“北大医学”助力。
(人事处)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