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成长·故事——“我的医学梦”专题报告会圆满结束
为了庆贺北大医学105周年华诞,传承北医精神、传播医者荣耀,启迪医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在医学生追逐梦想的道路上给予更多的助力和指引,10月31日晚,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学工部在逸夫楼209报告厅以“我的医学梦”为主题,举办了“医路 成长 故事”专题报告会。本次报告会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分享他从医学生成长为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的逐梦之旅,共有超过300名师生到场聆听,现场气氛亲切而热烈。
本次报告会分为专题报告和对话交流两个环节,以故事讲述为线索。在专题报告环节,詹校长围绕“时代”、“青春”和“梦想”,结合自己在医学之路上寻梦、逐梦的历程,为大家讲述了医学生成长成才的要素。他也分享了以吴阶平、张丽珠、韩济生、郭应禄、钟南山、巴德年为代表的北医人的成长故事与成绩。
每一代人的成长,都留下了时代的烙印。每一代北大医学人的努力都与国家复兴和人民健康福祉息息相关。詹校长以一连串重大疾病数字揭示了当今时代医学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医疗工作者面临的巨大难题。他强调,中国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上是需求大国,我国医疗装备、药品、标准规范指南的自主研发率均不足5%,解决问题的担子担负在每一名医药健康工作者的肩上。在这样的背景下,北大医学生要养成科技创新的习惯,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与批判性思维,不断提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正确的把握未来,才能做引领未来的优秀医学人才。詹校长提到,医学作为一门前沿学科,有综合学科优势,既可以作为一个平台,整个多学科的资源,又可以成为一个出口,承接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在大数据、智能医学时代的背景下,医学工作者要善于利用并掌握大数据、智能医学时代的技术,发挥医者的价值。此外,他强调北大医学生要树立自信、树立梦想,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相连接,以医学为牵引,服务中国,面向2030年,促进学科交叉,推动医学进步,助力健康中国。勉励同学们在求学路上心中充满阳光、持之以恒,能耐得住寂寞、潜心专注,同时感恩珍惜那些为大家的成长付出的人。
最后,詹校长深情地分享了自己创作的《医者之美》、《同窗之谊是没有血缘的亲情》、《青春记忆》、《天使的身影》,叮嘱与会师生不忘初心,做一个有温度、有感情、更有厚重人文情怀的医者。
在对话环节,詹校长与医学逐梦路上的北大医学青年代表进行了亲切的交流。立志成为临床医学家,现就职于肿瘤医院的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毕业生吴舟桥与詹校长探讨了中国医学的未来发展前景;有志为促进医学教育事业发展不懈努力的来自公共卫生学院的吴少伟老师,与詹校长就医学教育者的自身定位、北大医学的人才培养战略进行了深入交流;希望推动医学人文进步,助力医疗环境改善的公共教学部的韩明月,与詹校长交流了医学人文教育未来的发展;朝着攻克医学课题难关不断发起挑战的药学院的贾盼盼,与詹校长就如何培养良好的科研素养、科研人员如何自我调适进行了交流。
最后,阿卡贝拉清唱社带来的现场演绎的《天使的身影》,学生代表也向詹校长赠送了改编并灌制的清唱版《天使的身影》黑胶唱片。伴随着歌声,本次报告会圆满结束。
“医路 成长 故事,我的医学梦”专题报告会,讲述了北大医学人追梦的故事,描绘了北大医学人为了共同的医学之梦、民族之梦奋斗的过程,也勾画了中国医学之梦的美好未来。一个个北大医学生的梦想之花正在萌发,到达梦想彼岸的路上或许布满荆棘,引路人的指引会让大家的目标更加明确、脚步更加坚定。未来,教育处、学工部还会以“医路 成长 故事”为主题,为北大医学生带来更多精彩分享,为学生成长成才助力引航。
(医学部教育处 学工部)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