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医学 追求卓越——北京大学医学部举办2018年开学典礼暨教师节表彰大会

  

  

  

  

  

 

    

  

  京华秋光,澄碧万里。北大医学以充满欣喜的期待,迎来2018级新生。在9月16日上午举行的开学典礼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2000多名新同学相聚大操场,接受学校和师生为他们精心准备的欢迎礼,共同庆祝刚刚过去的第34个教师节。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原常务副主任柯杨,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北京大学教学成就奖获得者祝学光教授,医学部副主任段丽萍、宝海荣、刘晓光、张新祥,医学部党委副书记徐善东,纪委书记范春梅,主任助理朱树梅,以及各学院、临床和教学医院的领导参加大会。一同参会的还有各单位教师代表,学院、医院负责教学和学生工作的老师们及新生家长。会议由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主持。

  隆重的开学典礼现场,还有来自雪域高原,正在首钢临床医学院实习的20名西藏大学医学院的优秀医学生,他们与北医新生一起再次感受成为医学生的自豪。

  2018年,北大医学共录取850位本科生,按所学专业划分,临床医学265人、口腔医学85人、基础医学114人、预防医学90人、药学127人、护理学97人、医学英语39人、医学检验技术33人,男女生比例基本持平。录取硕士研究生804人,博士研究生645人。硕士、博士研究生全国招考录取率分别为17.1%和22.5%,还从边疆地区选拔了14名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生。新生中有来自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18名本科生和18名研究生,还招收了来自尼泊尔、韩国、赞比亚、美国、巴西等16个国家的63名留学生。

          

  刘玉村向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了2018级新生基本情况后,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北大校庆和五四青年节前夕来到北大考察时,对青年提出的“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四点希望与同学们共勉,希望大家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寄语各位新同学:“希望您从今天开始,从一名北大医学生做起,为这个校园增添一份人人向上、人心向善的动力。期待您们在这里,健康快乐地成长,努力锻炼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两只翅膀,以此承载起百年来北医人坚守的厚道精神,把牢飞翔的方向,达到一个又一个高峰。”

               

  此时此刻,选择了北大医学的新同学对新生活充满无限憧憬与向往。基础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新生肖婷宁同学讲述了儿时身体不好总生病,家长希望自己消停安宁故取名“肖婷宁”的故事,表达了自幼“想给别的小朋友打针”而后“立志学医”的心路历程。她坚信,正是责任、团结和担当,把医务工作岗位上的每个人凝聚在一起,并肩让更多生命自由绽放!

                   

  同样心怀梦想、坚持理想的还有来自五湖四海和五洲四洋的新同学。临床医学专业左非同学,是一名来自加纳的留学生,“北京大学是世界上最好和最著名的大学之一,被北京大学录取,我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和许多来到北医学习的留学生一样,他们为自己能够在这所拥有百余年历史积淀的医学殿堂,开启学习和研究的新历程感到欢悦自豪。

                       

  在校生代表、药学院2016级博士生沐黎敏同学发言中,与大家分享了在北医学习、生活的感受。在这里已度过八年时光的她如此形容:“这里的生活紧张忙碌却精彩非凡,这是一座值得期待、值得探索的校园。”而面对学医路上总会遇到的坎坷、迷茫甚至怀疑,她告诉学弟学妹们:回望来时路,曾经许下的誓言会成为信念,支撑你披荆斩棘、破茧成蝶;曾经付出过的那些努力,成就了你的今天,如今再咬咬牙坚持一步,便能成就理想中的明天。

  坐在同学们中间的近百位老师是北医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常年耕耘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第一线,为北大医学的教育教学作出了重要贡献。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值此教师节之际,北大医学隆重表彰荣获各种奖项和奖励的优秀教师。荣获2018年北京市师德榜样的柯杨教授,北京市师德先锋的郝卫东教授、高占成教授;荣获北京大学教学成就奖的祝学光教授、北京大学教学卓越奖的张卫光教授、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奖的基础医学院《创新思维训练课程》教学团队,在掌声和鲜花中接受表彰。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名师奖、优秀教学团队奖,北京大学2018优秀博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第五届研究生“良师益友”,北京大学第十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18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北京大学2017-2018学年优秀德育奖、优秀班主任标兵,首届北京大学“高君宇奖”,2017-2018年度北京大学青年文明号等奖项的教师个人和集体代表,也分别上台接受同学们的献花。

  百余年来,北医几代教职工为我国医疗战线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他们不仅平时日夜坚守在临床一线,更重要的是,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他们永远是冲在最前面的医疗“国家队”。2016年起,北医积极支持国家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任务,先后派出4批83人赴西藏支援,在雪域高原书写下北大医学的厚道。此外,还不断有教师、管理人员赴新疆、西藏、云南等艰苦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扶贫支援。

                                         

  正在援藏挂职,担任西藏大学医学院院长的临床肿瘤学院院长助理吴楠,与师生们分享了“最辛苦莫过于学医、最仁爱莫过于学医、最担当莫过于学医”的体会。作为教师代表和一名由北医培养成长,并在附属医院里学习工作近27年的老校友,也是同学们的学长,吴楠谆谆谈道,“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被社会认可、为患者敬重的医生,大学教育会给大家奠定坚实的职业基础,而成功的秘诀只有勤奋读书”。“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面对生命要永远把仁爱放在心中。心怀家国,是北医人传承下来的情怀和担当。祝愿新同学发扬北医的担当精神,砥砺奋进,精忠报国。

  2018级新同学从此刻起,履历上将永远印刻“北医人”三个字。站在新的起点,他们期盼听到师长的祝福和鼓励。

                                                 

  “你们怀着热爱医学、崇尚科学,行医济世、救死扶伤的情怀,踏入这所校园,进入这所百年医学殿堂,与北大结缘,与医学结缘,开启你们的医学逐梦之路。”

  詹启敏代表学校热烈欢迎新加入北医大家庭的优秀学子,感谢全体教职工的辛勤奉献。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国家的战略为我们北大医学事业发展指出了明确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大医学将肩负光荣的时代重任,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何成为一名卓越的北大医学人?詹启敏语重心长地告诉同学们:

  请你们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希望你们珍惜当下,在北大医学这个宽广的舞台上绽放光彩。医学将是你们毕生为之奉献的职业和追求,相信你们一定能够爱上医学事业,并在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请你们严谨求实,铸造卓越。“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将医书从厚读到薄,再从薄读到厚,打好医学基础知识。唯有追求卓越,才对得起时代的要求和百姓的期望。

  请你们理性选择,聚焦卓越。紧紧抓住促进自身成长成才的关键环节,下大力气完成好核心任务。牢牢把握打造专业本领这条主心骨,将有限精力投入到真正热爱的事业中。

  请你们珍惜时光,迈向卓越。“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只有这样日积月累地辛勤努力,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成就大境界。

 

 

 

 

 

          

  熠熠生辉的校徽,是北医人的标志,它承载着百年来北医人的厚道和执着。在开学典礼现场,前排就座的领导和老师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其他同学全体起立,共同佩戴校徽。之后,全场师生在医学部党委副书记徐善东的带领下,一起重温医学生誓言。大会在《北医之歌》乐曲声中庄严结束。

  (宣传部  武慧媛/文   郭赛亮/摄)

  编辑: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