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四答有料,教你履新入门——医学部举办2019新教工欢迎大会暨新教职...
北京大学医学部欢迎新教职工大会暨新教职工第一课9月3日上午在跃进厅举办,近四百名新入职的教职员工会聚报告厅,接受北大医学师生的祝福和嘱托,聆听新教职工第一课。
2019年,医学部共接收应届毕业生470人。从事医教研工作23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74人;从事医技、护理、教学辅助、管理工作234人,其中研究生79人。近年来,大批高学历层次毕业生的接收改善了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结构比例。这支高起点的生力军,将为北大医学改革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医学部副主任肖渊、刘晓光,医学部纪委书记范春梅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医学部党委副书记徐善东主持。
记者深入会场,整理编发现场精彩片段。
一问:走上新岗位,前进动力是什么?
新教工代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尹露
“如果说在学生时代,我们读书、进行临床实践和科研是为了完成学业,那么在顺利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驱使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又是什么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尹露以“责任”为关键词谈到,激励自己追求进步的内在能量是对责任的感知和认同。作为一名北大医学的新教工,她这样思考:责任首先源于对自我内在能力的感知,工作中的各种挑战都是提升能力的机遇。
作为医务工作者,患者就是责任的直接对象。对每一位患者负责,尽最大的能力去减轻患者疾苦,善于总结和发现,将临床、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相结合,推动医学事业发展,尽自己所能让更多人更加幸福。
最重要的是,对于北医的责任。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习八年的尹露,切身感受到:“厚道”底蕴养育了北医人医者仁心、心系苍生的胸怀。她郑重表示,北医有无数令人动容的故事,而新一代北医人的责任,就是将北医这所有的一切传承下去。
“我们很骄傲,因为我们可以参与到北大医学的发展中;我们也很期待,用我们的能力去书写新的故事,而我们写下的片段,定将汇聚成为北大医学未来精彩的新篇章。”
二问:美景蓝图,如何变为现实?
老教工代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吴楠
“今天我们初为人师,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一股子激情,一股子干劲,想为自己的人生绘出一幅美景蓝图,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吴楠,这样说,首先要爱自己的职业和岗位,这就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不管从事医疗,还是教学,还是管理,初入职场的同志们都要有一颗不怕吃苦的心,一颗大爱的心,一颗敬畏的心,一颗担当的心。
“加入北大医学这支国内顶尖的队伍里,就要做好一生艰苦奋斗,一生为民服务的准备。能为病人解除痛苦,能为疾病找到方案,能将学生培养成才,能为学校清淤疏堵。因为有我,所以不同。”
作为在北医学习、工作、成长的吴楠告诉大家,辛勤耕种的五年十年和小步慢跑的五年十年带来的收获截然不同。我们学校很多优秀的教师,都是沉浸在旁人不可想象的辛苦和勤奋之中。
“老师们,在一个高度竞争的社会里,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东西,都是以无比寂寞的勤奋为前提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时光!工作,工作,不停的工作,还要有足够的耐心,会把你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不断学习,是吴楠谈到的第三个要领。思想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技术要跟得上时代的要求,服务要跟得上时代的特征。做新时代的引领者和弄潮儿,就需要投入很多的学习过程,理论学习、业务学习,让读书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习惯,会助力你一辈子的学术职业生涯。
吴楠,肿瘤医院一名胸外科医生,医院管理者,北大医学派出的第八批中组部援藏干部,也是众多北大医学援藏干部的代表。他希望初入职场的新教工们,和身边的老师学习,学习各种技艺和做人做事的道理,凡事多为人着想,多为人铺路,也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宽。希望新教工在事业初创阶段,把握好铺路石的心态,动员好可以团结的力量。用团结共赢的心态和正确看待名利的态度,做好思想和身体准备,开启职场新生活。
三问:开启人生新征程,怎样走好未来路?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
即将走过107年的北医,带着百年光环的医学殿堂,孕育了厚重独特的文化传统。百余年励精图治,北医人恪守医德,在知识技术上追求厚重之道,在品德操守上追求厚重之道,在理解自然上追求厚重之道,“厚道”精神代代相传。浸润在这样的精神家园开启人生新的征程,新教职工们或兴奋好奇,或踌躇满志,或忐忑困惑。
如何走好新征程,詹启敏语重心长、殷殷期望:传承好百年北医的精神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济世报国、胸怀天下;担负好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淬炼人格、完善自我,登高望远、立德树人;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方向,面向健康需求,对接国际前沿,弘扬科学精神,推动医学创新。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年,2019是一个有着特殊纪念意义的年份,你们光荣地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北大医学的新生力量。”詹启敏代表学校和全体师生员工,祝贺并欢迎2019年入职的新教职工,成为“北大医学”大家庭的一员。在健康中国、教育强国、创新驱动等新的国家战略机遇期,北大医学人有责任担负起人民健康守护者、健康中国推动者、医者仁心践行者的重要使命,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走上教师的岗位,就要担负起领路人的角色。“希望你们承担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切实践行北大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更多的自我革新的勇气和更大的应对挑战的智慧,朝着‘大师’水准和‘大爱’精神的‘四有’好教师努力!”
北大医学的奋斗目标刻在心头,扛在肩上。“成为医学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旗帜,医学卓越人才培养和精英人才集聚的基地,医学科技创新和技术发明的基地,重大疾病防治和疑难杂症临床研究和诊疗中心,新药创新研发和转化基地,卫生政策和健康管理的智库,医学教育和医学科技的国际合作中心。”
詹启敏勉励大家,共同拼搏努力奋斗,写好北大医学的奋进之笔。祝愿大家保持健康的心态和体魄,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四问:北大医学人,该怎样走好人生每一步?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
每个人都会经历同样的人生过程:童年,快乐的时光;青年,成长的光阴;中年,有为的岁月;老年,多彩的夕阳……
刘玉村与新教职工“拉家常”,聊人生,以他真实的经历和成长的故事,告诉大家“成长的每一步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走过来的。”
“为家、为国、为党,勤奋工作。”作为领导,作为师长,刘玉村带给新教工的“第一讲”蕴含着他的家庭观、事业观和人生观。他用“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不出事”等生动深刻的语言,让大家谨记:肩负起“为家”的责任,承担好“为国”的义务,坚守住“为党”的信仰,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善待他人的厚道好人,有着优秀职业素养的从业人员,有着崇高理想和信仰的北大医学人。
北大医学的综合改革走在奋进路上,学校竭尽全力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提供良好的机制和资源,营造人人向上、人心向善的和谐氛围。希望大家不断学习,做好知识储备,经常培训,掌握全面技能,并将人文素养作为自己终生的修炼。遵守规矩,遵从法律,心有戒律,日日自省,既要“会干事”,还要“不出事”。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刘玉村寄语新教职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肩负北大医学和民族复兴的光荣使命,要实现个人抱负,成就伟大梦想,无论在什么岗位,都须牢牢谨记立德树人这一高校立身之本。将着力培养“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中国百姓、具有国际视野,爱党爱国、充满人文情怀的优秀医学人才”作为心中培育人才的标尺。
“希望大家走好每一步,收获幸福人生,为北大医学作出贡献。”
带着祝福,带着嘱托和叮咛,新教职工们启程出发,向着新的人生目标。
(文/ 宣传部 武慧媛 摄影/黄大无)
编辑: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