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宇:动脉僵硬度――心血管危险的新标志物
王宏宇:动脉僵硬度――心血管危险的新标志物
首届国际血管健康学术会议亚太地区会议暨第三届中国血管病变和动脉功能学术会议日前在北京结束。来自法国巴黎的国际血管健康学会主席Asmar教授就动脉僵硬度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了精彩的演讲,他指出动脉僵硬度是一种新的全身心血管危险标志物。
简单的检测方法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是西方国家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而心血管的发病和死亡主要与动脉病变有关。人体大动脉结构和功能的评价方法有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直接途径包括测量血压和脉搏波形分析等,间接途径包括多普勒超声、超声心动图、回波跟踪技术(echo-tracking)和脉搏波速度(PWV)等,其中多数评价方法操作复杂、设备昂贵,仅限于少数临床实验室使用。
PWV是评价动脉硬度和扩张性的一种操作简便的方法,它的优点是无创、准确和可重复。左心室间断射血产生的脉搏波以一定的速度在动脉壁上传播,通过测量两个压力探头在一段血管上记录的两个脉搏波间的时间差以及两个压力探头间的距离,可以简便地用距离除以时间得到PWV。PWV与动脉壁的几何形状、结构和功能有关,在不同的患者和同一患者内的重复性良好。
明确的检测价值
Asmar教授指出,PWV与心血管疾病的多种替代标志物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如左心室肥厚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等。在同一血压水平上,高血压患者的PWV显著高于血压正常者。肥胖者的PWV显著高于体重正常者。在血糖正常者、糖耐量异常者和糖尿病患者间,PWV也逐渐升高,提示动脉硬化在糖尿病发生前早已启动。
动脉硬化不仅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密切,而且也与心血管疾病直接相关。法国的Laurent等人在1980名高血压患者中随访了112个月,结果表明,动脉僵硬度与高血压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显著相关,即使在校正经典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后,动脉硬度仍然具有有力的预测价值。
相关的矫治方法
既然动脉僵硬度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标志物,那么有什么治疗可以改善动脉硬度呢?Asmar教授说,逆转动脉硬度的策略包括三类,即降低血管平滑肌张力、改善内皮功能和改善动脉壁结构。可以降低血管平滑肌张力的药物我们都比较熟悉,包括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和神经内肽酶抑制剂等。改善内皮功能的策略包括运动和精氨酸、抗氧化剂、他汀类药物。改善动脉壁结构包括减少动脉的纤维化(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拮抗剂)、阻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血管重塑(金属蛋白酶)和增强血管弹性弹力纤维)等。
最后,Asmar教授说,动脉僵硬度有利于识别早期血管病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早期血管病变和动脉功能异常的检测将成为最终从根本上降低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措施。
我国的发展现状
动脉僵硬度作为早期血管病变的检测指标从1997年开始已在我国上海瑞金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应用于临床。2004年6月卫生部批准“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作为面向全国推广的项目内容,2005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立了我国首家血管病变早期检测中心,至今已有国内数十家医院开展了此项工作。
目前针对血管疾病早期评估的内容包括动脉僵硬度测定,动脉内皮功能检测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检测等多项指标,对于严重致死和致残心脑血管事件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北医新闻网摘自《健康报》 作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副教授王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