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体肾移植――爱心与生命的接力

亲体肾移植――爱心与生命的接力

 
    一个22岁的花季女孩,却已被诊断尿毒症晚期。这样的不幸降临在了北京延庆的一个贫困农民家里。48岁的父亲毅然把自己的肾捐给女儿,以延续女儿的生命。3月30日上午,在北大医院第二住院部的手术室里,这对血脉相连的父女,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和疾病的生死考验后,成功完成了爱心与生命的接力。
 
突患肾病 家人争相捐肾 
 
     22岁的王小琴是一名大二学生。今年1月,在天津读书的王小琴感觉腿有点浮肿,全身乏力,时常头晕、恶心。刚开始,王小琴还以为自己患了感冒和胃炎。吃药后却不见起色。两个月后,病情加重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无奈地告诉她,患上了尿毒症,需住院治疗。
 
        远在北京延庆老家的王小三夫妇知道女儿患重病,心急如焚。星夜兼程将女儿接回了北京,一辈子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生活的王小三明白,尿毒症算个“绝症”,但他还心存侥幸,不能面对事实,当在北京最终明确尿毒症诊断的时候,王小琴的母亲当场晕倒在医院的门诊大厅里。
 
    王小三夫妇回忆起和女儿在一起的美好日子,俩口子不禁泪流满面。王小三有一儿一女,患病的王小琴是老大。小琴从小聪明、懂事,不让父母操心。2年前,她经过寒窗苦读考取了大学,这对一个农村贫困家庭来说,就是新的希望。随着重病的降临,家中引以为荣的希望破灭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琴开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一周三次,一次五个多小时的透析让这个年轻女孩深深感受到了疾病带来的痛苦。但透析的高昂费用给本不殷实的家庭带来经济上承重的负担,大家想到了捐肾移植。王小琴的父母、弟弟纷纷到医院检查配型要求捐肾,令人振奋的是王小三血型和女儿都是O型,血型完全吻合。经进一步检查,医生告诉他,他的各项检查完全合格可以捐肾。
 
    配型成功   父亲要救女儿
 
    知道父亲要为自己捐肾,王小琴第一个反对。父亲都48岁了,自己做女儿的本应该照顾好父亲,万不能因为自己让父亲的身体受到伤害,自己已不能分担家庭的重任,父亲就是家中的顶梁柱啊。可王小三坚持,不管多么艰难,女儿那么年轻,一定要想办法挽救孩子的生命,不能让她白白等死,他要把有限的生命,为女儿的生命接力。
 
     亲体肾移植如果顺利需要花费4万多元左右。一家人到处筹集到救命钱后,3月29日,王小琴在父母的陪同下,住进了我院泌三病区同一个病房。48岁的父亲要捐肾给女儿的消息传遍了科室,医护人员感动了,病友们也被王小三这个“伟大的父亲”的行动所感染。泌尿科成立了韩文科、郝金瑞为首的医疗组,医生们经过仔细检查,周密研究在确保王小三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决定对父女俩进行亲体间肾移植。
 
    父亲肾脏“植”入女儿体内
 
     3月30日上午9点,王小三和王小琴先后被推进手术室,等待王小琴将是生命的重生。其实,对韩文科、郝金瑞他们来说,压力很大,要对两个生命负责,手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迎难而上,别无选择。两台手术同时进行,一边取供肾,一边等待供肾植入。王小三的肾脏体积大,血管短,而王小琴的身体比较小,专家们通过巧妙的手术,把王小三的肾脏成功植入王小琴体内。“生命之源”植入1分钟后,鲜活的肾脏迅速来尿。
 
    中午12点,父亲先下手术台后,第一句话就是问医生,女儿怎样了。当医生告诉王小三,女儿手术正在顺利进行中,这个“庄稼汉”父亲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平静下来。
 
    下午2点钟,换肾手术成功,王小琴被转回病房。
 
    术后父女俩的恢复非常顺利,第二天女儿王小琴的尿量,血压,肾功能指标就已恢复正常,父亲王小三的各项检查也都在正常范围。父亲只需10天就可出院,女儿则需要住院观察近1个月。
 
    王小三告诉我们,手术后,他的任务才完成了一半,因为孩子服用排异药的高昂费用眼下还没有着落。他一定要快点恢复起来,重新回到山林和田地间去,为孩子筹钱,一定要让女儿重新开始健康的生活。
 
 
知识链接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提高和人们对器官捐献观念的转变,亲属间器官移植近年来在我国得到较快发展。仅在北京,就有多家医院的移植中心能开展亲属活体肾移植。去年设立的向经济困难的亲属肾移植供者提供手术费的“诺华亲属肾移植捐献基金”,1年来共为69位亲属提供了赞助,其中的28位都是在北京进行的。据统计,1999年全国共开展了5000多例肾移植手术,其中只有76例是亲属间的,还不到总数的2%;去年我国肾移植数量约有7000例,其中亲体肾移植的数量达到数百例,这一比例上升至约4%,5年间亲属间肾移植的比例上升了近两倍。但这一比例仍然远远不够,在国际上,活体肾移植比例是30%,在美国则占到40%以上。
 
点评
 
    几年间,我国亲体肾移植率提高了一倍,这是一个可喜的值得称许的进步。常识告诉我们,一个肾脏即足以担负应有的功能而使人健康地生活。根据对供肾者的长期肾功能的追踪表明,单肾切除并不引起进行性肾功能减退。因此亲体移植目前在国内外都已成为一种趋势。

    肾移植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最佳的治疗手段,是提高晚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好的一种方法。

    当前,我国移植供体肾脏极为短缺,许多患者只得无奈地在医院排队等候手术。而亲属供肾组织相容好,长期存活率明显高于死体供肾;可减少患者等待肾移植时间,不但节约了治疗费用,减少了病人的痛苦,而且还不会使患者在等待中失去肾移植的机会。
 

    延续亲人生命,维系家的天平。希望有更多的患者能通过亲体肾移植开始生命的第二个春天。             

                                           (北大医院 泌尿外科 应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