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患者共上课 人民医院呼吸科教改再出新招

学生患者共上课 人民医院呼吸科教改再出新招

    2007年5月10日下午,人民医院科研楼多功能厅再次迎来了三十余位值得敬重和感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他们是人民医院哮喘患者协会中自愿参与呼吸科何权瀛教授“支气管哮喘教改课”的患者朋友们。他们早早地就按要求分坐在人民医院2003级八年制大学生的五个自然组中等候课程的开始。
 
    一年前,人民医院院报曾经报道过第一次何权瀛教授“医学生与患者共上一堂哮喘教改课”的盛况,那是一堂新颖而且比较成功的教改课。一年来,何教授在总结前次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对哮喘教学工作的方式方法做更进一步的改革,重点放在运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来不断加强医学生与患者教学model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疾病实体(患者)对医学生的影响力,积极调动医学生自主学习、向患者学习的能力。这次教改课不仅被立项为中国高教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而且还承载着北大医学部主任韩启德院士的殷切期望,他在此前曾致信何权瀛教授,希望教改课取得更大的成绩。
 
    下午一点半,人民医院科教楼多功能厅里,分五个方阵而坐的55名医学生和32名哮喘患者老师静静聆听着何教授的开场白。在何教授的启发下,同学们首先与坐在自己身旁的患者老师以或握手、或拥抱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患者老师的敬意,整个教室一下子充满了融融的“学患情”。随后,何教授介绍了这次教改课的目的和意义,他说道,长期以来支气管哮喘课的教学模式不外乎是任课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一定媒介演示其教学内容,几乎是满堂灌输,课后学生背笔记或看书,灌到脑袋里的多半是一些空洞的教条。及至临床见习时则几乎全不记得了,只好由带教老师再讲一遍,效率不高。即使到了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来到病房也不一定每个学生都能见到一位哮喘患者,为了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对支气管哮喘的理论学习、见习甚至实习融为一体,本次教改课再次将哮喘患者做为教学的辅助人员,让他们与医学生们共上一堂哮喘课,这样可以让我们的医学生在一进入临床学习的时候,在学习书本知识、听取老师讲授临床知识的同时便接触一个个鲜活的哮喘朋友,使其对哮喘的认识更加生动、实际,让他们不仅可以知道书本上是怎么写的,老师是怎么认识哮喘的,还让他们了解哮喘病人是如何认识哮喘的。医学生可以带着几个与哮喘相关的重要思考题与患者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彼此双方能在共同学习过程中互动互助,将医德、人文教育与临床教学融为一体,使学生认识到不仅各位临床医生是他们学习的老师,许许多多的患者也是他们成长的老师,让他们及早了解患者的需求,从一开始就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即朋友和伙伴关系。希望同学们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相信这种教学改革探索会有助于内科临床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临床医学人才的成长。
 
    整个课程用三个课时完成。三节课用“什么是哮喘?”、“诱发哮喘的原因?”、“哮喘的症状和体征?”、“根据哪些条件诊断哮喘?”、“治疗哮喘的常用药物?”这样五个讨论题串起。每当提出一个问题后都由同学先与身旁或组内的患者朋友交流感受和自学体会,然后请部分同学和患者进行总结发言,最后何教授再进行画龙点睛式的小结和补充。对于不便于学患讨论的部分,如哮喘的发病机制等内容则由何教授做专门讲解。就这样,在热烈的讨论、交流和总结过程中,同学们已将哮喘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标准、治疗与管理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相信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支气管哮喘”已经在同学们的头脑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正像课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的那样,94.5%(52人)的同学认为这次教改课成功或非常成功;100%(55人)的同学认为哮喘患者的参与、和哮喘患者的交流有助于他们更全面、生动地认识哮喘,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到患者的疾苦;其中92.7%(51人)的同学认为与哮喘患者朋友之间的交流没有任何困难。当然,还有38.2%(21人)的同学认为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时间还不够充分,很显然,同学们还意犹未尽呢!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程伯基教授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兼教学副院长陈红教授也来到教室,并在课后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相信“学患共上一堂课”这一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将会走得更稳、更远!

 

(人民医院 呼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