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举办胃肠间质瘤多学科研讨会

人民医院举办胃肠间质瘤多学科研讨会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具有独特组织学特点、免疫学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的一类肿瘤。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由于对其起源和分化缺乏充分的认识,一直存在诊断错误、治疗不当等问题,将胃肠间质瘤归入平滑肌瘤的范畴内。为增加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认识,规范诊断,提高疾病疗效,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消化内科、肝胆外科、腔镜外科、放射科、超声科和病理科于不久前联合举办了“胃肠间质瘤(GIST)多学科研讨会”,共有60余人到场参会。
 
    为了此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各科室作了充分的准备。人民医院王杉院长对此次会议尤为重视并对会议内容作了精心指导,刘玉兰副院长、冷希圣教授亲自参加并主持会议。
 
    会议中,胃肠外科各位专家首先就GIST的外科治疗策略、胃肠外GIST的治疗、GIST合并胃癌的病例报告、腹腔镜治疗GIST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叶颖江教授还介绍了慈善总会发起的“GIPAP项目”,符合要求的GIST患者参加这个项目可以减少使用分子靶向药物的治疗费用,为那些负担不起该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随后对GIST的靶向治疗参照国际的治疗方案,结合自己的实际治疗经验,向我们讲述了分子靶向治疗对GIST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消化内科张黎明主治医师从GIST的筛查出发,介绍了超声内镜这种检查项目的优点以及对于GIST筛查中的独特作用,结合临床实际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GIST在超声内镜下的表现,认为超声内镜对胃肠壁各层的准确区分有利于协助诊断GIST患者。
 
    放射科刘惠君主任医师从影像学出发,讲解了GIST在影像学上的诊断要点,从一张张影像图上生动地介绍了GIST的特点,使大家获益非浅。
 
    病理科主任沈丹华提出:病理学诊断是诊断GIST的最终确诊手段,CD117和CD34两种特异性蛋白的表达是诊断GIST的主要标准。沈主任还介绍了GIST在镜下的特殊表现类型,从微观上给大家更为深刻的印象。
 
    普外一科主任冷希圣教授对会议作了总结。通过此次会议,大家对GIST这一特殊的疾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外科结合分子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策略、最终的病理诊断、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等方面全面地进行了讨论,达到了预先的目的,今后要多开展这样的讨论,有利于各专业的发展。
 
    刘玉兰副院长最后提出了就GIST这一疾病今后进行多学科课题合作的建议,受到各科室的一致拥护,此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人民医院 普外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