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部举办赴地震灾区医疗队返京队员座谈会(图)
我部举办赴地震灾区医疗队返京队员座谈会(图)
发布日期:2008-06-05
6月4日下午,医学部教学楼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掌声不断,北医赴地震灾区医疗队返京队员座谈会在这里成功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医学部主任韩启德,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医学部党委书记敖英芳,医学部副主任李鹰、闫敏、方伟岗、王宪,党委副书记李文胜,纪委书记孔凡红,主任助理段丽萍、宝海荣、马大龙及医学部各附属医院党政领导、全体返京医疗队员、教师学生代表、民主党派代表、离退休人员代表等20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会议由敖英芳书记主持。
截止到6月4日,医学部共有98位医疗队员奔赴一线,参与救援,其中56名已返京。座谈会上,医学部7家附属医院各派出一名代表汇报情况。
北大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刘占兵讲述了他和队友转运伤员,连续战斗40多个小时的忘我工作及在救援现场的切身感受。人民医院团委书记、首批医疗队队长高杰以《凝聚真爱、救死扶伤》为题,汇报了人民医院医疗小分队不畏艰险,在山路上辗转一个多小时抬伤员的经历,他们的医疗救援工作得到了CCTV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北医三院刘晓光副院长作为卫生部首批抗震救灾医疗队长介绍了他们在重灾区北川县与英国同行同台手术的情况,第三医院在灾区发扬医务工作者的优良传统,连续作战、作风顽强,共诊治2098人次,实施手术74例,抢救危重病人370人次,转运病人365人次,出色完成了救援任务。口腔医院安金刚主治医师为自己能赴灾区尽职尽责感到非常自豪,几天里,口腔医院4人小分队相互关心,共同战斗,胜利完成了任务。肿瘤医院外二科彭亦凡主治医师小分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天就转运伤员400余名。第六医院主任医师丛中汇报了抗震心理紧急救援的情况,灾区人民由开始的排斥到后来的乐于与他们交谈,六院小分队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首钢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张昆以《托起生命的希望》为题,汇报了连夜转运伤员,余震中救死扶伤的经历。
各医院的党政领导也分别介绍了本单位抗震救灾的情况。
许智宏校长认真听取了前线医疗队代表的发言和各医院领导的抗震救灾工作介绍,他说,“我很震撼也很感动。你们以高超的技术为北大、为首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全校师生为你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代表北京大学全体师生感谢大家!”北大将凝聚全校的力量,齐心协力为灾区做工作。
柯杨常务副校长谈了自己的体会,表示北医已经等不及要表达我们对抗震救灾医疗队员的感谢,等不及想听听你们的感想体会。北医的医疗队各方反应特别好,尤其是在医疗救治水平和个人素质方面。北医人要像他们学习,一起努力把我们的工作做好。
韩启德副委员长指出,北医人在抗震救灾医疗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为之感到很骄傲自豪。经过这次地震,每个人的心灵在震动,在净化,公民意识得到了提升。北医人无论是在SARS期间还是这次的抗震救灾,关键时刻能够挺上去,这种精神能够证明我们是最优秀的医学院校,我们的医院是最优秀的“三甲”医院。能够去一线救援的队员得到了很好的成长锻炼机会,对今后的人生也是难忘的经历。对于更多的北医人,做好本职工作,也是抗震救灾。
敖英芳书记说,医务工作者总是在国家危难之际发挥重要的作用。赴一线的北医人带回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伟大精神,将化作无限的动力,鼓舞全体北医师生,这种精神将在今后的医教研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预祝灾区人民明天更美好!
(宣传部 杨迪雅/文 黄大无/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