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辱使命 为院争光
不辱使命 为院争光
发布日期:2008-06-09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七批医疗队战地日记
5月25日
下午3点,我们接到医院通知,告知人民医院将要派出第七批医疗队8名医疗队员于明日凌晨6点乘坐飞机奔赴四川灾区开展抗战救灾工作。虽然我们早就做好了奔赴灾区的思想准备,但在接到院里电话的时候,还是即激动又紧张。下午4点,医院院领导、党院办公室、医务处、护理部、行政科等负责同志在第一时间到达医院,我们8名医疗队员所在科室领导和同事们也赶到会场。当日正值周末,但还是有那么多领导和同事都来为我们送行,这让我们感到很感动的同时又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随后,医院在行政楼第五会议室我们举行了隆重热烈的欢送仪式。王杉院长首先代表医院向大家表示感谢和敬意,并介绍了医院前六批人员的工作情况,希望大家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尽最大的努力救治伤员。同时,王院长再次重申,医院所有后方的职工都会做好后盾工作,让大家放心,期望大家早日凯旋。
最后,我们医疗队的队长创伤骨科副主任张殿英副主任医师12字的发言——不辱使命,为院争光,平安归来,表达了我们全体队员的心声。
5月26日
上午8点我们人民医院第七批医疗队的全体8名队员乘坐飞机,带着院领导和全院职工的嘱托和希望奔赴四川绵阳。中午11点30分我们顺利抵达绵阳机场,一下飞机便在当地医疗部门的安排下直奔对口支援的绵阳市中医医院。首先我们认真听取了医院副院长蒲院长的介绍,大概了解了医院之前的工作概况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绵阳市中医医院是一所中医三甲医院,有400张床位,但汶川大地震后至今已诊治并转运了8000多名患者,工作压力相当巨大。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防洪、防疫,帮助医院和灾区搞好重建工作。听了院长的介绍,我们全体队员均表示一切听从院领导安排,我们愿意到一线去,竭尽所能为灾区人民服务。
明确任务后,我们赶到了北京市第一批医疗队的驻地,参加了当地政府和医疗部门为第一批医疗队召开的总结大会。我们共同听取了各位领队和当地领导所做的发言,队员们在抗震救灾工作中所表现出的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他们的勇敢无畏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期间我们还与第一批队员们交流了抗震救灾工作中的感受和经验,大家都认为灾区人民所表现出的坚强和乐观是我们工作中的支柱和动力,为了这些兄弟姐妹们,我们做什么都是值得的!会中,高杰队长还代表人民医院捐献了价值5万元的医疗物资。会后,我们的队长张殿英和两位队员冯桂建、陈京文连夜一起帮助第一批队员整理行李和遗留物资。
5月27日
早6点,我们第七批队员集体到绵阳火车站为第一批医疗队的英雄们送行,并协助他们转运100名伤员回京,大家在车站依依惜别。在转运病人的同时,我们巧遇了王天兵医生带领的第二批医疗队,大家非常激动!
下午,我们匆匆赶往临时驻地,把物资转运至当地政府为我们安排的桃源宾馆。在整理物资的时候,我们有些队员感动得流泪了,因为打开行李时我们才发现,医院为我们准备的物资相当齐备,尤其是救生衣和蚊帐都准备好了,真让大家既感动又意外!医院领导和同事们想的那么周到,连预防洪水的准备都做到了,让我们倍感温暖。有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这个坚实的后盾让大家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
晚饭后,我们召开了到达灾区后的第一次正式小组会,会议由张殿英队长主持。首先,我们队内做了明确的分工,各司其职,责任到人,充分发挥每位队员的优势。具体分工如下:
队长:张殿英;副队长:史建新;党组长:冯桂建;财务:史建新、吴春波;物资:陈京文;人员召集:邢星、陈京文;电脑:王黎明;宣传:关文也。
在会议中,我们明确了当前的工作重点是“说、教、防”。我们会开展大型的义诊活动,为老百姓普及医疗常识,开展跨医院的会诊和巡诊活动;印刷宣传资料,普及常见传染病的知识;协助医院及政府搞好防疫工作,深入第一线灾区为普通百姓做好基础防疫。
5月28日
我们医疗队一行8人,上午被分配到绵阳中医医院各个临床科室正式工作。其中骨科3人,监护室1人,普外科2人,急诊1人,消化科1人。
骨科(张殿英 刑星 关文也):进科后骨科邓主任和罗护士长先向我们介绍了一下科室得具体情况。科室现有患者22人,6位医生,10位护士,前段时间工作压力很大,每日要收治80-100名患者。科室的工作人员很多老家都在重灾区,但地震发生时每位工作人员都坚守工作岗位,没有时间去照顾自己的亲人。他们每天都要工作12小时以上,现在大家已身心疲惫。他们的这种牺牲和敬业精神让我们为之动容,深受感动!所以我们现阶段所要做的是竭尽所能帮助他们分担日常的工作压力。今日我们共收治了5名患者,其中骨盆骨折3例,C6骨折1例和1例小儿股骨粗隆间骨折伴下肢严重脱套伤的患者。每位患者张教授都进行了详细的查体,最后制订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监护室(陈京文):外科监护现有患者4人,今日我们协助本院护士转移其中1位患者前往山东继续治疗。本科有2位患者病情较严重,1例为开放性的颅脑损伤,1例为严重的下肢挤压综合征。
消化科(冯桂建):消化科现有患者6人,今日冯大夫诊治了1例肝硬化,并为1例地震伤后截肢的患者进行会诊。
普外科(史建新 王黎明):普外科现有患者12人,今日主要协助本科护士完成日常的基础护理工作,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参与了科室的内部查房。
急诊(吴春波):吴大夫今日随急诊科主任出诊,共诊治患者10余名,包括了哮喘、腹泻、COPD等多种疾病。同时,还详细了解了医院的各种流程制度,方便日后工作。
全体队员今日已基本了解了医院各个科室的工作流程,我们希望能尽快融入科室,以便能更好的分担当地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
晚上,我们采购了帐篷和行军床,居住条件大大改善,感谢院领导和医院同事们的关心!我们非常感动!
5月29日
我们在绵阳市中医院组织了一次科内小讲课活动,急诊科吴春波大夫的讲课内容为《洪水的应急预案》、《溺水患者的抢救》、《常见急症的处理》。医院的医生们反响相当热烈,大家争相发言、提问。
消化科冯桂建大夫实施了一例急诊胃镜,并参加了科室查房。
普外科由于最近科室转运了大批灾民,许多病例都来不及整理。史建新、王黎明两位护士便协助他们整理病历。
外科监护的陈京文今日协助科室收治了一例急性脑出血的患者。就在大家下班返回驻地的时候,吴春波大夫和史建新护士得知急诊正在抢救病人需要支援,她们毫不犹豫立即赶到急诊参与抢救。患者是一名从北川来的心衰灾民,我们对她实施了常规检查后确认了病情,对她实施了有效的抢救,患者转危为安。
今日创伤骨科张殿英教授成功为一名三岁患儿实施了左下肢清创创面负压吸引术,该患儿是在地震中被碾压到左下肢造成左侧股骨粗隆间骨折伴下肢严重脱套伤。伤后患儿伤口创面污染严重且有大面积皮肤坏死,病情相当复杂棘手。张殿英教授看过病人后认为病情已不能再拖,立即决定采用海绵覆盖创面负压吸引伤口的渗出液保持创面清洁,为下一步植皮手术创造良好条件。医院手术室的墙面因5.12强震和最近持续不断的余震已出现裂缝,手术器械和用药也因条件有限而不很齐备,但张教授为了孩子的病情能早日得到控制,能最快恢复患肢功能坚持马上手术。手术从下午5点持续到晚上8点,术后患儿的母亲热泪盈眶,激动的连连致谢。
5月30日
今日,急诊科的吴春波大夫随院急诊小队巡诊到九州体育馆。这是个地震后让全国人民都关注的灾民安置地,听当地医生介绍这里当时接受灾民5-6万人,平均每天要接受上千名患者就医,工作压力很大!今日我们收诊了一位糖尿病并发症的老人,她在这次地震中失去了5位亲人。回到院里我们还诊治了一名COPD合并哮喘和一名高血压危象的病人。近期我们还要安排专业讲座,再次非常感谢急诊科的各位同事给我们的帮助,每次都能把讲课资料及时传给我们,你们的支持给了我们莫大的鼓励!
普外科今天转移了最后一名灾民,85岁的向世秀老婆婆本是山区的农民不太会说普通话,每日我们对她进行护理都需要本地的护士进行翻译,但即使这样,我们也尽量用简单的语言和手势对她进行心理护理。她今天被安排与院里其他灾民一同转往外地,临行前我们特地为她的伤口换药,防止转运中不能及时换药,老婆婆走时拉住我们的手嘴里不住的说谢谢。
外科监护的陈京文今天早上帮助科室收治了一名多部位硬膜下血肿的病人。最重要的是今日陈京文帮助医疗队打探好了泄洪之后的疏散路线,为我们今后全队的紧急撤离打下了基础。
我们的骨科分队一行三人与绵阳中医院的医生今天一起为住在九州体育馆的婴幼儿做疾病筛查。我们详细地对每位儿童进行了基本的身体检查,并对家长进行了问诊。今日我们总共筛查了16名2个月~3个岁的婴幼儿。检查出其中一名2个月的幼儿有腹泻症状,进一步详细检查后,认为患儿病情并不严重,便对其家长做了关于腹泻的健康宣教。我们看到中医院有医疗队常驻九州体育馆后,便主动要求每日派小队的一名队员轮流支援,分担他们的工作压力。
5月31日
今天正值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前夕,我们北京是第九批医疗队一行42人赶往勇兴镇的帐篷希望小学,看望在那的160名地震孤儿。帐篷小学是在勇兴中学的广场上搭建的,160名孩子按年龄分为9个班,我们全体队员首先和孩子们一起合唱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互相佩戴了红领巾。全体医疗队员总共为孩子们捐献了30多箱食品和药品。在随后的义诊过程中,我们6名队员总共筛查了42名儿童,发现他们虽然一般营养状况比较良好,但蚊虫叮咬及皮肤病的情况比较严重。几乎所有的孩子身上几乎都有蚊虫叮咬的痕迹,情况严重的还出现了皮肤感染的情况。经过我们一上午的筛查,共有6名患儿被筛查出疾病,包括不明原因的低热、严重的全身皮疹、咽炎、斜视和局部的皮肤感染等各种问题。之后,我们与儿童医院协商后决定,病情较轻的孩子由校医室的医生负责,较重的由儿童医院的医生带回当地医院进一步治疗。
上午我们队的另两名队员随同绵阳中医院的防疫队奔赴安县。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巡查灾民安置点,检查当地的防疫工作,灾民的饮用水卫生和食品安全状况和垃圾的处理状况。在一天的巡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地的防疫工作基本到位,但由于灾民来自不同地方,饮食方面由有很多不适应,出现了多例腹泻的病例,但经过用药病情已经大为好转。把情况汇总后,晚上我们把今天的工作上报到了当地卫生局。
下午,我们其他6名队员受到了援建四川绵阳的北京建工集团领导的邀请,他们希望我们对为绵阳重建做出巨大贡献的工人们做了一次大型的巡诊活动。北京建工集团此次进驻绵阳的员工一共5000人,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会经常出现外伤,而且因为居住条件的限制,也很容易出现传染病、流行病和食物中毒的情况。所以,我们的张殿英队长立即向王杉院长和北京医疗队的领队汇报了这个情况,王杉院长立即指示:首先要以队员们的安全为主,其次要得到北京医疗队领导的批准,在不耽误绵阳本地医院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最后表示坚决支持我们为建工集团义诊。随后,北京医疗队的孙队长也打来电话表示,支持我们的这种义诊行动。在得到医疗队领导和院领导的支持,明确了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原则后,张教授便带领5名队员承担起了帮助建工集团做定期的巡诊、防疫和宣教工作。
今日我们巡查了安县的三个工地,包括荄县的三建、江油的四建和六建,全程大约200多公里,大部分为崎岖的山路,山路边到处是倒塌的房屋和废墟。期间我们共诊治了10多名伤员,包括手外伤、腰部扭伤、皮肤湿疹等。对于外伤的病人我们当场就给予了止血、清洗伤口、消毒和包扎的处理。之后,我们还对队医进行了询问,了解到建筑队里医务人员严重不足,非常缺乏专业医务人员进行的协助和指导。大家均表示,以后要全力协助建工集团,尽力保证他们员工的健康保健和防疫问题,因为只有他们身体健康,才能保证我们受灾的兄弟姐妹们早日安居!
在去建工集团巡诊的过程中,我们巧遇了一些来报道灾区重建和防疫工作的记者,张殿英队长代表全队接受了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的联合采访。表达了我们对灾区防疫和重建工作的一些建议和看法,包括对灾区孤儿心理问题的疏导,灾区的帐篷小学仍然缺少一些急需的药品和生活用品的现状,防洪防疫的具体措施和援建大军的集体防疫及身体健康的保障问题等。
6月1日
今日张殿英队长应邀到解放军520医院进行专家会诊,会诊的患者均为地震后的伤员,因520医院缺少专业的创伤骨科专家,此次便邀请张教授为其中四名病情比较复杂的患者进行会诊。包括2名腰椎骨折,1名股骨颈骨折和1名肱骨远端骨折的患者。
其中1名8岁男孩,因地震时被课桌砸伤左臂造成肱骨远端骨折,现肘关节功能不佳,手臂不能伸直。张教授在检查看完片子为病人查体后认为,3周时间患儿的骨折已经愈合,不适合现在行手术治疗,患肢功能可以经过正规积极的锻炼得到一定恢复。随后,张教授便耐心详细的指导当地医生对患儿进行康复指导,并一再强调,坚持康复非常重要,一定要正规积极的坚持手臂的功能才能最大程度的恢复。
之后,张教授又匆匆赶回中医院看望了5月29日亲自手术的1名左下肢严重皮肤脱套伤伴局部皮肤坏死的3岁患儿,手术效果非常理想,我们准备近日为她再做一次植皮手术,争取覆盖创面力争让伤口完全愈合。
最后,张教授又为ICU的1名地震后严重颅脑损伤伴肘关节严重开放性骨折的患者,患者病情相当复杂,但为了保证患者日后的康复,我们决定近期为她实施手术。
6月2日
创伤骨科张殿英教授今日上午为1名在地震中受伤的灾民实施了手术。患者女性,37岁,地震时被倒塌的房屋砸伤导致,右桡骨干骨折、右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右内踝骨折伴全身多发软组织损伤。为了防止骨折畸形愈合影响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张教授决定今日为患者实施“右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手术非常顺利。术后张教授亲自把患者送回病房,并向当地的主管医生详细交代了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和日后功能锻炼的方法。下午,张教授又带领全科医生查房,详细检查了科里术前和术后的病人。邢星和关文也护士对全科护士做了《标准护理病历的书写》讲课。
我们队的冯桂建和王黎明2名队员受邀到建工第六集团的施工现场进行巡诊。共筛查了16名工人,现场处理了2名手外伤的患者,对他们的伤口进行了消毒和包扎。我们还特地带去了关于《防治消化道传染病》的宣传资料,并对现场队医进行了关于食品卫生方面的指导。
普外科的史建新护士陪同中医院的医疗队到九州体育馆进行了巡诊,共诊治了30多名患者。其中一位老年患者的右手食指因在地震中被石块砸伤后,一直没有很好的处理,现伤口出现了严重的感染现象,我们便他转运到了当地医院做进一步的治疗。
急诊科的吴春波医生,上午出诊共诊治了8名患者,主要为腹泻和中暑。下午为当地医护人员做了《无创呼吸机的使用》的小讲课。
外科监护的陈京文帮助中医院监护室处理了1名急性肠穿孔导致的重症腹膜炎的患者,并为全科护士做了关于《呼吸机吸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小讲课。下午,帮助护士长完善了科室的护理常规和工作流程。
在抗震救灾的战斗中我们虽然分工不同,虽然之前并不熟悉,但我们是战友、是兄弟。所以,我们一定会通力合作、相互支持、取长补短、患难与共在交流中共同进步。请院领导放心,我们一定不负所托,不辱使命,为院争光!
人民医院第七批医疗队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