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民:“平民医院”里的“平民医生”(图)
王东民:“平民医院”里的“平民医生”(图)
发布日期:2009-06-09
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王东民
在办公室工作的王东民医生
位于北京西什库大街8号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被周围的居民亲切地称为“平民医院”。这不仅是因为医院的地理位置处在繁华的居民区,更因为这里的医生在救死扶伤的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以真情赢民心,被患者赞誉为“我们的平民医生”。该院乳腺中心副主任医师王东民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就是患者口中一位医术高明的“平民医生”。
“医者父母心”的人文关怀
来北医一院就诊的肿瘤患者中,患有乳腺肿瘤的女性在数量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王医生介绍说,从世界范围对肿瘤的研究水平来看,对乳腺肿瘤的预防与治疗,目前可以说基础理论研究最多,投资最多,检查手段最多,治疗方法也最多。作为一名从事肿瘤专业的医生,我们每天想的最多的是如何让患有乳腺肿瘤的患者,从最初的诊断,到术前谈话、手术和术后康复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处处体现出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对患者的真挚关怀。
王医生从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就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后又多次访问美国,欧洲等多所医院,对西方的先进医疗理念有较深入的了解。他说,对大部分患者来说,解除病人的心理障碍是关系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患者对用药、手术方案等均应有知情权,因此,对乳腺肿瘤患者的治疗方式及有关注意事项必须细致的交待清楚。
这种对患者的关怀,在手术过程中表现的更为人情化。许多患者上了手术台后都会情不自禁的紧张,血压波动很大,影响手术和麻醉的安全性。遇到这种情况,王医生不像一般医生那样,要求患者“放松,别紧张”,而是通过聊天和拉家常的方式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特别关注患者心理变化的王医生遇到这种情况时,多会问患者“有几个小孩,孩子工作了吗,做什么工作,常回家吗”等非常生活化的问题,患者在回答医生问题时往往需要思考,而在思考的过程中,情绪自然放松下来,血压也就不知不觉降下来了。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王医生与同事们一道,开展了乳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随访10年以上,获得了满意的疗效。近年来,又开展了乳癌新辅助化疗及其降期后的保乳手术,在治疗例数和疗效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治疗过程中,重视和强调乳癌综合治疗的理念和个体化治疗相结合,并吸收当今世界乳癌治疗的最新技术,在国内率先开设了乳癌手术后的心理咨询门诊,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量化治疗,监控每例病人的预后并及时进行指导。这些措施获得了广泛的好评。王医生表示,在病人将所有的希望甚至生命都寄托在自己身上的时候,自己所能做的就是像对待亲人那样,尽自己所能,在精神上进行鼓励,在治疗上帮助她们解除痛苦,给她们和她们的家庭带来生活的希望。
在“铁丝笼子里做手术”
王医生表示,乳腺肿瘤的治疗理论虽然比较复杂,但乳腺因为是体表器官,手术给病人带来的风险相对较小,对于每天都面对相同手术式的医生来说,手术并无很强的“挑战性”。而对于自己已经完成的手术,“我常有感到不满意的地方,哪怕是一点点的遗憾”。问及不满意的原因,王医生解释说,我们每做一次手术,术后都要总结医护之间的配合,操作过程中有无不当,患者出血的多少,组织损伤的程度等。发现问题后,就要在下一次手术中改进。
在当前外科手术普遍采用电刀的情况下,王医生仔细观察发现,虽然其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但对组织的损伤较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术后的并发症,延长了患者的出院时间。如何做到既减少术中出血又降低手术创伤,王医生采用电刀与柳叶刀相结合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此外,王医生在根治肿瘤的同时,还尽可能的保留患者的肋间神经,减少不必要的副损伤,使患者具有良好的上肢功能。王医生形象地把这种手术方法比喻为“在铁丝笼子里”摘除肿瘤,由于手术难度增加,每次手术都要多用时约1小时。王医生说,我们在手术台上多花点时间仔细操作,患者就会早一些康复,少一些术后的功能障碍。据患者反映,这种“在铁丝笼子里做手术”的方法,很少有医生这么做,也没有人要求王医生这么做,但王医生自找“麻烦”,完全是出于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对患者的大爱,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为患者的后半生创造更好的生活质量。
记者在病房见到一位李女士,她2009年5月中旬被诊断出有早期乳腺肿瘤,20日做了左侧乳房切除手术。李女士说手术前心理有一种恐惧感,脑海中有许多疑问和担心。是王医生在术前的一句话,让她彻底解除了思想负担,那句话就是“在这里治疗,你不会后悔的”。而术后的康复情况也确如王医生所预料,李女士的伤口皮肤,刀口平直,恢复好,无红肿现象,术后第二天就能抬起手臂,三天后就能两臂平伸、侧伸、一周后甚至可以上举、前后摇动了。感觉与术前没有差别。
李女士告诉记者,患者在病房里经常相互交流就医“经验”,并高度评价北医一院医生们的“医者父母心”。患者的切身感受和评价就是最好的“口碑”。王东民医生现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分会理事、中国乳腺癌基金会专家组专家,同时又是《中华乳腺病杂志》编委,《医师报》肿瘤专刊的执行主编。由于王医生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找他就诊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正常情况下,王医生每年要接诊4000多名患者,做300多例手术。尽管工作量非常大,但王医生和他的同事们牢牢地树立了一种信念,那就是“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认真考虑到每一们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为了患者未来的身心健康,“不能怕麻烦”。
做一名传承医德的好医生
创建于1915年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的教学医院之一。作为国内首批建立的临床医学院,北大一院长期坚持科研为患者服务的好传统,在人才培养上,也是把最好的学生留下来充实医疗服务第一线。目前该院有1400张床位,有1700多名医务工作者。全院共有51个病房,29个临床科室,拥有代表当代先进医学水平的各类设备近7000台。
在当前物质诱惑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个人能否坚定意志,耐住寂寞,是事业不断创新的重要前提。王东民医生牢记医院“厚德尚道”的院训,“继承、创新、和谐、竞争”的院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认真接待每一位走进医院的患者,使医院成为融先进仪器、精湛医术,以及对每位就诊患者心灵上的关怀,让三者共同构建成患者与医生之间相互信任、密切配合、治疗效果良好的医疗平台。
我国自古以来就不乏悬壶济世的好医生,在近现代,吴阶平、韩启德、林巧稚、金显宅、张天泽、范权、吴咸中等前辈的医术和医德,更给年轻一代的医务工作者树立了好榜样。王东民医生认为,要想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传承者,自身还有许多要学习的地方,他给自己确定了一个“五士”标准,那就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绅士)、好的教育背景(身世)、渊博的医学知识(博士)、强壮的身体(壮士)和丰富的人文知识(雅士)。
北医一院1984年被卫生部评为全国文明医院,1999年被中国科技协会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穿行在北医一院的门诊、病房间,很少看到患者愁眉重锁的表情,相反,他们多能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配合医生的治疗。在这所既温馨又充满创新、充满活力的“平民医院”里,王医生和他的同事们每天都“以患者为中心”,在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让更多的患者身体早日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医者父母心”的人文关怀
来北医一院就诊的肿瘤患者中,患有乳腺肿瘤的女性在数量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王医生介绍说,从世界范围对肿瘤的研究水平来看,对乳腺肿瘤的预防与治疗,目前可以说基础理论研究最多,投资最多,检查手段最多,治疗方法也最多。作为一名从事肿瘤专业的医生,我们每天想的最多的是如何让患有乳腺肿瘤的患者,从最初的诊断,到术前谈话、手术和术后康复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处处体现出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对患者的真挚关怀。
王医生从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就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后又多次访问美国,欧洲等多所医院,对西方的先进医疗理念有较深入的了解。他说,对大部分患者来说,解除病人的心理障碍是关系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患者对用药、手术方案等均应有知情权,因此,对乳腺肿瘤患者的治疗方式及有关注意事项必须细致的交待清楚。
这种对患者的关怀,在手术过程中表现的更为人情化。许多患者上了手术台后都会情不自禁的紧张,血压波动很大,影响手术和麻醉的安全性。遇到这种情况,王医生不像一般医生那样,要求患者“放松,别紧张”,而是通过聊天和拉家常的方式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特别关注患者心理变化的王医生遇到这种情况时,多会问患者“有几个小孩,孩子工作了吗,做什么工作,常回家吗”等非常生活化的问题,患者在回答医生问题时往往需要思考,而在思考的过程中,情绪自然放松下来,血压也就不知不觉降下来了。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王医生与同事们一道,开展了乳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随访10年以上,获得了满意的疗效。近年来,又开展了乳癌新辅助化疗及其降期后的保乳手术,在治疗例数和疗效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治疗过程中,重视和强调乳癌综合治疗的理念和个体化治疗相结合,并吸收当今世界乳癌治疗的最新技术,在国内率先开设了乳癌手术后的心理咨询门诊,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量化治疗,监控每例病人的预后并及时进行指导。这些措施获得了广泛的好评。王医生表示,在病人将所有的希望甚至生命都寄托在自己身上的时候,自己所能做的就是像对待亲人那样,尽自己所能,在精神上进行鼓励,在治疗上帮助她们解除痛苦,给她们和她们的家庭带来生活的希望。
在“铁丝笼子里做手术”
王医生表示,乳腺肿瘤的治疗理论虽然比较复杂,但乳腺因为是体表器官,手术给病人带来的风险相对较小,对于每天都面对相同手术式的医生来说,手术并无很强的“挑战性”。而对于自己已经完成的手术,“我常有感到不满意的地方,哪怕是一点点的遗憾”。问及不满意的原因,王医生解释说,我们每做一次手术,术后都要总结医护之间的配合,操作过程中有无不当,患者出血的多少,组织损伤的程度等。发现问题后,就要在下一次手术中改进。
在当前外科手术普遍采用电刀的情况下,王医生仔细观察发现,虽然其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但对组织的损伤较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术后的并发症,延长了患者的出院时间。如何做到既减少术中出血又降低手术创伤,王医生采用电刀与柳叶刀相结合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此外,王医生在根治肿瘤的同时,还尽可能的保留患者的肋间神经,减少不必要的副损伤,使患者具有良好的上肢功能。王医生形象地把这种手术方法比喻为“在铁丝笼子里”摘除肿瘤,由于手术难度增加,每次手术都要多用时约1小时。王医生说,我们在手术台上多花点时间仔细操作,患者就会早一些康复,少一些术后的功能障碍。据患者反映,这种“在铁丝笼子里做手术”的方法,很少有医生这么做,也没有人要求王医生这么做,但王医生自找“麻烦”,完全是出于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对患者的大爱,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为患者的后半生创造更好的生活质量。
记者在病房见到一位李女士,她2009年5月中旬被诊断出有早期乳腺肿瘤,20日做了左侧乳房切除手术。李女士说手术前心理有一种恐惧感,脑海中有许多疑问和担心。是王医生在术前的一句话,让她彻底解除了思想负担,那句话就是“在这里治疗,你不会后悔的”。而术后的康复情况也确如王医生所预料,李女士的伤口皮肤,刀口平直,恢复好,无红肿现象,术后第二天就能抬起手臂,三天后就能两臂平伸、侧伸、一周后甚至可以上举、前后摇动了。感觉与术前没有差别。
李女士告诉记者,患者在病房里经常相互交流就医“经验”,并高度评价北医一院医生们的“医者父母心”。患者的切身感受和评价就是最好的“口碑”。王东民医生现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分会理事、中国乳腺癌基金会专家组专家,同时又是《中华乳腺病杂志》编委,《医师报》肿瘤专刊的执行主编。由于王医生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找他就诊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正常情况下,王医生每年要接诊4000多名患者,做300多例手术。尽管工作量非常大,但王医生和他的同事们牢牢地树立了一种信念,那就是“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认真考虑到每一们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为了患者未来的身心健康,“不能怕麻烦”。
做一名传承医德的好医生
创建于1915年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的教学医院之一。作为国内首批建立的临床医学院,北大一院长期坚持科研为患者服务的好传统,在人才培养上,也是把最好的学生留下来充实医疗服务第一线。目前该院有1400张床位,有1700多名医务工作者。全院共有51个病房,29个临床科室,拥有代表当代先进医学水平的各类设备近7000台。
在当前物质诱惑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个人能否坚定意志,耐住寂寞,是事业不断创新的重要前提。王东民医生牢记医院“厚德尚道”的院训,“继承、创新、和谐、竞争”的院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认真接待每一位走进医院的患者,使医院成为融先进仪器、精湛医术,以及对每位就诊患者心灵上的关怀,让三者共同构建成患者与医生之间相互信任、密切配合、治疗效果良好的医疗平台。
我国自古以来就不乏悬壶济世的好医生,在近现代,吴阶平、韩启德、林巧稚、金显宅、张天泽、范权、吴咸中等前辈的医术和医德,更给年轻一代的医务工作者树立了好榜样。王东民医生认为,要想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传承者,自身还有许多要学习的地方,他给自己确定了一个“五士”标准,那就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绅士)、好的教育背景(身世)、渊博的医学知识(博士)、强壮的身体(壮士)和丰富的人文知识(雅士)。
北医一院1984年被卫生部评为全国文明医院,1999年被中国科技协会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穿行在北医一院的门诊、病房间,很少看到患者愁眉重锁的表情,相反,他们多能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配合医生的治疗。在这所既温馨又充满创新、充满活力的“平民医院”里,王医生和他的同事们每天都“以患者为中心”,在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让更多的患者身体早日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