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王杉教授获评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人民医院王杉教授获评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用实干铺筑医学教育发展之路
2009年教师节前夕,在教育部公布的“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名单中,作为在高校教学与医学人才培养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人民医院王杉教授获此殊荣。该项荣誉的获得,是既2003年人民医院祝学光教授获得 “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之后,涌现出的第二位国家级教学名师。
“作为一名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师,肩上所担负的不仅仅是对医学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更有培养医药卫生合格人才的千斤重担。从医26载,我从未忘却过身为一名教师的光荣职责。”——王杉
作为有26年教龄的教师,王杉教授长期工作在临床医学教学第一线,用实干和奉献推进了临床医学教育的改革。他始终以推动医学教育发展、培养高级医学人才为己任,在临床一线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中,治学严谨、为人师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先后指导了近30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为我国普通外科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不少医师都已成为各医院的学术骨干或学科带头人。
王杉教授的脚步不仅仅停留在常规医学教学的辛勤耕耘上,对北京大学长学制医学生临床阶段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素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实践。他广涉博学,在外科临床实践与行业管理、临床医学教育(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医学临床科研与基础研究、现代医院建设与管理、健康管理以及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促进与发展等多个专业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勤勉为师 潜心耕耘在医学临床教育教学一线
谈及医学教育,王杉教授坦言:“医学不是对人体脏器系统的封闭式研究,而是从生物、心理、社会等诸多方面综合评价和管理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开放式探索,是一门科学性、艺术性和道德性并重的学科。紧密结合医学教育自身的特色,全面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才可以培育出具有高尚道德、良好素质、完整人格、扎实基础和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王杉教授长期致力于医学临床教育领域的第一线,潜心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强化理论知识的传授,不断改进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实践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他积极推行以问题为中心自主学习医学教育理念,授课语言精炼、生动,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积极性,突出了培养临床思维分析能力和临床实践技能的特色。同时,王杉教授将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普遍的应用于医学临床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亲自设计和制作图像、视频、动画和演示教具等教育资源,着力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等内在规律、提高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的课堂掌握率达93%。他所承担的各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均为优秀。
学生普遍反映王杉教授的授课态度严谨、教学意识强,英语表达流畅标准,授课方式与教育技术的运用多样灵活。而且他独特的授课风格,精练、生动、幽默的语言,以及强大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给每一位听过他授课的学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同时,为了积极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王杉教授非常重视贴合临床实际情况的医学临床教材的编写。他广泛借鉴国内外、校内外教材建设的经验,主编《外科手术精要与并发症系列丛书》(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2005),参编《专科医师培训国家级规范化教材》(2006)、《外科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和《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资格考试指导用书——普通外科分册》。先后主译《结肠和直肠外科学》、《直肠癌》、《痔的外科治疗》和《临床证据》,将这些高水平教材和教学辅导书籍引入到我国临床医学教育领域。
王杉教授先后指导了近30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为我国普通外科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不少医师都已成为各医院的学术骨干或学科带头人。
王杉教授多次获北京医科大学优秀教师称号,2004年获评为北京市优秀德育教师,2006年被授予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2007年当选北京大学优秀教师、并成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由王杉院长担任主讲人的《外科学》获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致力于医学人才培养 将医学理论、临床技能和素质教育有机结合
对于医学人才的培养,王杉教授感慨道:“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的学科,现代的医学生需要临床专业知识、临床实践能力、职业综合素质协调发展。作为教师我们要赋予他们很多的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寻求和使用信息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交流能力与群体保健观念等等。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具有过硬实践本领的医学专业人才,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王杉教授始终以能力培养为宗旨,致力于把基础理论教育、临床技能培养和素质提高贯穿于医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对传统医学教育模式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在王杉教授的倡导下,医院的医学临床教育按照国际发展趋势,不断探索先进的临床教学模式,通过整合临床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教育技术、设备和手段,创造贴近临床真实的学习环境;坚持将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作为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调研的重要内容。在以往临床技能培训体系基础上,推行模拟医学教学,建立起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形成一个覆盖目前常规临床基本技能教学培训项目的完整体系。
在王杉教授组织推动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于2009年通过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与香港外科学院的联合考察认证,表明我院外科教学和培训工作得到国际权威机构认可,标志着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和外科医师执业培训工作迈出与国际接轨的关键步伐。
在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加强素质教育已成为共识,但如何使素质教育从理念变成有效的行动成为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根据《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的要点,王杉教授组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中国医师协会、美国Mayo医院共同探索和实践医学生职业精神塑造新模式,建立了“中国医师协会临床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身体力行的带动和引导医学生担任志愿者,践行社会责任、实行社会互助、着力塑造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 拓宽医学临床教育的领域
王杉教授努力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医学临床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发了基于网络环境的医学临床助学助教系统、临床医学考试系统以及医学临床教学素材采集子系统等,结合临床实践自主建构知识,激发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切身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推动学生学习方法的改革。
基于网络教学系统,王杉教授对北京大学长学制医学生临床阶段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素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实践,包括《教学质量网络实时监控评估系统》《临床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教学质量网络评估的研究与实践》《中专起点护理高职教育“临床护理学”网络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医学教育网络管理系统》《临床七年制学生临床阶段选修课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社区卫生实践对提高长学制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长学制医学生临床阶段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初探》等多项医学教学改革课题。发表教改论文19篇。其中,依托“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医学临床教学示范工程)的支撑研发出《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质量实时监控系统》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41所高等院校、逾30余万名学生和专家的使用,应用效果良好,极大地推进了医学教育质量评估方面的创新性改革。
2005年,由王杉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所进行的“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质量实时监控系统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中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时隔4年,2009年,“基于网络环境的临床医学自主学习体系及其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再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
志高存远注重创新 构建临床医学教育系统工程
王杉教授始终以推动医学教育发展、培养高级医学人才为己任,在临床一线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中,治学严谨、为人师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担任教学副院长期间,他深入研究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高度浓缩国内外医学教育发展史的精华,提出了“以创新为基点、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质量为主线、以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培养一流的医学人才”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医学教育教学发展战略;科学、全面地设计了独具特色的临床教学体系(临床专业课程体系、临床选修课程体系、临床技能训练与认证体系、临床助学助教自主学习体系、临床职业精神与素质教育体系、临床医学社会工作与志愿者服务体系),为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具有持续发展潜能的长学制医学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王杉教授高度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与人才梯队的建设,以身作则、带动青年教师树立强烈的临床教学意识,无私传授自己的优秀教学方法和心得,引领身边的年青医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他所倡导的每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双语教学基本功比赛,至今已有300余人参加,使一批高学历、年轻化的教师脱颖而出,其中20余人获得北京市、北京大学以及医学部的各级奖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已形成一支具有较高专业实力和强烈教学意识的骨干教师队伍(高级职称66%、研究生学历71%、45岁以下65%)。2007年王杉教授团队获教育部创新团队的光荣称号。
乐教笃学德高为范,26年来,王杉教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实现着他的人生诺言,用脚踏实地的工作铺筑着中国医学教育发展之路。
(人民医院 两办、教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