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公立医院政府“全包”又何妨

健康报:公立医院政府“全包”又何妨

 

       新医改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适宜”来达到目标,其中公立医疗机构的适宜定位至关重要。

  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固然复杂,但根源之一却是政府公益性政策的缺失。所以,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占主体地位的公立医疗机构的适宜定位就显得异常重要。

  从公立医疗机构的经营性质考虑,理论上公立医疗机构是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机构,用以保障居民健康,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必须体现足够的公益性。我国对于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一直以来也很明确,基层医疗机构(一级、二级医疗机构)与大医院(三级医院,省级、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分工协作,定位在纸面上看确实是适宜的。但改革开放以后,为迅速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采取“放权让利”的政策,而对医院的公益性则缺失政策保障,虽然确实加快了大医院的发展速度,涌现了一批在规模、设备、人才和科研方面均可以说是世界前列的医疗中心,但大医院的发展并没有带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相反基层医疗机构不断萎缩,形成大医院强者越强,基层医疗机构弱者越弱的格局。居民就诊需求无法在能力低迷的基层医疗机构得到释放,从而不断涌向大医院,陷入看病难,看病贵的恶性循环。这其中,各级医疗机构的“不适宜定位”是显而易见的,由此才需要出台更细化的“适宜的政策”予以“矫枉过正”。

  那么,什么样的适宜的功能定位才能体现大医院的公益性?我国医院职能定位已经为我们解答得十分详细,三级医院主要承担危机重症和疑难疾病的治疗;承担医学教育和科研,提高医学科技水平,研究并推广适宜技术;培养高级卫技人员,指导培训基层卫技人员开展诊疗活动。只要大医院能够体现好这些功能定位,那大医院的公益性就能够体现得十分完美。

  从医疗服务的提供上看,大医院公益性应体现在对危急重症患者和疑难疾病患者的救治上,这样的公益性有时甚至体现为不计成本,这就是大医院的定位所在。公益性的体现也不需要靠大医院“往身上揽活”来体现,对于基层医疗机构可以诊疗的常见病、慢性病甚至一些级别较低的手术,由大医院来开展诊疗活动本就是不经济的行为,甚至可以说是医疗卫生优质资源的浪费。在大医院治疗感冒,实际付出的资源成本必然高于在社区由全科医生接诊;对于患者来说,在大医院就诊的时间、金钱成本也将骤然升高。这样看来大医院“揽活”非但未体现公益性,反倒伤害了就诊患者的利益。

  大医院开展科研活动,提高医学科研水平,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追求先进技术,相反适宜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更符合大医院的定位,对居民健康的贡献更大,更能体现公益性。公立医院重要的职能还有教育,包括医学教育和继续教育,目的是培养卫技人才。我们的卫生人才队伍一直都缺少能够使用适宜技术综合患者体征、症状进行诊断,并合理用药施救的医学人才,而这样的人才是群众最需要的医务工作者,培养这样的医务工作者才能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以大医院的适宜定位为基础,配以足够的政策约束,公立医院必然回归适宜定位,重拾公益性。这样的政策约束应当来自于政府的强力监管,包括医疗质量监管以及医院运行监管。公立医院只要能够体现足够的公益性,政府“全包”又何妨?
 
 


来源: 健康报 方鹏骞 孙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