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灾区人民健康为己任——北大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在青海工作纪实
以灾区人民健康为己任——北大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在青海工作纪实
2010年4月14日凌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牵动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心。灾情就是命令,我院院领导和所有医护人员都在密切关注着地震信息,立即制定突发医疗应急预案。
北大医院在4月14日下午4点半接到北京市卫生局组建医疗队的通知后迅速行动起来。在医院领导指挥下,医务处、党院办、总务处、护理部、药剂科、设备处等立即通知相应科室主任上报队员名单。尽管各科室临床工作任务都很重,有些科室已经派员参加援疆、支援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十分紧张,但他们积极克服科室和个人的困难,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将医疗队员名单报齐。我院呼吸科主任王广发主动请缨,因灾区处在高海拔地区,为了保证医疗队员的安全和工作不受影响,主动派一名呼吸科医生随队,并在其建议下给队员准备了抗高原病的药物,并建议准备无创呼吸机、制氧机。所有队员、物资就绪,随时准备出发驰援玉树。
4月15日,北大医院组成由普外科、胸科、麻醉、重症医学、急诊、肾内、儿科、感染疾病、院感、神外、呼吸、护理等专业15人的医疗队,刘玉村院长、刘新民书记和医院职能处室领导、相关科室主任一同为医疗队送行,院领导叮嘱大家在完成救援任务的同时保重身体,积极与医院保持联系,愿全体队员不辱使命,早日凯旋!卫生部为京津地区赴地震灾区医疗队员举行了欢送会,党组书记张茅、副部长马晓伟、王羽司长出席欢送会并为医疗队员送行。北京市卫生局方来英局长等相关领导亲往机场送行。11点30分医疗队员从南苑机场乘中国空军伊尔76运输机随同救灾物资直飞玉树灾区。
医疗队于下午6点30分到达玉树巴塘机场。玉树巴塘机场位于海拔4100米左右的青藏高原上,气压低,空气稀薄。当我们的队员从飞机下到地面上,开始感觉到呼吸不畅。地面上刮着6级左右的大风,气温很低,更加剧了队员们的呼吸困难。由于飞机同时运达三十多吨抗震救灾物质,我们队员不顾高原缺氧,协同武警战士将物资从飞机上搬运至地面。大家的工作热情很高,但是身体很快就吃不消了,明显感觉到呼吸费力、心悸,心跳加快,我们队员很快出现了明显的口唇、指甲紫绀。
就在此时,救护车将大批伤员运至机场,这是从玉树运至机场的第一批伤员。我们的队员立即协同当地人员将大批伤员搬上飞机,我们的队员轮流上阵和休息。转运完伤员,我们又将物资运至机场候机厅,大家已经极度疲劳,又饥又渴,没有可饮用的热水,只能简单吃点东西。尽管大家想把安全到达玉树的消息告诉远在北京的亲人,但是手机没有任何信号;晚上,没有住的地方,我们队员就地铺上一层褥子,盖上军大衣席地而睡。气温越来越低,地面上透出的凉气直逼脊梁,军大衣已经无法阻挡严寒的包裹,大家只能挤在一起互相取暖。尽管是如此的困倦,但是剧烈的头痛和寒冷让人无法入睡,哪怕是身体任何一个轻微的动作,翻翻身,眨眨眼睛,都会使头痛加剧,部分队员出现恶心、呕吐。队员们就这样度过了漫长和难熬的第一个夜晚。
我们每位队员都提前服用了诺迪康,但高原反应依然剧烈。队员平均的指尖经皮氧饱和度(SaO2)仅有70-80%左右。对于症状严重的队员,及时给予口服泰诺以助休息和止痛,亦予醋酸泼尼松片减轻脑水肿。在其他救援队纷纷出现因高原反应有队员返京的情况下,我们的队员坚定意志,科学应对,没有一个人从抗震前线后退。大家不顾一身的疲惫和严重的高原反应,强忍巨烈的头痛,积极投入伤员的救治。队员们建立了临时诊治中心,为灾区的伤员诊察病情,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在玉树机场集结期间,在上级未明确下达任务前,我们医疗队不等不靠,在努力克服高原反应的同时马上开始工作,积极主动联系当地医疗机构——青海省交通医院展开合作处置和转运病人,在机场共处治了35例伤员。
4月16日现场指挥部决定将卫生部各医院专家组调到病人已经大批聚集的西宁和格尔木两个城市,进行医疗救助。北大医院医疗队被派往西宁。离开玉树前,医疗队把部分医疗资源进行整理和登记后,留给药品和物资匮乏的青海交通医院的医疗队。
4月17日医疗队来到了西宁青海妇儿医院开展医疗救援工作。4月18日12∶00,医疗队胸外科赵虎、急诊科吴圣、重症监护周岩三个队员随北京120再赴玉树运转伤员。此时玉树余震不断,他们不顾生命危险毅然出发,大家心中充满了牵挂,直至三名队员完成前线工作顺利返回西宁后,所有队员的心才放下了。在西宁青海省妇幼医院,共诊治患者107例,抢救危重患者10余例,至离开医院时已出院5人,没有1例发生死亡, 其余病人病情稳定,并且将其他医疗队遗留的问题给予解决。在当地,我院医疗队成功救治了多例危重伤员,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我院医疗队员在当地的工作得到了卫生部和青海省卫生厅领导的肯定,也受到了当地医务人员的好评,更赢得了伤者和家属的赞誉。
扎西桑西是一个10岁的藏族小女孩,在4月14日的玉树大地震中,全家都被埋进了瓦砾堆中,是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及时地把他们从废墟中扒了出来。但桑西的父亲严重受伤,姐姐丧命。桑西头部有软组织损伤,身上没有明显的外伤,但精神较弱,在当地观察过程中出现抽搐、意识不清,急救人员立即将她转至格尔木市人民医院,做头颅CT发现严重脑积水。当地医生立即给她做了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但桑西术后一直浅昏迷,由于当地没有进一步救治条件,于4月18日晨急救人员把她紧急送到青海妇女儿童医院。我医疗队伊志强大夫仔细阅读CT片后,发现该患儿无严重的头颅外伤,但脑干有占位病变,并继发梗阻性脑积水。脑干占位需查MRI进一步明确,可是妇儿医院无磁共振,于是通过医院及当地卫生部门协调,联系青海省人民医院尽快给患儿做增强MRI检查。4月20日,患儿顺利做完了MRI。伊大夫与同样来妇儿医院支援的珠江医院张旺明大夫共同阅片后,分析:脑干占位可能为海绵状血管瘤,血运非常丰富,位置深在,且位于脑干生命中枢,手术风险极大,且目前患儿一般情况较差,不能耐受脑干手术,当地也没有相应手术条件。但脑干占位继发的严重梗阻性脑积水引起高颅压,继而导致患儿意识障碍,故需紧急处理。患儿已经行脑室外引流5天,一旦出现颅内感染,病情将进一步加重,将可能导致生命危险。因此,应赶在颅内感染之前尽快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解决脑积水问题。但是妇儿医院以前从未做过此类手术,没有脑室腹腔分流术所需的脑室腹腔分流管,西宁市其它医院也没有儿童专用的分流管。患者病情危重,仍处于昏迷状态,无法长途转运,这可怎么办呢?伊志强大夫十分着急,突然,他想到在北大医院时曾经用过美敦力公司的脑室腹腔分流管,联系一下他们,能否从最近的地方调拨到西宁。联系到美敦力公司后,他们非常支持,立即派兰州的办事处千里驰援,连夜将脑室腹腔分流管送到了西宁,解了燃眉之急。分流管有了,但是还缺少专门的手术器械,怎么办?伊志强大夫为了让小桑西能够尽快得到救治,自己动手改造制作了手术器械。终于万事俱备,扎西桑西于4月21日下午被推进了手术室,由我医疗队周岩大夫实施麻醉和术中监测,伊志强大夫和珠江医院的张旺明大夫及妇儿医院的刘建华大夫通力合作,共同实施了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顺利,小桑西在术后第二天就清醒了。但是脑室腹腔分流术毕竟只能解决脑积水的问题,患儿的脑干占位还需要进一步诊治。但小桑西的家庭状况和经济条件也不允许。如何彻底解决后续的治疗问题呢?伊志强大夫得知天使妈妈基金会有专门帮助贫困儿童的项目,便立即联系上了天使妈妈基金会。她们进行了实际调查之后,立即为小桑西建立了档案,以便日后把小桑西带到北京,给她最好的治疗。小桑西的病情逐渐平稳,体温正常,已能进流食,跟她交流时她不时露出灿烂的笑容。我们还会继续关注小桑西的病情,希望她能与别的孩子一样拥有幸福的明天。
在心血管呼吸病房,有一个4个月大的婴儿来自地震的中心玉树结古镇,地震之后出现严重的呼吸道感染,他的父母均失踪,被救出后转至妇儿医院继续治疗,平时由年轻的志愿者照顾。党支部得知之后,组织大家共同照顾这个可怜的孩子,给他喂奶、喂水,把屎、把尿,几乎成了临时的爸爸妈妈。孩子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他的亲生父母,我们所有队员都由衷的为他们的团聚感到高兴。
另一个病情十分严重的孩子,除了头部外伤以外,患有严重的肺部感染和心功能衰竭。在医疗队员的精心治疗下,病情迅速好转;可是他还患有慢性腹泻、严重的佝偻病等营养不良疾病,需要特殊的奶粉喂养,但他的家庭经济极为困难。在临时党支部的号召下,大家纷纷捐款捐物,给孩子买了低乳糖奶粉和玩具。他的母亲在地震中腰部受伤,张隽同志每天为之换药,伤口明显好转。
昂江文毛是个一岁的女孩儿,因头部外伤、高热39度多入院,头部散发恶臭味。伊志强大夫为其换药发现额部开放性颅骨骨折合并感染。当天下午,伊志强和张隽就为患儿急诊做了清创及骨折整复术。术后患儿很快体温降至正常,伤口愈合良好,患儿家长非常感激。
希热航毛是一个的活泼可爱的9岁藏族小姑娘,在青海玉树地震前2天就开始出现无诱因的腹痛、恶心、呕吐,无发热、腹泻,查外周血WBC12.26×109/L,中性粒细胞占83%,当地医院诊断为“腹痛待查、阑尾炎”,予抗感染治疗无效,胸片检查大致正常;突如其来的玉树7.1级强烈地震让这个本已患病的小姑娘雪上加霜,幸运的是在地震中她没有受伤。但是她的病情继续恶化,面部出现浮肿、尿量减少、意识障碍,并伴有抽搐和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发热、持续无尿三天,转入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时患儿的病情已十分危重。我院医疗队张隽副队长立即组织专家组肾内科许戎、ICU陈凯笙、感染科王军、呼吸科牟向东、儿科张清友、张春雨及朝阳医院和青海妇儿医院部分专家进行紧急会诊。经过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和严谨分析,认为患者急性肾功能不全考虑为尿道梗阻所致,解除梗阻后肾功能可逐渐恢复;肺部病变考虑为急性肺水肿,不能完全除外肺部感染和ARDS,在保证出入量负平衡的前提下,加强抗感染,加强气道管理、合理调节机械通气;意识障碍考虑和低钠血症有关,不除外病毒性脑炎,查脑脊液压力稍高,常规生化完全正常,但及时有效地纠正低钠血症是当务之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特别是陈凯笙医师,一直在PICU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及时调节治疗方案,患者终于转危为安。患者家属极为感激,专程来我们医疗队所在驻地,向全体队员进献哈达和锦旗,并特别向陈凯笙医师转达了感激之情。
北大医院15名医疗队员中,张隽、伊志强、曹立云、牟向东和张春雨五人是共产党员。为了更好的发挥共产党员在抗震救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经党委批准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由张隽同志任书记,伊志强同志任组织委员,曹立云同志任宣传委员。临时党支部首先组织大家为灾区困难群众捐款,在鲜红的党旗之下,我们支部党员捐出了青海妇女儿童医院的第一笔抗震救灾款项;在党员的带领下,其他队员也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
由于我们是在妇儿医院,受伤的孩子特别多,他们在地震受到躯体和心灵的双重创伤。党支部号召大家在医疗工作之余,关心灾区的孩子,给他们更多的关爱。重症患者是我们医疗队的工作重点。党支部提议:成立重症患者医疗小组,每日组织相关专家会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成功救治数名重症伤员和患者。同时加强和医院的密切联系,及时协调在医疗护理中出现的问题,为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共同努力。
党员在抗震救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并且吸引了思想上要求进步的队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4月26日根据卫生部指示,北大医院胸科、急诊科、肾内科三名医生、透析及急诊两名护士继续在青海妇幼医院完成医疗救治任务,其余10名队员和北京市其它医院医疗队队员离开西宁先期返京。
4月29日卫生部指示北大医院留守5名队员返回,至此共计14天的抗震救灾医疗救援任务圆满完成。
(北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