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救彝族孤儿做志愿者来“还愿”(图)
获救彝族孤儿做志愿者来“还愿”(图)
“人民医院和社会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太多了,我想为大家做些什么,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7月5日星期一的早晨,医院门诊大厅里依然熙熙攘攘。在忙乱的人群中,一名身穿绿马甲的志愿者格外引人瞩目,他就是来自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大瑞乡林沟村的彝族孤残少年马秀才。
马秀才患有先天性脊柱侧弯,父母双亡,自己拖着残疾的身躯带着弟弟妹妹生活。病情逐渐加重,终因脊柱长期侧弯畸形压迫下肢神经造成行走困难,被迫辍学。2006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队在四川省凉山州进行医疗支援时,发现了他并带回北京进行救治。
马秀才的遭遇牵动医院全体医生、护士、技术人员、工人的心,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募捐援助。入院后检查后发现马秀才的病情远比想象的严重,手术难度与风险极高。他从胸椎到腰椎明显侧弯,部分椎体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旋转畸形,并合并颈椎脊髓空洞,侧弯角度最大的部位发现二分脊髓畸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专门成立了以脊柱外科、麻醉科、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胸外科、呼吸科、心内科等相关专家为主体的医疗小组,并请北京市权威专家进行多次会诊。2006年12月4日,马秀才接受了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历时6个多小时,这一突破生命禁区的大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2006年12月22日,马秀才痊愈返回家乡。他终于挺起了扭曲17年的脊梁,身高比手术前整整高出7公分。
2007年9月,马秀才重新走进学校,拾起心爱的课本。2010年他参加了全国高考,并取得466分的好成绩。在等待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日子里。马秀才迫不及待地回到了给他健康的人民医院,他表示“人民医院和社会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太多了,我想为大家做些什么,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2010年7月2日,马秀才经过医院医务社会工作及志愿服务工作部的面试和培训,正式成为了北大人民医院的一名志愿者。7月5日清晨,马秀才在门诊大厅正式开始志愿服务。身穿绿马甲的马秀才此时作为志愿者忙碌而充实,内向腼腆的他主动寻找着需要帮助的患者,帮他们打印化验报告、办就诊卡、引导就诊……不到半个小时就已经满头大汗。面对记者,他朴实羞涩地说:“我的普通话不好,有一些问题也回答不好,但我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事情,去帮助别人。”谈及此行目的,马秀才说:“做志愿者帮助别人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我要把人民医院和首都的叔叔阿姨们给我的关爱,传递给别人,让大家都能感受到。”
人民医院 汪铁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