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北京论坛】医学分论坛:职业精神与公共医疗卫生服务

【2010北京论坛】医学分论坛:职业精神与公共医疗卫生服务

        2010年北京论坛医学分论坛的主题为“全民健康:医学的良知与承诺”,11月6日上午,医学分论坛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展开讨论,讨论的重点是职业精神与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学者们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特点和自身的感受,分别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当今生物医药飞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职业精神的复活与再创成为了国际上普遍关注的问题。“如果缺少伦理就没有信任;缺乏信任就难以展开研究;没有研究,真正的健康就难以获得,经济也不会顺利发展。”在迈阿密大学Paul Braunschweiger教授这一段逻辑清晰的推理链条中我们看到:职业精神与伦理道德对于医学的发展,人民的健康,社会的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哥伦比亚大学David Rothman教授指出医学职业精神现状却存在很多令人忧虑之处:医药关系的复杂与潜规则普遍存在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国民对医药行业缺乏信任的问题。同时又强调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在医学职业精神建设方面也有一些可喜的现象,比如美国政府要求医学行业从每一个医药公司得到的每一分钱都在网站上公布出来。, David Rothman教授严肃地呼吁世界各地的医疗卫生公共机构应该更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大医精诚”,这是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执行所长凌锋教授发言的核心内容。“你的生命有多重,病人的生命就有多重。”凌锋教授从一个医者的角度,以丰富感人的实例说明:“当病人把生命交到医生手上,医生就应该把他当做自己的生命来对待”,“面对生命的尊严,无论怎样谨慎都不为过”。从中国历史来看,儒家思想关注人类社会的秩序,道家思想关注自然的秩序。 “仁者爱人,亲亲为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庸”等中国古代道德思想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在医疗治理方面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美国ABIM基金会的Daniel Wolfson先生讲述基金会将《医师宪章》由理念变为行为的过程时提到,基金会采取了“专家商讨对策”,展示宣传,由利益相关方、病人、外科医生和学者、医学院学生共同讨论实现由理解到行为的转变的方法,采访十余个组织的领导者,整理案例等等方式,这就是为医生职业精神建设提供了保障与宣传机制。

        北大医学人文研究院丛亚丽教授与Daniel Wolfson先生共同阐释了推进中美医师职业精神合作的有关问题。中美双方本着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原则就医师职业精神问题展开了深入合作。丛亚丽教授提出了中美合作的若干方式:找出共同问题,共同设置研究课题进行研究;优势互补,直接借用双方成功经验;对于由于双方社会制度不同所造成的无法借鉴之处,则要寻找其他途径解决医生职业精神存在问题的途径;当然,如一些关于政策问题、医药关系问题等严重影响社会信任度的问题则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再难也要解决。

        剑桥大学Carol Brayne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孟庆跃教授、澳大利亚新威尔士大学Mark Harris教授分别介绍了中英澳三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现状与特点、发展历程与改进的目标途径。其中,孟庆跃教授从广度、深度、高度三个维度入手,肯定了我国医疗卫生保障覆盖面较广的优点,也指出了其抵御疾病经济风险能力不足,药品服务限制多,城乡、区域与不同人群之间的医疗卫生保障还存在差距等问题。Mark Harris教授所给出的数据:65岁以上人群中有80%以上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病,70%以上患有两到三种慢性病,充分体现了防治慢性病的紧迫性。复旦大学的傅华教授也介绍了慢性病在在中国的流行状况,探讨了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共同参与型的社区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群组看病模式,将慢性病防治与心情愉悦、精神健康、行为方式改变联系起来,创造性地论证了其在改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自信、改善健康功能状况和情绪低落、提高生活质量为慢性病管理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地途径。

        在讨论环节中学者讨论了急诊状况下医师对病人的过度干预,《医师宪章》的实施状况,采用定额分配制度控制资源利用是否合理,赤脚医生,中国医学研究数据准确性与质量,政府支持的慢性病教育机构等问题。讨论热烈而充分,引人深思。

(来源:北大新闻网)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