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传汉教授:传杏林之星火,究生命之河汉

冯传汉教授:传杏林之星火,究生命之河汉

         冯传汉,男,1914年1月生,祖籍广东番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教授,骨科专家,医学教育家。历任中和医院外科副主任,北京人民医院医务主任,北京医学院人民医院骨科教授、副院长、院长、医学系副主任,北京医学院副院长,北京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青岛大学医学院名誉教授,北京 医科大学近代医学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社长,北京医科大学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职称委员会各四届委员,中华医学会资深会员,骨科学会第一届主任委员,中华外科杂志副总编辑、顾问,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总编辑、名誉总编辑,卫生部北京医院肩关节外科研究中心顾问。1982年以来选为美国骨科医师学院名誉会员,澳大利亚骨科学会通讯会员,亚洲肩关节学会理事,国际外科学会会员。曾获北京医科大学桃李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北京大学蔡元培奖等诸多奖项。

         午后时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研楼的一间办公室内,一位精神矍铄的耄耋老者的桌前,围着一圈刚进医院不久的小同学。谈笑间,老者神采飞扬,不时起身用颇具感染力的肢体语言向同学们讲述自己的经历;话语中,老者挥斥方遒,将自己一个世纪的人生体会汇成对同学们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恍惚间,同学们看到了老人波澜壮阔的一生:

        他矢志学医,以解人民之疾苦为自己的最高志向,动荡年代,不变的是对医学的追求,象牙塔中接受着大家们的熏陶; 

        他孜孜不倦,在从医70年的道路上从没有放弃过对医学的探索和追求,笔耕不辍,以96岁的高龄依然在履行着他“做一辈子学生”承诺;

        他乐教善授,70余年来始终活跃在医学教育实践与改革的第一线,而今已是桃李遍天下,杏林尽缤纷。他平淡至真,九十六载春秋,九十六载真情。

        他就是我国著名骨科专家、医学教育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创始人,1986年北京医科大学桃李奖获得者,现已96岁高龄的冯传汉教授。

            求学之路  精学笃行

        1914年1月26日,冯传汉诞生在湖北汉口江岸区一个普通医生的家中。父亲在京汉铁路汉口江岸铁路医院任职行医,在其所服务的医务管段中具有极高的威信。母亲是勤俭持家温良贤淑的家庭妇女,但知书识字,一心致力于照顾、培养和教育子女。

        汉口江岸和长辛店是京汉铁路南北两段机车、车辆修理厂和铁路、桥梁、站房修理厂的所在地,各约有两千工人,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中著名的“二•七”大罢工的发生地。冯传汉在童年时代看到最多的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也经常接触到各种饱受病痛折磨的贫困工人,见识到劳动建设的伟大,也铸就了他勤勉倔强的性格及自立自强的决心。

        在冯传汉的记忆中,儿时最好奇、最乐于做的事情就是看父亲怎样诊病、怎样做脓疡切开、怎样换药等等。儿时最喜欢做的游戏是和小伙伴模仿医生看病。父亲“仁爱、仁心、仁术”的行医风范和品德,以及同胞的贫瘠和苦痛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刻下的烙印,都成为日后冯传汉矢志学医的原始动力。 

        冯传汉1932年考入燕京大学医学预科,从此开始了与北大的一世情缘。提起三年燕园的学习生活,至今从冯老的眼神中仍然读出神往。那时北大拥有郑振铎(文史学家)、谢冰心(文学家)、邓之诚(历史学家)、陈志伟(心理学家)、张东荪(哲学家)等等多位知名教授。在那方追求自由与真理的热土上,青年时期的冯传汉勤勉求知、孜孜不倦,打下了牢固的人文科学的基础。

        作为理科的医学预科则更注重实践性,重视科学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现在回想起来,冯老仍然坚信这种培养人才的理念是十分正确的,并在自己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将这种理念延续下去。当时课程要求授课和实验的课时比例为1:3,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由此可见一斑。193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平协和医学院,协和医学院与燕京大学在教书育人的传统与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方面一脉相承,燕京大学的教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并重,在协和医学院的特色是基础学科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将科学精神渗透得更深,体现的更广。冯老说:“协和医学院的教学精神可以主要概括为:一是讲求实践,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学习;二是培养科学精神,主要敢于探索创新、系统准确及精确性。这些从燕京和协和沿承下来的优良学风、医风,也是我在6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致力于传递给学生的。”在这里冯老讲述了几则记忆尤深的小故事:

         ——协和医学院当时大部分基础课程都有实例考试。上肢解剖实例考试是教师用锯锯木头,要求学生答出所用动力肌、协同肌、拮抗肌的名字,起止点及支配神经,这是一道很难的应用题,但就是这样生动严格的培训,为冯老日后行医,做神经肌肉检查、肌腱移植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冯传汉谨记于心,并举一反三,将其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应用于其它科目的学习中。用实践的分析把知识融会贯通,而不是死记硬书本条目,在日后真正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应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冯传汉在内科实习时曾经管过一名阿米巴肝脓疡的病人,病人死亡后进行了尸检,他去上课而没有看尸检。主任发现后把冯传汉叫到办公室问为何不去看尸检?冯传汉不明所以地回答:“我上课去了。”主任严肃地说:“Never mind about the lecture(别管上课)!”随后责令他去看标本,同时交一份报告。不难看出主任是如何关心学生要从临床实际而不是书本上学知识。冯老说:“这个故事我多次讲给我的学生听,我的学生成为老师后,再讲给他们的学生听,目的就是为了让一代代医学生、青年医生们理解,医学是针对人的实践性的临床科学。”在冯老的求学之路上,我们看到了一代医学大家在年轻时对于知识的渴求,看到了冯老对医学的实践性学习的重视,更看到了多位老一辈的医学教育家在冯老求学过程中对他的言传身教。这一切,为冯老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孜孜不倦 勇攀高峰

         冯老对自己的评价就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勤奋”。“我只是一个勤奋的人,做一辈子勤奋学生。”而在冯老的一生中,勤奋的学习更是贯穿始终。冯老所说的“做一辈子的学生”,指的是不断地探索追求,这种追求,不仅只是技能的追求,更重要的是道德与自我完善的追求。

         冯 老 对 于 知 识 技 能 的 追 求 探索,体现在自己的专业领域—— 骨科方面,他推动了我国手外科、肩关节外科、骨肿瘤学科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学术骨干,成为学科发展的中流砥柱,并始终不停地学习骨科学新的发现、新的理论,紧跟时代脚步。与此同时,这种追求探索还不局限于骨科领域内, 对此,冯老自己评价自己时说:“我是一个‘杂’家,可不是什么专家。我的目标是一专多能,宽博与精深兼顾,直到现在我还在努力,要达到这个目标!”冯老之宽博,体现在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医生、教师、科学家、医院管理人员,还在学术文字编撰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并且对于医学史也有很深 的研究。冯老身体力行,勤奋学习,为世人树立了终身学习的典范。

        近年来,冯老年事已高,但仍精力充沛,工作余暇读览书刊,笔耕不缀。让我们盘点冯老在进入耄 耋之年后所做的勤勉耕耘吧:

        82岁时主编了《肩关节外科学》;

        84岁时他主持的“骨巨细胞瘤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87岁时协同徐万鹏主编了《骨科肿瘤学》;

        89岁时主编了《临床骨科学》和《中国现代骨科史料》;

        90岁时收集整理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成长发展的60年》;

        93岁时编著了《基础英语概要——英语读写指南》;

        95岁高龄时完成了“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及其相关基础知识”笔记约6万字,并且开始研读2000年以来新出版的医学教科书《基础病理学》、《基础及临床药学》,以了解现代医学进展和最新尖端技术。每月7种骨科、外科期刊学报摆在冯老的桌案上,随时都在翻阅,对自己颇感兴趣颇有认同的内容还认真做笔记。每周精读非医学的英文论著一篇,每天阅读剪贴政治、经济、人文、历史等方面的报刊资料,认认真真地进行排版粘贴,圈圈点点看得非常认真,不时地给予点评。剪报本现在已经积累了十余本,摞起来可达几尺高。

       “我是一个老学生,我的爱好就是学习。”冯老简单地评价着自己。而就是这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出了冯老走向成功的关键,那就是永不停止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永不停止对更高目标的追求。

                              乐教善授 桃李芬芳

        医学是一门富有经验科学色彩的学科,冯老深深地认识到这一点,更明白教学在医学传承中的重要性。回顾冯老60年的教学生涯,我们看到这位老人不仅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时刻思考如何改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体制;不仅强调学生的医学知识过关,也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是严师,更是位慈父,带着他的学生们一起走上医学这条广阔却起步艰难的道路。

        1958年北京人民医院划归北京医学院作教学医院,冯传汉任外科教研组主任,1962年任教学副院长及医疗系副主任,在这期间,成立了教学办公室,补充教材教具,建立周会制度。冯传汉参与授课,主讲骨髓炎、骨肿瘤、手外科等课。当时医院缺少教材、挂图,也没有放映幻灯片设备。冯老每讲一课,要先请四个班代表试听,提出意见后才正式授课。除了亲自刻授课用讲义蜡板外,冯教授还编辑出版了为医学生和青年医生用的教材:《骨科临床及X线检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骨科检查手册》和《现代骨科诊疗手册》,为学生更好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骨关节领域的领军人,冯老培养出来的得意门生,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北京大学关节病研究所所长吕厚山教授谈起老师时,动容道:“作为冯老的学生,在自己的前进道路上每一步都渗透着冯大夫的教育、帮助、鼓励和鞭策。1984年在我去美国学习前,冯大夫专门和我谈了2个多小时的话,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教我在国外的学习方法,提出尤其要注重科研思路和手段的掌握。学成回国后,在冯大夫的倡议下,帮助我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克服许多困难,终于成立了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冯大夫每周查房一次,当时一些复杂的病例都是他亲自和我一起做计划,我们共同克服了晚期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高度屈膝畸形、严重骨质疏松、严重肌力不足等难关。而如今人民医院关节中心的治疗水平已达国际水平,这和冯老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冯教授关心医学教育,曾赴美国Johns Hopkins医院考察骨科住院医生培训计划和MD/PhD 学位的要求。赴澳大利亚考察青年医生的培养。回国后,冯传汉教授总结了考察经验,在骨科人才的培养上加以应用和创新。结合临床教育的实际情况,冯传汉教授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1991年5期发表了“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几点反思”的文章;2001年在《中国医院》杂志发表了“再谈极端负责、极端热忱、精益求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文章,他强调医学教育的核心是:德育为先,以人为本,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科学精神,物色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建立有特色的学科。

        亚太地区骨与软组织肿瘤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骨肿瘤学组组长、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主任郭卫教授博士毕业后,去美国Sloan-Kettering肿瘤医院留学,临行前冯老坦诚地说:“希望你早日学成后,回来发展中国的骨肿瘤研究”。1998年郭卫没有辜负冯教授的殷殷嘱托学成回国,并致力于骨与软组织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在冯传汉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成立了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自冯传汉教授1984年创建骨肿瘤骨病研究室至今已25年,骨与软组织肿瘤学科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展,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回顾过去,冯传汉教授的学生们撰文回忆与老师在一起的日子,他们满怀深情地说,在冯老身边只有几年的日子,但这是我们一生最愉快、最难忘的日子,亲聆老师的教诲是短暂的,但受益于老师的教诲是终身的。我们在科学研究中的点滴进步,都凝聚着导师诲人不倦的心血和汗水,他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治学风格,是我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典范;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言行一致、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磊落胸襟,是我们为人处事的楷模。这一切,都是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而终身受益。

        而冯老一生对教学的热爱,为冯老赢来一项又一项荣誉,而在这些荣誉面前,冯老却感慨良深的 说:“我仅仅是在继承中央医院、协和医院的优良传统,我一直怀念手把手教我做乳腺根治术的司徒展主任,教我做肾切除和膀胱镜检的谢元甫教授,教我做骨科手术的孟继懋教授。在那岁月中体现的团结奉献、服务病人、振兴医院和培养人才,应是我院代代相传的传统。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夕阳西下,冯老慢慢走出科研楼的大门,脚步坚定而有力,背影恍惚间高大伟岸了许多。九十六载的积淀,冯老以他那独有的豁达、勤勉、爽朗,给人无限力量与温暖,鼓舞着我们在医学道路上不断进取,勇攀高峰!

                                     采访后记:

        从最开始和李老师约冯老的采访时间到走入冯老办公室的那一刻,心中都是充满着忐忑的,试着猜想和冯老的交谈会是怎样的一种激动与不安的情境。然而当第一次见到冯老,冯老主动将手伸到面前,之前所有的顾虑全都消失了,我们感到的是这位老人、这次采访,注定会在我们的求学之路上画上一笔浓重的色彩。

        采访整整持续了2个小时,虽然感冒还没完全好,96岁高龄的冯老还是向我们展示了作为一位学界常青树的惊人活力,从幼时看父亲做脓疡切开到燕京医预的实验设计,从小时候玩治病救人的游戏到去澳大利亚同事家中做客聊苏轼,从最新医学教材的更改到医学教育的改革,冯老详尽地向我们讲述他人生路上的一点一滴,激动之处还站起身来向我们演示比划。恍惚间老人面前的办公桌变成了他所热爱的三尺讲台,就如他给进修医生讲中国骨科发展史那样讲述他的人生发展史,所有的感悟,所有的沉淀,就这样传递给我们,毫无保留。

        现在回想起来,冯老那个下午的每一句话,给我们的都是一种温暖的力量。而我们深知,正是老人身上的一种精神,鼓舞着我们所有人,激励着我们所有人,指引着我们所有人,向着医学的巅峰,步步迈进!

                                                                                                   (人民医院供稿  采访者:徐  雷 尉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