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医学家孜孜不倦的奋斗情怀——记陈敏华教授

一位女医学家孜孜不倦的奋斗情怀——记陈敏华教授

编者按:

  名与利是诱人的。追名逐利带来的社会问题令人深忧。当一切向钱看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时候,社会公德、公平、正义必将沦陷与涂炭。当人的评价机制靠光环,靠文章篇数,学术界急功近利为术不端自然不会绝迹,为晋升而论文,为官位而奔走,带给社会的必然是浮躁与虚假。医者仁心,卧薪尝胆,默默坚守,以顽强的拼搏、开创性的工作引领世界,陈敏华的精神是这个时代所呼唤的精神,是这个社会亟需弘扬的精神。

采访手记

  当把“拼命三郎”、“女强人”一词用在一个60多岁的女学者身上,会让人产生何等的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女性?

  当把“侠骨柔情”一词用于一个带领团队站在世界前沿、三十余年来不断突破癌症禁区的肿瘤学家,会让人产生何等的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医学专家?

  冬日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斜射进来,陈敏华的声音抑扬顿挫,带着这个年龄少有的激情。讲她的工作,讲她的病人,讲她留学的生活,讲她的同事,讲她的亲人……时而脸上带着兴奋,时而眼里饱含热泪,时而露出童真的笑容,时而语气充满激情……

  此刻,总让我产生错觉:她的心理年龄肯定年轻得多。但眼前坐着的她,脸部有些浮肿,有时上气不接下气,听说心脏不好,常年睡眠不足。看着她,我很想更深地了解她。

   走近陈敏华,走入她的内心世界,这位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的肿瘤诊断、治疗专家,其执着、拼搏、为事业献身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她实事求是敢讲真话,原则问题不让步,困难面前不退缩,待患者似亲人,待自己近于苛刻,言必信行必果。而在这 “女强人”背后,则包裹着丝绸般柔软的心、火辣滚烫的情,用她的爱心与真情温暖和感动着患者和同事。

   理性的医学事业,一流的肿瘤学家;感性的精神世界,率真而可爱的长者。

   陈敏华,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超声科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1946年生于上海。

     在世界医学舞台上,应有更多的中国人领舞

   中国近代发展史历经坎坷和苦难。被列强瓜分,蹂躏。一个民族要强大必须夯实基础,一个民族要立于世界之林,必须有与世界同步甚至是领先世界的能力与水平。在世界医学科技舞台上,一定要有中国人的声音和位置。这个理念一直让陈敏华刻骨铭心。

   她以她从事的超声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科研重点,以解除肿瘤患者病痛、延长非手术适应症及中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期为努力追求的目标。陈敏华从中国国情出发,用廉价易推广的超声开拓数个新领域,创建了十余项新技术,突破多项前人视为禁区的领域,解决临床诊断以及肝癌局部治疗难题。她的诊断治疗技术跨越了超声影像学科,涉及肝胆外科、消化科、肿瘤科、呼吸科、胸外科、颅脑外科等多个领域。

   我国胆系肿瘤多发,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由于下段胆管易受胃肠气体影响,国内外医 学界公认超声显示率及诊断率低。然而,陈敏华自1982年开始攻克该课题,用几年时间创建了显示胆管下段的系列辅助方法及扫查技巧,并认真测量了各段的正常值,为提高胆管疾病诊断率打下基础。之后,她又把研究重点放在胆管轻度扩张的无症状人群,明确定义出胆管轻度扩张的病理意义及诊断标准。20世纪90年代,还创建了利胆法等措施,完成了临床尚未解决的胆管癌早期诊断研究,使我国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她首创的“对胆管生理运动变化研究”以及“下段胆管扫查方法”被国际上称为“陈氏法”。该项系列研究多次在国际会议发表获得好评;1992年获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食管超声研究方面,陈敏华同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通常,食管疾病采用钡餐造影和内镜进行检查,因食管被前方气管、肺内气体阻挡,属于超声检查盲区。在日本留学期间,陈敏华参加尸体解剖时发现,食管上段偏向气管左侧,通过左侧甲状腺超声窗行15-20°夹角的纵、横切面扫查,可以使食管上1/3段得以良好显示,从而又开辟了一个新领域。这项研究成果在国际会议以及日本JMU、美国Radiology杂志作了报道,国际影像权威将陈敏华首次揭示食管生理运动变化的现象称为“陈现象”。该项研究获1993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继完成这些基础研究后,她又把目标对准临床诊断困难的疾病,完成了食管硬化症、管壁内转移以及腹段食管癌早期诊断研究,1998年再次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系列创新研究在美国《Radiology》、英国《BJR》、日本放射医学等杂志陆续刊出,引起国际同行的重视,陈敏华成为日本北海道地区首位获得“放射同门会奖”及十万日元奖金的外国学者。

   中国的肺超声及介入超声诊断研究始于陈敏华。以往的观点认为受肺气体影响不适宜用超声。陈敏华根据呼吸内科及胸外科医生的要求,精心钻研,她发现肺正常状态不能行超声检查,但在不少异常状态下,如出现胸水或肺实变下合并肿瘤病变,或肺外周的肿瘤或病变,超声就能很好地发挥作用。随着病例数的增加和经验的积累,甚至对肺门部1-2公分的小肿瘤她也能通过超声引导经皮取出病理。留学日本的时候,让支气管镜检高水平的日本同行也不得不佩服,连称“不可思议”。

   20多年前的一天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间新闻联播报道: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颅脑外科与肿瘤医院超声科专家,联合突破微小脑肿瘤术中定位实施微创切除获得成功,此病例世界上尚未见报道,标志着我国颅脑外科在影像新技术引导下进入微创。

   这个手术陈敏华历历在目。手术前,北大医院颅脑外科詹教授、鲍医生找到陈敏华,希望她协助为一台手术实施精准定位:患儿是个九岁的女孩,右脑运动中枢位置有一个微小肿瘤,CT显示脑膜血管无异常,这也就意味着开颅后肿瘤定位是个大问题,探查可能影响孩子的运动功能。

   “这还是个无人敢闯的禁区!可不是开玩笑的!”深知陈敏华勇于冒风险的性格,老主任担心地提醒她。

   当时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但陈敏华属于那种不服输的人。她接下任务开始做准备:下班后骑车到北医大解剖教研室研究颅脑解剖图,重温病理,设计操作方案……手术开始了:当时用的超声探头如砖块大小,怎么能贴近颅脑?颅骨被打开个“小窗”,陈敏华设计用一个水囊作为声窗探查,脑瘤是什么形态和回声,此前均未有过报道。最难的是“能否从一个不规则的扫查切面,在复杂的脑组织结构内寻找到微小肿瘤”。她思考着用“对称结构排除法”找到了脑组织内的小瘤灶,并设计在脑膜外进行纵径、横径相交拉线定位,手术紧张地进行着,突然,寂静的手术室一片欢呼声,找到肿瘤了!显微镜下脑肿瘤切口仅1cm。此时的陈敏华这才感到浑身发冷,手术衣已被汗水湿透了。

   一周后孩子恢复了。见到陈敏华,孩子跑过来依偎着她,陈敏华把她紧紧地揽在怀里,她真正感受到作为一个医生的价值。之后,陈敏华陆续完成并开展了在颅脑术后引流、脊髓肿瘤术中定位等项目,为颅脑外科术中影像定位打下基础。1985年,在日本东京学术会议上,陈敏华的这些科研项目被颅脑外科专家称之为“开拓了一个新领域”。

   陈敏华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一“微创定位”是这样重要,这样有价值。它开启了陈敏华未来发展的路,使她明确了研究方向——影像引导微创诊断治疗。

   腹腔神经丛是一层薄薄的纤维结缔组织,网状撒铺在胃、胰后方、脊柱前方的大血管周围;以往多用开腹手术在直视下进行酒精注射止痛。超声引导经皮治疗难度大、风险高,损伤脊神经根就会造成尿失禁或下肢瘫痪。在没有参考资料的前提下,陈敏华利用参加尸体解剖和外科手术的机会,确认腹腔神经丛的分布、相邻解剖,首次报道了正常结构声像图表现,为闯入“生命禁区”打下基础。经过反复实践研究,她设计出避开大血管和脊神经根穿刺注药的途径和方法,又用两年时间完善规范,摸索总结出有效的给药剂量,首创超声引导经皮腹腔神经丛阻滞止痛并获得成功。她开创的止痛新方法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举办止痛学习班的教材和授课内容,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好评。

   凭着这种坚韧执着、勤奋钻研、敢想敢拼的精神,陈敏华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医学禁区,解除患者的病痛,也赢得了医学界的赞誉。

   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病例约63万,其中50%以上发生在中国。我国每年约有20余万人死于肝癌。一般来医院就诊的晚期癌、大肝癌、多发癌患者多,能做外科切除手术的不足30%,所以大量的病人迫切需要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近十年来,微创新技术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已被国内外认可。

   1999年,53岁的陈敏华又向肝癌射频治疗发起进攻,再次把自己推向了“风口浪尖”,在中国率先用射频消融治疗一部分不能手术切除、临床治疗困难或复发的肝癌患者。

   有超声引导介入诊疗二十余年厚实基础的陈敏华引领着这个领域继续创造着奇迹:打破了国际上“射频消融只能治疗肿瘤直径3厘米小肝癌”的定论,使直径6厘米的大肝癌微创治疗成为现实并建立了规范方案;为难治性肿瘤制定了个体化消融方案和策略,共发表论文60余篇,多次在国际大会受到好评。这项系列研究大大提高了中晚期癌的生存率,三年生存率达61.3%,五年生存率达47%,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7年该项研究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肝癌早诊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临床课题。早在1985年,陈敏华和同事完成的论文《肝癌穿刺活检及早期癌超声诊断研究》就获得卫生部首届肿瘤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近三十年来,陈敏华紧紧抓住这一课题,从声像图研究到超声造影诊断研究。2004年,当国际权威机构制定的“欧超联指南”正式进入中国临床时,陈敏华敏锐地发现该诊断指南并不适合中国国情,她和她的团队日以继夜、精心钻研,通过对病例的仔细分析和研究,指出“该指南不适宜中国乙肝肝硬化背景的肝癌早诊”,并率先完成了早期肝癌及癌前病变的超声造影灌注模式及诊断标准,并提出中国肝癌早诊指南,引起国际学术界高度重视。自1983年至2009年间,陈敏华率领团队在超声及超声造影新技术对肝癌早诊及介入诊治领域的研究,共发表论文50余篇,SCI 收录9篇,并多次获国际超声造影大会、亚太肝癌大会、世界超声联合大会优秀论文奖。2008年,该项研究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十年来的肝癌早期诊断及射频消融研究,引起国际同行的高度重视,她两次当选国际会议主席,提高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2010年,首届由世界超声联合会及欧洲超声联合会共同组织的指南制定研讨会在美国芝加哥举行,陈敏华应邀参加并有近十篇论文在多个分组内被参考应用。

  卧薪尝胆,“拼命三郎”陈敏华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陈敏华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没机会发出应有的光彩。在特殊的年代里,出身不好和家庭罹难甚至使她失去高等教育的机会。1969年她从北大医院下放去了甘肃平凉,那年23岁,落实政策回到医院,时光已到了1978年。这段历史对于陈敏华,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只有一条路,就是把1天当作2天、3天用。陈敏华在事业上的执着与拼命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她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是补回基础知识,甚至用每天午休时间请细胞遗传学家鄂征教授补习分子生物学。

   陈敏华的拼命精神与她的性格有关,也与她在日本的留学生涯有关。1987年,受国家教委公派赴日本北海道大学留学,日本人努力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部分日本人的傲慢与对能力强、水平高的人的尊敬也令她难以忘怀。让她感触最深的是,中国是个肝癌大国,怎么少有中国人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言或主持呢?中国在国际上没有地位让她心里特别不能忍受。她在日本开始了卧薪尝胆的留学生活。短短三年,陈敏华在北海道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为一个有名气的“陈先生”,赢得大学教授、同道的尊重。

   日本留学期间,陈敏华的工作是超负荷的。白天在医院从事诊疗工作,晚上做实验、写论文。北海道大学医学部的夜晚,整个大楼静悄悄的,陈敏华每天都是那个点长明灯的人。因为每天都是后半夜离开学校,校门早已锁了,国家二级运动员出身的陈敏华爬墙、跳窗子就成为常事。

   医院规定尸体解剖必须在晚12点以后进行,只要听说有尸体解剖,陈敏华都不放过机会。陈敏华的真诚、执着、勤奋令大家佩服,在日本的外国留学生甚至外科医生都愿意跟她学技术,乐于帮她的忙。1969年下放甘肃平凉期间陈敏华曾得了克山病(地方性心肌病),在日期间每天十六小时以上的工作,到晚上就心区痛、胸闷、头晕,不得不靠吸氧坚持夜间的科研,直至科室氧气筒空了被护士长发现。留学期间她的体重降了20斤,原来带去的衣服都没法穿了。总领事千昌奎知道后,“严厉”地批评她:“你的健康不属于你自己,属于祖国……”

   在食管超声研究中,为了证实食管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生理运动变化,陈敏华把拍到的数百张比豆腐块还小的照片,放在放大镜下,测量其中毫米至微米级的肌层和粘膜肌层结构。几千个数据的两次重复测量,由于用眼过度,造成眼肌痉挛,眼球疼痛,视力急剧下降,至今仍留有后遗症。

   有些事情一直留在了陈敏华的记忆里。北海道的冬天经常风雪漫天。有一天深夜,她在进行测量时突然胃剧痛,抬头一看时间已经午夜两点,从中午12点吃饭以后,已经14小时没有吃过东西。她从后窗户跳下去,迎着鹅毛大雪,踏着2尺厚的积雪,走了20分钟大汗淋漓地赶回宿舍,用急火煮好速冻饺子。然而,颤抖的双手却端不住盛饺子的碗,她从地上拾起饺子用水一冲就塞进嘴里,那一刻,她的眼泪和饺子一起往下吞咽。还有一次也是干到深夜回到宿舍发现忘了带钥匙,坐在宿舍的台阶上等到天亮。她禁不住想“40多岁的人了,撇开十岁的孩子和丈夫,在异国他乡吃这样的苦,究竟为了什么?”陈敏华要克服的困难是各种各样的,“国家经济刚起步就送我们出来学习,我要珍惜这样的机会,再大的苦和困难也要克服,要坚持” 。

   留日期间,陈敏华完成了彩超及超声造影等多项肝肿瘤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通过跟踪手术、对比其他影像诊断、参加尸解和大量动物实验等一系列枯燥却坚实的研究,掌握了大量一手数据及资料。留学三年,陈敏华发表文章十数篇,使北海道大学医学部放射线科实现了高质量超声论文“零的突破”,也产生了国际影响。

   北海道大学放射线科给了她许多殊荣。请她承担医学部实习医生的教官,邀请她到各地讲学,指导外科医生轮转学习等;在最后一年间,北海道道厅及大学、各医疗机构高度评价她为北海道医学发展作出的贡献,授予了她七份感谢状及表彰状。当地电视台、报纸以及朝日新闻等报道了她的业绩,引起《人民日报(海外版)》驻东京记者的关注,专程赶往北海道采访她的教授、同事,并对她的事迹进行专题报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她的教授给北医大校长写信称她为“日本医生和来日留学人员的楷模”。

   回国的前一天她结束工作走出诊室,没想到走廊里,日本的医生、护士分站两排,手拿着鲜花和礼品早已静静地等候在那里,为她送行。大家还凑钱买了当时最昂贵的全自动相机和卡拉OK机,请陈敏华收下,表达对她的敬意。北海道大学放射医生协会、妇人协会等多个机构还专门为她开了欢送会。陈敏华被深深地感动,作为公费留学生,她带着北海道各级部门的赞誉,向祖国、医院和亲人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同时带回的还有11个箱子,其中绝大部分是资料、仪器和最新型的介入诊疗针具。

   陈敏华不怕吃苦的精神被称为中国的“阿信”。早在八十年代,当时通讯欠发达,为了完成胆管癌早期诊断研究,她把所有胆管轻度扩张病人的住家地址写下来,利用休息日,骑着车一户一户地做家访随诊,并指导他们深入检查,从而获得了早期癌的诊断依据。

   由于肿瘤医院超声科人员变动,当任的徐光炜院长等不到她拿博士学位就十万火急地召她回国。而当时陈敏华的博士课程及论文已经完成,只差英语考试;但她谢绝了日本教授给她出资,请美国老师教她学英语完成博士学位英语考试的机会,也谢绝了留下来可以获得与日本医生同等的丰厚待遇,毅然按期回国。她说:“我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成后报效祖国,现在医院和患者需要我,我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虽然她知道这个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对她今后的发展有多重要,但国内“军令如山倒”。

   回国后的陈敏华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从带着一个年轻大夫,到组建起一支驰骋国内外的团队,无不浸透她的心血。陈敏华比在日本更拼命工作,特别是首都医学发展基金、国家“863”、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培育基金三个大项目资助,使陈敏华对于肝癌早诊、局部微创的研究如虎添翼。她不敢懈怠,白天忙临床,晚上带着研究生搞科研,因为家在十五层,每天要赶在晚12点电梯停运的那一刻到家,她们拎着大包小包的资料赶回家接着干。早上还要干2个小时,一天的睡眠也就几个小时。

   陈敏华对一些为晋级而写论文、为评成果而申请基金的做法不认同。她坚持大学临床医院的医生,要围绕“挽救病人生命,减少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做研究,写文章。无论是写论文、申请基金应该尽量着力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学科的发展。

   陈敏华主编的《消化系疾病超声学》倾注了她的心血。写作过程中,她因子宫摘除手术      意外大出血住院,术后没几天,她就趁夜晚从病房偷偷溜回办公室继续写作,过于虚弱的身体,加之心脏不好,超负荷的工作,两耳不停地发出嗡嗡响声。从那以后就开始头痛、浮肿,落下了多种病痛。为了高质量地出好这本专著,不仅个人贴钱,参与设计,印刷制作上她也亲力亲为。她选择了一家在深圳的香港公司印制。因为书中有大量的插图,对印刷质量要求很高,一周的印刷时间,她穿着破旧的工作服白天黑夜都盯在印刷车间,手拿放大镜:一个图、一页纸地参加调整色差,一个印张、一个印张地核对。晚上,她在车间地上铺一些纸板和麻袋,趁着样板印出的空档打个盹,还一再提醒工人新版出来后一定要叫醒她。刚开始香港来的师傅不知道这个穿旧工作服的较真的大嫂是谁,当得知是本书的主编,知名的教授,都被她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感动:“我们印了几千万册的书,从没见过这样认真的作者!”他们主动给她提供支持和无私的帮助,总经理听说后亲下车间来关心她,并与她成为好朋友。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本凝聚着陈敏华多年经验和心血、印制精美的专著获得了国家优秀图书奖。有的同行告诉她,你这本书一直在我桌上放着,有问题我就去翻。陈敏华就是这样为求完美不惜生命和健康。

   2009年,陈敏华耗尽心血撰写完成的100多万字的《肝癌射频消融》专著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式,这是世界上肝癌射频消融领域首部全面系统的专业书籍。它提出的适宜中国乙肝、肝硬化背景早期癌诊断标准和肝癌射频消融规范化治疗指南,被国际权威机构认可并据此修改了国际标准。欧洲超声学会主席、意大利著名外科专家看到其中“难治性肿瘤消融方案”章节,激动地称“这是世界上最系统的归纳分析,太了不起了”并热情邀请她到意大利讲学。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汤钊猷院士及影像学泰斗刘玉清院士破例为书写序,对陈敏华赞赏有加。

   陈敏华为了尽早完成这本临床急需的专著,在繁忙的门诊、手术之余,她抓紧时间,塞上耳朵,甚至放弃了奥运会的开幕式和比赛。最后一年多,为了集中精力,年过六旬的陈敏华与心脏病丈夫 “分居”。这期间,她将自己关在医院附近的宿舍里,几乎不与外界接触,彼此偶尔打电话问候一下。每天工作到凌晨2点,经常以方便食品充饥。积劳成疾,高血压、浮肿、胃溃疡、两次原因不明高烧41℃,多次肝功能异常……她用生命和热血谱写这本专著。

   她顾不上照顾家人,忍受着亲朋好友的不解。终于,这部“生命的结晶”完成了,该书一问世便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和肯定,更被业内权威人士誉为“目前世界上最全面的一本肝癌射频消融专业书”。

   在陈敏华办公室的抽屉里,你会发现有许多用过而舍不得丢弃的小橡皮头。由于常年写作,她的右手食指的指纹已经磨平了,中指关节弯曲无法伸平,握笔处皮肤已磨了厚厚的老茧。

   经常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陈敏华不知道所到国家有哪些旖旎风光,因为她几乎就没有出过酒店大门,除了开会就是躲在房间修改学生论文或审稿,她戏称为“家庭作业”。即使在飞机上她也抓紧时间工作。

   “能够救治更多的病人,少活几年也值。” 30年前下放西北时患上了克山病,之后,曾是国家二级运动员的陈敏华一直与心脏病进行抗争。如今心房已扩大,心慌、头晕,夜间低心率(最低27跳),这些病痛时常伴随着她。每次做大肝癌、难治肝癌治疗前,她都会吸半个小时氧气,服用一些药物,而几个小时的门诊或手术下来,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吸氧。医院专家会诊,决定给她装心脏起搏器。就在住院准备安装的第二天,得知装了之后不能再做射频治疗,她跳下病床就出院了,“射频消融多项突破性研究正到关键时刻,我怎么能中止呢,我怎么能不再给患者治疗呢。”她的同事多次提醒她,再这样拼命,容易中风后果不堪设想。她笑笑说:“趁我还没到那个地步,先把自己用够了吧。”

   “33岁开始进入超声领域,53岁开始进入射频消融领域,时间紧迫啊,我没有办法不争分夺秒,没有办法不紧追快跑,我已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这样工作了。”

   “时间”是陈敏华接受采访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这几十年她都在与时间赛跑。夜晚的星光、月光伴着陈敏华办公室的灯光,她总是医院里最后一个离开的人,从日本留学到现在。

   “我盼望着能够利用超声和超声造影为患者解决早诊和局部治疗。因为中国的情况特殊,全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日本、英国等,疾病的主要影像诊断是靠CT、核磁,可是中国13亿人口,国家能拿出多少钱购买这些昂贵的仪器?有多少生活贫困的人能看得起病?如果我们能用廉价的、微创的、没有放射性的超声解决诊断、筛查、治疗、随诊随访等问题,你想想它的意义有多大!多重要!我就要做好这个事情!”陈敏华几乎是用一口气说完这些,心情十分迫切。

   “我们终于迎来肝癌早诊及微创治疗的时代,这是使命也是机遇,但是,新技术操作、治疗不规范的现象实在不能再继续下去,病人太可怜了。”她忘记了自己的年龄,这些年她马不停蹄地在外科学会、影像学会、超声学会、肿瘤学会等多个学术大会去宣传肝肿瘤局部微创治疗。足迹从新疆到广州,从厦门到黑龙江,从地方到部队……呼吁微创治疗规范化。

   她觉得时间真的不够用:“我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完呢,梯队还没搭建好,我还没有将手里的技术都教给年轻人,我希望这个团队的年轻人超过我。而现在我最担心的是有一天我讲不动了,或做不动了,而射频消融规范化治疗和难治性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技术普及还没有受到医疗界重视,几百家医院尽管买了仪器,开始做了,但没有技术指导是不行的;必须抓紧,不能再拖了,这也是中国肝癌治疗严峻的形势迫切需要的。”这是她赶这本书的原因。而今她最大的愿望是,把影像指导消融的先进理念和有效的附加方法、策略等传授给从事肝癌射频消融的医生,把肝癌早诊技术带进高发区,建立射频消融培训中心,来推进规范化治疗的进程。她还自费从出版社买回自编的书赠送同行、学生。而《肝癌射频消融》专著的修订版以及英文版的组稿出版也已迫上眉梢……

   总结30年来的临床工作经验,她在超声诊断及肝癌射频治疗两大领域完成了3部、共计235万字的专著,发表论文近300篇(国际著名杂志32篇),为我国超声学科的发展和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应用推广做出重大贡献。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说“陈敏华一辈子做了两辈子的工作。”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医院院长游伟程对她说:“有些人能做教授、做科主任,而你是一个科学家。”校、院领导对陈敏华价值的“升华”让她觉得自己的担子更重了。

   1985年,陈敏华曾代表全国肿瘤大会获奖者在人民大会堂发言,其中有一段话牢记心底:“改革开放给科学带来春天,也带来机会。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历史赋予我们更多的责任和义务……”25年后,在人民大会堂她的新书发布会上她这样说,“争取在医学领域有更多的世界领先,这个责任落在我们这一辈人身上,需要经过两三代人的努力,更需要医生及科学工作者忘我地工作、勇敢地探索、无私地奉献。这也是一种责任和信仰,一种医生必须具有的信仰,即爱祖国、爱医学事业、爱我们的患者,并愿意为这个信仰付出一切。造福患者,为国增光。”

   陈敏华三十余年来不断勇于创新攀高峰,从诊断到治疗,创建十数项新技术和成果。有不少人问她奉献不止的动力源自何方?“医生的爱、责任、信仰,更要耐得住寂寞,心里想着祖国。”这就是一个医学科学家的答案。

  为了那些期待的眼神和年轻的生命

   陈敏华这几十年救治过多少病人她自己也说不清。慕名求治的患者来自全国十多省市及美国、澳大利亚、印尼、蒙古国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多家大医院外科医生评价“参照她的超声诊断可放心上手术”,“她消融治疗的肝癌可获根治效果”。北京十数家三甲医院请她会诊或治疗肝癌难治病例,过硬的诊治技术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一位外国肝病研究所教授带着亲属来治疗大肿瘤,他观摩手术过程及CT效果图,激动地说“在我们国家没有一个医生能达到你的技术水平。”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接治疑难病例或突破禁区治疗需要勇气和技术,每治一例如履薄冰。望着病人求生的目光,陈敏华常不易控制自己地放松适应症,好在多年合作的同伴常常提醒她。

  来求她们治疗的肝癌患者多以中晚期和复发癌为主。有时候大肿瘤手术要3-4小时。她戏称像绣花一样,说“消融这些难治性肿瘤就像做一件工艺品”。而她的助手也常常是她最好的参谋,在助手密切配合下,陈敏华亲自为1300余例肝癌患者进行了精心治疗。

  她们的病人中有将军、部长、教授、大学生、国企的老总,更有交不起医疗费的穷人。而对生活困难的患者,陈敏华则给予了更多的实实在在的真诚帮助,有些根本不属于医生的职责范围,特别是对年轻的患者,她将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竭尽全力帮助他们。

  北京一所大学的一个研究生经过陈敏华的治疗,如今已经健康地生活近7年了。在他身上陈敏华倾注了许多。给他做了精心的治疗,效果很好。至今想起那个圣诞节夜晚的景象,陈敏华都会疼惜得眼里闪着泪花。“圣诞节的晚上,鹅毛大雪,全科晚上有Party。做完了他的治疗已近6点,我问他怎么回去,他说去打车。因为刚做过治疗出了很多汗,他冷得直打哆嗦。我解下围巾给他围上,帮他系好衣领扣子,把书包里仅有的2000元塞到他女朋友的衣口袋里,告诉她一定要给他吃些补品,他太需要了。Party上我总在想,如果是我的孩子我该怎么办啊?他未来的路怎么走啊?”

   因患者家境不好,原来接收单位又拒绝录用。陈敏华一边帮助找那个单位领导,希望能安排他工作,回答是人事部门的规定自己无法插手;又找到学校研究生院,答复是学生毕业了就不再属于学校管。这岂不成了“三不管”了!当然也不属陈敏华管,但陈敏华想着这种状况肯定会影响患者的生存和复原。经过适宜的综合治疗,一年后肝脏恢复正常的他,在多家外企找到工作。他曾答应让陈教授监控5年,在第六个年头里终于实现到发达国家留学的梦。陈敏华为他能有一个好的未来感到由衷的高兴。

  一位来自满洲里的男青年,因肝肿瘤在多家医院穿刺活检“未见癌组织”,就在他高兴地准备回家时,陈敏华却感觉这个质地复杂的肿瘤不能排除恶性。她再三说服患者并一直追到院外,要求在超声造影下亲自给他再取一次活检,病理报告显示这是一例罕见的脂肪瘤合并部分胆管癌。现在,已治愈的患者每年都来探望她,称她为救命恩人,而陈敏华也成了满洲里人心中的名医,每年有不少疑难病例专程来求医。

  一位大肝癌患者由于在手术中出汗太多,说了一句“真想吃口西瓜”,术后回到病房,刚刚走下手术台的陈敏华就捧着从街上买来的西瓜放在患者床前,患者激动地说:“当时真是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哪里找这样好的医生啊!”

   由于患者病情重、肿瘤大,陈敏华常常前一天工作至半夜,第二天凌晨又去病房查看。她处处为患者着想,无数次拒绝患者和家属的红包,反而给家境贫困的患者发“红包”,真诚地给他们以生活上的资助。

   陈敏华常说:“得了这种病已经很不幸,我们更应该理解、关爱他们。”她精湛的医术和对患者亲人般关怀,赢得了患者的爱戴与信任,许多患者给她写信、赋诗、送锦旗,有时家属会在患者去世第一时间给她打电话:“我妈妈(爸爸)刚刚走了,她(他)嘱我转告您,非常感谢您的治疗与关爱,使她能高质量地生活了……”,许多患者家属至今都是她的朋友。

  不少患者、同行给陈敏华发来短信,陈敏华手机里存有这样一条作为对自己的勉励:“人们喜欢你,因为你坦承开朗少疑虑;人们热爱你,因为你宽容大度不妒忌;人们尊重你,因为你忍辱负重不谋利;人们学习你,因为你刻苦务实不浮虚;人们敬佩你,因为你不贪不色能律己。”

  有一年举行了射频患者联谊会,那些曾被判“活不了多久”的肝癌患者们特地穿上新年的服装来参加,陈敏华和她的同事们在门口迎接他们并亲切地拥抱在一起,那热情的赞誉、激动的泪水、一束束鲜花、一面面锦旗和一次又一次的掌声是对陈敏华及她的团队最好的褒奖。原定2小时的会延至3小时还不肯散去。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这里被参会记者称为“当今医院罕见的一道风景”。

  “新的一年又见到了他们”这是陈敏华和团队感到最幸福的事情。

  追求完美的陈敏华称“自己不是一个完美的人”

  从10年前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张贴一张海报都没有位置,到近几年多次应邀担任国际学术大会主席,陈敏华用实力为中国在世界上赢得了地位与荣誉。而在这荣誉的背后是她30余年的潜心拼搏,是她顾大家舍小家换来的。

  陈敏华的烹调技术在医院小有名气,能在十五分钟内烧出可口的饭菜供家人享用;科室同仁和研究生们最大的奢望就是吃陈教授的美味拌面。此外,她在室内装修上也非常有格调……但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十全十美。追求尽善尽美的陈敏华无论在事业上达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峰,她都始终背负着一种精神上极大的压力。工作成绩越大,对家庭和亲人的愧疚越强烈。提起老母亲、丈夫、女儿、孙儿,她常泪眼婆娑。病人,亲人,在她面前是两条无法交叉的平行线,天平永远会压在病人一边,而这是以牺牲家庭为代价的。她渴望亲人们的认同,她多么想努力做好医生、好老师的同时也做个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但是时间精力有限,她心里充满歉疚。

  陈敏华对丈夫的夸赞不时地真情流露:“他是天底下最好最好的!”几十年来,丈夫给予她真诚的理解、无限的包容与全力的支持,都让陈敏华感到丈夫给予她的太多了。 “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我。”近十年,丈夫换心脏瓣膜手术、搭桥手术、骨折住院等,她的亲友、同事学生比她照顾的时间都多。

  丈夫理解她,包容她,虽然在外是不小的干部,但在家甘愿做她的“秘书”。陈敏华对临床科研中的问题常会不停思索,夜里朦胧中想到的方法早晨会怎么也想不起来了。看见她懊恼的样子,丈夫约定夜里帮她笔录,所以床头柜前总是放着纸和笔,以备夜里随时被唤醒。但患有心脏病的丈夫事后很难再入睡,而需再次服安眠药。为了事业,她不仅牺牲自己的健康,还连累了丈夫。

  女儿2岁的时候因为无人照看在幼儿园全托,周日也多是和爸爸在一起。1987年,陈敏华赴日留学行程已定,特请妈妈提前退休来京照顾女儿,谁知刚到北京母亲却查出了乳癌,陈敏华延期照顾母亲。但是出院后3个月内母亲每天都需要打针,这让陈敏华感到很为难。签证就要到期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她不想放弃,无奈之下,她想到了十岁的女儿,决定培

  训女儿给外婆打针。

   “女儿要强这一点像我”,可是毕竟太小,开始给外婆打针的时候噙着泪水咬紧嘴唇,打完之后一再小心地问:“外婆,你疼吧?”

   留学期间,陈敏华思念年幼的女儿、患病的母亲和工作繁忙的丈夫,她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思念、孤独和伤感,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也会让泪水尽情地流。

   有一次女儿对她说:“我将来会当一个好医生,但不是你这样的医生,我会照顾好我的孩子。”陈敏华深表理解:“女儿的青少年时代我没有照顾好她,但如今她和我一样,很要强,很努力,凭着自己的发奋,如今已在香港一家著名的医院做了医生。”陈敏华为女儿取得的成绩自豪,更渴望得到女儿的理解。

   性格决定命运。陈敏华说,在事业上的好强来自于母亲。母亲是一个追求进步的要强的女性,她曾是一名护士,后来又读完医科夜大学。27岁的她独自拉扯4个子女。陈敏华是家中长女,11岁时就帮助母亲料理家务,照看弟妹,吃了很多苦。儿时的经历养成了她坚韧的品格。如今年过八旬的母亲身在上海,陈敏华也只能是利用出差的短暂时间看看母亲,患脑瘤、乳癌的母亲像孩子一样拉着她的手:“你就走啊,什么时候再来看我啊?”母亲的恋恋不舍让陈敏华揪心,她说母亲的时间不会太长了,可是我却不能多陪她一会。她禁不住把母亲搂在怀里流下了眼泪。

   自古“忠孝难两全”。追求完美的陈敏华年轻的时候做不到,60多岁的她依然难做到。

   今天的陈敏华仍有一种时不我待的危机感。失去的青春岁月,改革开放的好时光,党的培养,领导的信任,团队的努力。天时,地利,人和。她说,生活上我能凑合,饮食衣着我都不挑,也不讲究,因为我没有时间。而见过陈敏华的人都会感到她透着气质,即使60多岁的年纪,个子高挑,长发披肩,皮肤白皙,仍被年轻的同事称为“老美女”。

   面对有限的人生,如何取舍?如何选择?选择了为事业献身,必定与安逸、享乐无缘。患者说,陈主任你是上帝派来的天使;丈夫也开玩笑地说,你以为你是神呢。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陈敏华说她还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陈敏华是一个追求尽善尽美但自称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作为肿瘤学专家,她做到了是患者的守护神,但作为女儿、妻子、母亲,她对母亲对丈夫对女儿心中充满了愧疚。

   “拼命三郎”、“女强人”的陈敏华是可敬的,因为她的“拼命”及“争强好胜”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新领域,使挽救患者的生命多了一条又一条绿色通道,没有这样的胆识与践行就没有今天的陈敏华,就没有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在这个领域今天的位置。

   陈敏华是可敬的,她的可敬在于她的可爱——侠骨柔情;陈敏华是可爱的,她的可爱在于她的可敬——柔情侠骨。

   陈敏华做事光明磊落,仗义执言。她当选了两届区人大代表,尽管她的工作很忙,但绝不徒有虚名,调研,提案,甚至投反对票,直言不讳地批评政府不重视社区医疗服务,批评私企老板纳税多就可以当人大代表而不履行职责。她说,她这样的举动可能让一些人不大高兴,但是她坚持,她要对得起选举她的众多选民,她说这才是真正的爱国。

   陈敏华是一个强者,事业上她奋力拼搏。陈敏华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她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她会因学生、同事松散而严厉批评,她更似母亲一样为他们的生活操心,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甚至帮他们凑交购房首付款。陈敏华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她总在感谢那些在她前进路上帮助、关心过她的亲人、领导、同事、前辈、朋友,甚至是印刷厂的工人,医院餐厅的厨师。她更感谢那些给予她极大信任的患者,他们把生命托付给了她。

   陈敏华很诚恳地说,“不是我特意去挑战,去闯禁区。有谁愿意自找麻烦,找压力,找紧张!我的职业使我不得不这样去做,为解除患者的病痛去冒风险。尤其现在的我,成功没话说,是应该的,万一失败就不得了。亲人们也总在提醒我:“陈敏华你现在更要谨慎又谨慎,夹着尾巴做人。”“我一定努力这样去做”。

   结束访谈的时候,星星已悄然降临,陈敏华要赶回家给先生做晚餐,因为第二天她又要远赴美国出席一个国际学术会议。因为记者是女性,临走她还像家长嘱咐孩子一样,特别告诉对乳腺的保健知识。

   走在冬日夜晚的街头,我脑海中呈现的陈敏华,是一个率真透明的人,爱憎分明的人,坚忍不拔的人,刚柔并济的人,更是一个懂得大爱、勇于担当的人。她的人生如一支点燃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作者:傅冬红  )

本文的完成得到了陈敏华教授的尽心帮助

陈敏华教授简介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医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超声学会两届副主任委员。从事超声诊断治疗三十余年,1987至1990年由国家教委公派赴日本北海道大学留学,1994-1996年再次受邀赴日本合作,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早期研究方向主要为超声对肝、胆、胰、脾、肺肿瘤的早期诊断、分期诊断、介入诊断等;率先开展超声引导经皮腹腔神经丛阻滞胰腺癌止痛、肺癌经皮穿刺活检、胆管及食管生理及病理状态超声研究等多项诊疗新技术。

  近10年来开展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及超声造影对肝癌早诊研究新技术;主持制定全面系统的研究计划及技术路线。在国际上首先提出肝癌规范化治疗方案及难治性肝癌个体化治疗方案策略;创建多项新技术解决射频治疗难题并拓展了适应症;致力于超声造影对肝硬化背景下肝癌早诊流程,制定诊断标准及应用指南等,提高了我国在肝癌诊断及微创消融治疗的国际地位。

  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部、市级科研项目8项;作为第一研究者共获部、市、局级成果奖励16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五项);先后在美国、英国、日本著名医学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在国内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30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相关研究50余次在国际会议发表,十余次受欧美亚洲等国家及台湾地区邀请讲学;60余次在国内会议报告,主办4届国际研讨会、十期国家继续教育学习班。

  主编专著3册计230余万字,参加撰写中华内科学、中华超声影像学、肿瘤学等著作15册,以及国家教委、中华医学会、北医大教材。

  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博士后、访问学者20余名,1998年以来先后获得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德医风风范奖,继续教育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北京大学杨芙清、王阳元院士优秀奖等十多项奖励及荣誉称号。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