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辉教授在国际血管炎研讨会上做专题讲座
赵明辉教授在国际血管炎研讨会上做专题讲座
日前,第15届国际血管炎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研讨会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召开。会议期间,北大医院肾脏内科主任赵明辉教授做了大会专题讲座,全面介绍了亚洲地区原发性小血管炎的临床情况及研究进展。
国际血管炎及ANCA研讨会是血管炎领域的国际性专题会议,来自美国、英国、瑞典、荷兰、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国家的著名肾脏病学家、风湿免疫病学专家、生理、病理、生化、流行病学以及统计学家共同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就系统性血管炎的命名、诊断标准、病理分型、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等各方面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
系统性血管炎是以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的一组系统性疾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目前已经成为部分原发性小血管炎的特异性血清学诊断工具,并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系统性小血管炎是西方国家最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我国尚无确切资料,发病率尚不清楚。80年代,我国对此类疾病认识不足,通过赵明辉教授所领导的课题组的多年努力,使得ANCA的检测在我国得以推广应用,此后国内对该类疾病的认识不断提高。近五年来,我院新诊断了近1300例患者,使大量的危重病人得到了及时救治。
依托这些长期随访的病人数据库资源,赵明辉教授领导的课题组长期致力于系统性小血管炎临床病理特点和发病机制的转换医学研究。课题组发现:①我国患者主要ANCA靶抗原为髓过氧化物酶(MPO),甚至韦格纳肉芽肿病患者中血清ANCA的靶抗原与西方国家主要为蛋白酶3(PR3)的现象也存在明显区别,其中约一半的患者仍识别MPO;②利用药物(丙基硫氧嘧啶(PTU)诱发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发现抗MPO抗体的滴度和亲和力的提升,以及循环中抗内皮细胞抗体的出现是决定是否发生临床小血管炎的危险因素;③发现补体替代途径的活化参与了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肾损害的发病机制,而常规肾活检病理检查C3c阴性并不能排除补体活化;④发现ANCA阴性少免疫沉积型新月体肾炎患者在临床、病理和预后等方面与ANCA阳性者相比存在异质性,在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和脱颗粒以及补体系统的活化等方面均展现出不同,因此提出了少免疫沉积型新月体肾炎可能由两种不同疾病所构成的观点。⑤在正常人群中发现抗MPO和PR3的天然抗体,和致病性抗体相比,在滴度、亲和力、IgG亚型和诱发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提示ANCA的免疫学特性的改变是疾病发生的关键环节。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成果使得该课题组处于本领域国内顶尖、国际先进水平,发表数十篇SCI收录论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各一次,填补了国内本领域的空白。
鉴于赵明辉教授课题组在本领域的突出贡献,此次大会上,受大会组委会的邀请,赵明辉教授代表亚洲血管炎领域的各位专家,进行了题为“ANCA disease in Asia”的专题演讲,向国际血管炎界介绍了我们的工作及成果。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通过不断涌现出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在血管炎领域的国际舞台上发出属于中国人的声音!
(北大医院 肾脏内科 崔昭、陈旻)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