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委员陈仲强:建议重新唤起社会对医生的尊重
两会委员陈仲强:建议重新唤起社会对医生的尊重
日前,八位政协委员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我建议》节目中就如何改善基层医疗人才短缺问题展开讨论,委员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为破解基层医疗人才短缺现象出谋划策。
基层医疗人才荒亟待缓解
“乡镇卫生院这几年给了很多的设备,三四年都没打开,连箱子都没打开,因为没有相关的专业人员会操作它,所以就是这样的,它就影响了咱们基层。”来自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蒙医院副院长、菊红花委员现身说法,带来基层医疗人才短缺的难题。
菊红花说,现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设备的投入方面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是现在目前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人才。因此,她建议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编制。此外,菊红花还建议实行一些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大城市的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
菊红花所提出的问题在《我建议》现场引起了全场嘉宾们的热烈讨论,如何才能缓解基层医疗人才短缺问题?西部又如何才能留住好医生呢?
“请上来 走下去” 缓解医疗人才资源不均
北医三院院长陈仲强委员2009年曾提案,破解看病难的问题,先解决县医院的建设问题,县医院在区域里头是龙头老大,也是老百姓解决看病的依托。陈仲强认为,首先要解决技术水平,包括硬件、设备,但是最根本还是人的问题。“请上来和走下去,请上来就是说我们对口支援的县医院的医生有计划地送到上一级医院,省一级或者是大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进行规范化的培训。所谓走下去就是大城市的大医院,医生到对口支援的县医院,现场做指导。”
陈仲强认为医学院的毕业生应到大医院的培训时间应该加长,经过三年到五年的培训后再到乡镇医院,以缩小基层医疗服务和大医院的差距。“比方说对乡镇卫生院这一级的,可以在县医院干三年,至少形成了他正确的诊疗的规范、对疾病的认识和掌握基本的治疗手段,这个时候可以说基本上是一个能看病的医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医生了,而不是医学院毕业的学生,这两个有截然不同的意义。再到了乡镇卫生院,在他的这样一个能够自我学习的帮助下和实践上,来去扩展他的知识。”
另外,陈仲强认为,毕业生应和基层医院签订培训协议,三年的培训由政府拿钱支撑,培训结束后必须回到基层。“当然还有最后一个大环境,在县医院或者乡镇卫生院,他所提供的技术支撑、设备能够发挥他的所长,体现他的医疗价值,如果体现不了我做医生的价值的话,就算给我三千块钱、五千块钱我也留不住,因为我觉得我人生没有发展空间,这是一个方面的问题。当然还有收入待遇的问题,待遇的问题我觉得是真的要认真思考的一件事情。”
建议定向培养基层医疗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刘红宇建议,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的专业人才,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人才更适应那个地方的生活。所以大量的定向培养不失为办法之一。第二,财力要更加下沉,向大西部和边疆这些地方多投入。“我自己认为培养一个医生比培养一个村官更有价值,一个是启迪心灵的,一个是为民健康的。”刘红宇建议,这些基层医生的工资待遇、职工宿舍以及子女进省城读书等等的辅助条件也要加强。
重新唤起社会对医生的尊重
陈仲强委员认为,要解决基层医疗人才匮乏问题,定向培养可以作为一种补充,但是不能完全依赖这种方式。在全国各个阶层营造一种环境,唤起社会对医生的尊重也是现在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现在已经发生了医生的孩子子女不读医,影星也好或者演员也好,他可能不到二十岁就出头了,那么他可以有非常体面的这种环境。那么对于医生来讲,他真正要成为一个好医生,能够得到患者信赖的,非常值得去尊重的,就是说能够提供到很好的指导医生。”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导演冯小宁也认为,价值观培养十分重要。国家在发展、经济在发展,国家要不断地向偏远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大量的资产,包括教育、包括医疗。同时要对整个这一代人重塑灵魂,传达一种健康的、真善美的追求。“我们国家的整体的问题要解决的时候,不能光光拿钱去填东西,要把我们的精神层面,我刚才说了,要重筑我们的灵魂层面的东西。”
(来源:央视)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