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发展 志在高远:访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

团队发展 志在高远:访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一体的综合性血液疾病研究所,是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药理基地、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211工程临床重点学科、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同时还是亚洲最大、国际前五大HSCT中心。血液科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稳定发展,形成了一个创新能力较强、研究方向稳定、人才结构合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团队。近年来呈现一个快速发展势头。目前共建立5个临床专业研究方向: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疾病诊断中心、白血病治疗、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出凝血疾病诊断和治疗。其中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移植中心,每年完成的HSCT例数居全国之首,亚洲第一,也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5个移植中心之一。血液科现有在职医护及科研人员共231人,其中正高职人员11人,副高职16人。

  弘扬传统  创新应用

  记   者:人民医院血液科是2007年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称号的,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黄晓军:这要从人民医院血液科的历史说起。血液科(血液病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陆道培院士任所长。2004年,我接任所长。

  血液病研究所在上世纪60、70年代,研究出凝血疾病;到了80年代,开始研究白血病。1981年,陆大夫成功完成第一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奠定了血研所发展的基础。到了我们这一代,一方面继承了老一辈的传统——技术上继承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优势,同时,在此基础上也有所发展和弘扬。

  首先: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方面,我们有创新和调整。同时,在移植的相关基础研究也有所深入——就是所谓的“转化医学”:围绕临床上常见的、关键的问题去发展可量化的指标,用于指导常规的临床。此外,在移植后白血病复发防治体系方面有新的进展,这使得我们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规模上,在治疗规范化方面,继续保持国际领先的水平。第二:在血液病的诊断方面,我接手血液所后,加强了实验室诊断,包括分子生物学诊断、细胞遗传学诊断、形态与病理诊断等一整套的诊断方法,打造了很好的临床诊断的平台。第三:在化疗方面,我们血液病研究所本身就有良好的根基,近年在靶向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方面也有所发展。

  我们这个团队不光拥有领先的技术,还拥有顶尖的人才。在我接手这几年来,我看到团队中的成员渐渐成为国内各领域的领军人物。团队的进步是以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的,先进的技术是人做出来的,而人也是在良好的平台上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所以,我们这个团队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2007年获得了创新团队称号,我觉得这还是“弘扬”传统的结果。

   记   者:跟同行相比,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黄晓军:我认为,有多方面,如移植、诊断体系及靶向治疗,但最主要优势还是在“移植”。以前,我们更多的是跟人家学——就是老外做了一次,我们也来学。我们在国内模仿得最早,我们的规模最大。

  现在,我们也有了一些原创性的贡献。比如,供者来源问题。因为移植需要配型完全相符的兄弟姐妹,但如果供者来源出现问题我们该怎么办?要解决这种重大的科学问题,我们走了许多艰辛的路,但最终把配型不全相合的移植做成了。这项技术是国际上没有的,是原创性的,意义重大,这意味着,今后移植就不用考虑供者来源的问题了。

   第二个贡献是控制白血病的复发。之前国际上也有一些办法,但效果不佳。这个项目我们是从2001年开始做,叫做“改良的淋巴细胞回输技术”,虽然现在还没有公布我们的成果,但圈内人士已经基本认可,到2008年这个独创的技术已经日趋成熟。这项技术已经逐步形成体系,并在过程中申请了专利。这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临床强调应用,我认为应用学科对理论的学习和应用是占主要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还要对先前的理论进行完善和应用,这才能逐步提高我们的水平。在应用方面,我们这个团队做的是相当好。我们掌握技术原理后,能将其补充和丰富,能把它用活了,而这一点,我认为也是我们团队可以拿到这个奖项(创新团队)的很重要的一点。

   “弱项变强,强中更强,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我们这个团队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水平在逐步提升。但我觉得还有再上升的空间。我现在重点的工作是培养人才。

  理念先行  制度跟进

   记   者:谈到培养人才,您能谈一下团队主要成员各自的特点吗?

   黄晓军:我们的副所长刘开彦,在间充质细胞免疫耐受和脐血移植方面是很有建树的,在脐血库建设方面是国内的领军人物。我们在化疗这一块,有江滨,我们的副所长,她是我们这个团队年纪最大的,临床的功力深厚。

  我们骨髓移植的副主任——许兰平、刘代红,她们在一线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水平是很突出的,许兰平在真菌感染方面更为突出。在诊断方面,我们也有非常棒的专家,比如,刘艳荣在流式细胞诊断技术方面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她也是我们血液免疫学会流式诊断的常务副组长。还有阮国瑞,她在基因诊断方面发表的文章很好,她不是学临床出身的,但她在实验室诊断方面是非常棒的。还有细胞遗传学方面的赖悦云,很年轻,这几年的名气也在逐渐上升。

  我们有几个年轻的大夫也值得一提,比如说江倩和江浩,最近几年,我让她们重点研究靶向治疗,现在,我们在这方面是国内领先,达到国际水平。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路谨,在骨髓瘤方面也挺不错的,国内的骨髓瘤指南她也是参与的主要制定者之一。还有一些更年轻的教授,比如我们张晓辉教授,他靠骨髓移植作为一个基础,来治疗出凝血疾病。我们还有一些更年轻的成员。

   记   者:您管理团队是个怎么样的风格?

   黄晓军:我觉得我更多是“理念”的教育。你必须让大家 “志同道合”才有可能共同奋斗。要给大家树立一个理想,一个共同的目标——争做第一。而且,既要讲,又要干。

  剩下的就是操作层面的东西了,这里面需要运用一个行政手段,我建立了很多制度,比如说例会制度,商讨制度,建立很多平台,这些都是具体措施。

  每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我估计我的个性是属于比较强势的,所以做事也比较快。我自己也是偏严格一点的那种人,我很强调“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我认为有的时候严厉是必须的,但是到了实质上利益的东西呢,我也会让他们感受到我真正是为大家好。

   记   者:是属于中国式的、比较传统式的管理吗?

   黄晓军:也不能这么说,我更多的,还是用自治式的方法去管理他们,是制度式管理。比如我们出现新问题,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来问我。我的思路是,我们大家一起讨论,讨论好了,那么一个条例就出来了。出现问题,有条例走条例,没有条例我们再重新弄。所以我实际上是推荐制度的建设。但这个制度不是我空想出来的,也不是简单的模仿一个制度,而是我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一个制度。

   记   者:团队的成员会怕您吗?

   黄晓军:我觉得团队的成员如果不怕你,是管不好这个团队的。因为“怕”你实际上是“敬”你,所以要保持一定的威严,但是不需要刻意。刻意没有用,是自然形成的。当然每个人程度不一样,有的人就是再不怕你,可能也会有点敬畏吧,我觉得如果一点都不怕你的话,是很难管下来的,我难以想象。

  人才最重  敢争第一

   记   者:您在培养人才和推动科研发展的方面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吗?

   黄晓军:我一直很重视人才的培养,但是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一些具体的措施比如让他们出国进修,参加国际会议、国内会议,还有做课题。我个人认为,研究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以后,更应该在工作中锻炼、工作中成长。不能死读书,而应是一个使用中成长,成长中使用的过程。

   记   者: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是你团队中需要的?

   黄晓军:现在人们看人才,很喜欢看成绩。我觉得,人不能太笨,成绩好只能说明他不笨。但是我更喜欢态度好的、积极向上、不怕失败、不屈不挠,我更喜欢这样的人。我更喜欢有自信的,敢于尝试的人。

  所以人才的选拔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有时会反反复复的。在我这里,我更多的是鼓励,和建造平台。但是在这个平台上,机遇是一样的,能不能做成,就看你自己能不能把握好这个机遇了。

   记   者:您在推动科研往前发展有什么具体措施吗?

   黄晓军:我觉得不需要去设立什么措施,只要好好把自己的单位和国家的“措施”用好,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所以,在我的这个层面,我能做的就是把这些现有的措施好好地跟他们好好说透,告诉他们一个伟大的前景,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当然,我也尽我所能为他们建立一个好的平台,去展示自己。

   记   者:您觉得在团队发展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

   黄晓军:还是人才!人才培养我们先不说,而且我觉得我做得也还可以。就说人才引进——用什么方法让这些人才愿意来?又能留得住他?这其实是最大的困难。

  我的理解是,我要把平台做得足够大,才能把人引进来。我对团队现在的成绩还不满意。我经常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足单位、放眼世界”,因为我们最终需要去跟老外去比。我们经常说要做No.1,这不是一句空话,是得有责任能勇敢地站出来,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这个目标。我觉得只有不满意才能使这个团队走得更远,才能让我们走得更高。

(宣传部 徐璐)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