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军教授等黑色素瘤治疗研究取得新进展

郭军教授等黑色素瘤治疗研究取得新进展

       2011年12月12日JCO杂志正式发表了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郭军教授等撰写的题为“Major Response to Everolimus in Melanoma With Acquired Imatinib Resistance”的论著(JCO published online on December 12, 2011; DOI:10.1200/JCO.2011.37.9644,IF=18.96分),这是继该科2011年6月发表的第一篇“A Phase II, Open Label, Single-arm Trial of Imatinib Mesylate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Melanoma Harboring c-Kit Mutation or Amplification. J Clin Oncol.2011, 29 (21):2904-9.”之后的系列研究报道。

       肢端和粘膜黑色素瘤在白种人中极为罕见,约占5%,而在亚洲极为常见,约占75%。肢端和粘膜黑色素瘤发生C-KIT基因突变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亚型,因此针对C-KIT为靶标的个体化靶向治疗对于中国乃至亚洲黑色素瘤患者来说尤为重要。郭军等于2011年6月在JCO杂志发表了C-KIT抑制剂伊马替尼治疗CKIT变异患者的全国多中心研究,证明了伊马替尼对于有C-KIT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来说,无论是在有效率方面,还是在无进展生存时间方面都明显获益。

       然而即使是那些伊马替尼治疗有效的患者,继发的耐药的问题也会接踵而至。这种耐药的机制以及耐药后的治疗,国内外尚无任何报道。郭军等对伊马替尼继发耐药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C-KIT突变的伊马替尼耐药黑色素瘤患者治疗后出现了哺乳类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特异性活化,进而他们使用mTOR抑制剂依维莫斯治疗伊马替尼继发耐药的患者,结果使耐药的患者肿瘤再次明显缩小而生存获益,提示了mTOR信号通路活化可能是黑色素瘤患者伊马替尼继发耐药的机制之一。这不失为一个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再从临床到基础研究,再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的转化医学成功的范例,也进一步说明了个体化靶向治疗有可能是未来黑色素瘤治疗的重要策略。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2011年已先后在J Clin Oncol,Clin Cancer Res,Eur J Cancer和BMC-Cancer等杂志上发表论著6篇,影响因子共计达58.296分。

(肿瘤医院 科研处)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