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谈我国黑色素瘤研究进展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谈我国黑色素瘤研究进展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2010年,随着电影《非诚勿扰2》的热映,“黑色素瘤”的受关注度日益升温。但仅仅是经过一年的光景,或许剧中人物的命运就会发生变化——在2011这个被业内称为“黑色素瘤年”的年份,几项大型临床研究相继证实了新药在黑色素瘤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美国FDA也一改之前没有批准任何一种新药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历史,在2011 年先后批准了两种新药上市,分别是免疫治疗药物ipilimumab和BRAF V600E抑制剂vemurafenib。同时,我国学者也不甘落后,为黑色素瘤研究的进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2011年先后在《临床肿瘤学杂志》(J Clin Oncol)、《临床癌症研究》(Clin Cancer Res)、《欧洲癌症杂志》(Eur J Cancer)等杂志上发表论著6篇(见论文一览),影响因子共计达58.296分。下面,我们特邀该科室领军人物、也是我国黑色素瘤研究领域知名研究者郭军教授谈谈他的体会和经验。

  ■论文一览

  c-Kit

  ·伊马替尼治疗c-Kit突变型转移性黑色素瘤的开放、单臂Ⅱ期临床研究[J Clin Oncol 2011, 29(21): 2904]

  ·依维莫司治疗伊马替尼继发耐药的转移性黑色素瘤的研究(J Clin Oncol 2011年12月12日在线发表)

  ·中国黑色素瘤患者KIT 突变大规模分析(Clin Cancer Res 2011, 17: 1684)

  BRAF

  ·中国黑色素瘤患者BRAF V600E突变情况:432例队列的BRAF 和NRAS 突变大规模分析(Eur J Cancer

  2011年7月23日在线发表)

  其他

  ·1个月或1年辅助大剂量干扰素α-2b治疗高危肢端黑色素瘤的随机Ⅱ期研究(Eur J Cancer 2011, 47:

  1498)

  ·中国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和预后(《生物医学中心-癌症》BMC Cancer 2011, 11: 85)

重要突破

  当被问及2011年我国黑色素瘤“突破”性研究时,郭教授特别提及了先后于2011年6月和2012年(目前还没有确定月份,网络版已于2011年12月刊发)发表于《临床肿瘤学杂志》(J Clin Oncol)的两项研究,并对其意义进行了评述。

  突破1:伊马替尼治疗c-Kit突变型转移性黑色素瘤的开放、单臂Ⅱ期临床研究

  郭军教授:首先,这项创新性研究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探讨c-Kit抑制剂对经过选择(c-Kit突变)的转移性黑色素瘤疗效的最大型研究。在之前3项探讨伊马替尼治疗非选择性黑色素瘤研究的基础上,研究特别选取了中国患者较常见的c-Kit突变进行筛选。另外,该研究结果也较以往有所突破:伊马替尼的部分缓解(PR)率达到23.3%,较原来的化疗翻了近5倍之多,也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该研究特别提示了这种治疗对中国患者的益处,对全球黑色素瘤治疗也作出了重要贡献。继BRAF V600E抑制剂vemurafenib之后,再次提示了黑色素瘤个体化靶向治疗时代的到来,即根据患者不同的基因表达状态来为其选择更适合的治疗。

  突破2:依维莫司治疗伊马替尼继发耐药的转移性黑色素瘤的研究

  郭军教授:耐药是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伊马替尼也不例外。C-Kit突变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失败后的耐药机制及之后的治疗选择,是全球研究者都很关心但很多西方学者却无法开展的研究领域。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c-Kit突变型患者数量比较少,且不说耐药问题,即使是伊马替尼的治疗对象数量都非常有限,如何开展相关研究?而我们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遇”,利用我们这里患者资源方面的优势,开展了相关研究。令人惊喜的是,我们发现了mTOR通路的活化可能是伊马替尼继发耐药的重要机制。因此,我们尝试采用mTOR抑制剂来治疗这些患者,结果效果显著。除了证实将mTOR抑制剂整合入黑色素瘤治疗的可能性之外,该研究还体现了我们发现问题并通过实践进行验证的主动创新意识,也使我们充分利用手中资源占据了伊马替尼耐药后治疗探索的一方领地。

经验分享

  当谈及相关经验时,郭教授谦虚地说:“其实也没有所谓的捷径,我想,这些年来我们在黑色素瘤治疗研究中所取得的一点成绩,主要是由于最初的民族荣誉感,正确方向的选定,以及脚踏实地走好了每一步。”

  郭教授回忆,2007年ASCO年会参会期间,他曾经遇到过一位黑色素瘤治疗领域知名专家。在对话中,那位专家豪不留情地指出:“中国学者对ASCO可谓是零贡献。”这句话深深刺激了郭教授,他也在短暂思索之后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改变现在只是跟着听会、一味学习他人成果的面貌,做出点像样的工作,让国外同行真正了解我们。于是,郭教授

  开始思考如何找准正确的研究方向,并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第一,还处在起步阶段的我们,要虚心地与国际同行交流、接触,学习他们的经验,并争取得到他们的帮助、指导和建议。第二,尽量避开与西方研究竞争上的劣势,包括研究经费有限、新药研究一般不会眷顾我们等,而是寻找那些西方研究容易忽略而我们又有独特优势的领域。第三,立足我国具体实际情况,寻找突破口。由于人种、遗传背景等差异造成了不同种群差异,有亚洲尤其是中国人种特色的研究方向可能更适合,而且也对我国患者的意义更直接。例如,亚洲患者的c-Kit突变率较高,患者数量较多,而国际上也有过一些关于c-Kit抑制剂治疗黑色素瘤的探索。为此,郭教授的团队特别选取了对c-Kit突变患者来进行伊马替尼治疗,开展真正的“靶向”治疗。事实证明,这一研究方向既贴近我国实际,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后记  正如郭军教授最初所期待的,随着多项研究相继在国际大型肿瘤会议及国际知名杂志上的公布和发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中国的黑色素瘤研究,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团队一直默默在为改善中国黑色素瘤的治疗现状而进行着努力。我们也期待,郭教授及其团队在未来开拓出更多研究领域,使其研究成果造福社会,患者尽享福祉。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