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军保教授课题组发现硫化氢调控细胞增殖的新机制

杜军保教授课题组发现硫化氢调控细胞增殖的新机制

       日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杜军保教授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再获突破性进展。针对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的分子生物学调控机制,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发现H2S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新机制,即H2S通过BRG1依赖的表观遗传学机制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权威杂志《Biochim Biophys Acta》(《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13,1833(6):1347-1355],该文第一作者为杜军保教授的博士后李莉和博士生刘叠。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的相继发现开创了医学与生命科学的新领域,有关研究成果获得1998年诺贝尔医学与生理科学奖。受此启发,在唐朝枢教授的指导下,杜军保教授课题组展开了对心血管系统H2S内源性生成、心血管生理学效应以及心血管病理生理学效应的研究。2002年2月,课题组提出内源性H2S是一种新型心血管功能调节气体信号分子,引起了国内外心血管研究学者的重视。

       为了揭示H2S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唐朝枢教授、北大第一医院实验中心卜定方教授指导下,杜军保教授课题组多年来潜心研究,首次发现了H2S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即H2S通过有效抑制增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ATP依赖的染色质重塑复合物SWI/SNF亚基BRG1的转录激活、转录活性、蛋白表达及其在基因启动子区的募集,实现其对基因局部性的染色质结构重塑的调控。课题组提出BRG1介导的染色质重塑是H2S调控基因表达过程的重要表观遗传学调控方式。上述研究对于深入认识H2S的分子细胞学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长期以来,杜军保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围绕气体信号分子等小分子活性物质展开了系列、深入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绩,先后得到了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多项国家级及部委级课题项目的支持,相关工作于2005年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并主办首届(2007)、第二届(2010)全国气体信号分子H2S学术会议,广泛交流研究成果,课题组曾在Antioxid Redox Signal(IF=8.456)、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IF=6.368)、Basic Res Cardiol (IF=7.348)及J Am Coll Cardiol(IF=14.156)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大量学术论文,被广泛引用,受到了全球学者的关注,目前课题组于本领域的研究贡献在国际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

(北大医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