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北大口腔——70年走成年轻人
《文汇报》:北大口腔——70年走成年轻人
他是北医口腔历史上首位自费出国的留学生,25年后放弃美国企业高管职位回国领军北大口腔。他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提拔,有人质疑新当选中层干部的年轻人没经验,这位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院长说:“我特地做了个分析,两批干部之间初次任职时平均年龄差只有2.8岁,新一批不是太年轻,而是说明或许早就应该培养他们。”
2012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迎来建院70周年庆典, 走过70载,却走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2009年启动的青年医师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58个;遴选青年医师进入科研梯队;继续举办青年医师学术沙龙,建立主任沙龙;大学科共享海外专家经验;2010年建立院内博士后培养机制;“导师制”启动,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人才发展战略走上了快车道。
提速人才培养战略为“现在进行时”的是位北医的校友,现任院长徐韬。三年前,他的上任被人们称为“空降”,从美国高露洁-棕榈公司的临床技术总监到“国家队”的北大口腔医院,做企业到管医院,里里外外质疑不断。
“管理学的只是一种理念,怎样对待消费者,就怎样对待病人。”徐韬把医患关系解释得有人情味,“专利如果不用,就只是一张纸。技术终归考虑的是老百姓的需求”。
培养人才就是播撒种子
北大口腔医院传承历史,有很多个全国第一的名号:第一所口腔医学系、第一个口腔预防科、第一个医学领域的国家工程实验室、第一个口腔医学国际合作基地等等。在徐韬看来,争第一的几个要素里,技术和设备都不难,关键靠的是人才。“咱家有块地,种了收了都挺好,可当决定扩大再生产的时候,回头一看,没种子。”然而播撒人才的种子不是件简单的事,除了医术,还有更多。有位香港患者写来的感谢信上说除了技术精湛,医生的谈吐、与病人沟通的方式给了他“非常信任的感觉”。
这种看不见摸不着、写不成报表的软实力如何建成,“一开始我想的挺简单,与其说把外国的文章翻译过来,不如让他们出去感受原汁原味的东西。”2009年开始,医院设立人才发展基金和学科发展基金,院科两级共同关注人才培养,到目前共派出119人次出国出境研习,包括医,教,研,防,管理各个系列人才。借着海外资源和校友的支持,“走出去”的人员从少到多,学习专业新技术,进入牙科学院实地观摩, 参加技术和管理培训。比如,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根管治疗研修的4批学员一共8个人,就代表了5个科室,“他们回来还能把知识辐射给全院所有开设根管治疗的人员。这样算,我们是有效益的。”院长数着撒出去的种子,笑了。
这种“走出去”开展实质性国际合作的培养模式,从第一批开始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小到派出人员的男女比例、语言水平、科室分配一开始也让院长动了一番脑筋,任何一个小细节都挂念于心。第二批14中层管理干部学成归来,正赶上北京“721”特大暴雨,徐韬盯着屏幕上4点早该落地的飞机信息,一把汗捏着,6点多一点儿屏幕上跳成“着陆”两个红字,这才长叹安心。很多人落地打开手机第一条短信是徐院长的祝平安。飞机落地不久,北京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人才发展是不断探索的过程
作为全国口腔医院领军单位的“国家队”,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已经优势明显,又在2011年提出树立“大学科”理念,出台《大学科建设教学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所谓大学科,就是以总院学科为主体,各科室部门共享资源,共同谋求专业领域的发展。对此徐韬打了个浅显的比方“同一品牌下的不同部门,享有技术资源的时候你从来不带他玩,能共同进步吗?说他不行实际上就是整个品牌的不行”。 在徐韬眼里,世界一流的说法永远是个动态的过程,科学上的研究(research)在徐韬的理念里被解释为“re-search”反复探索开拓的过程。只有通过不间断的研究发展,才能在变动不居中保持先进的地位。
2009年以来,医院出台一系列人才培养政策,全面建立人才发展、学科发展基金,进行人才梯队建设。有计划、有步骤、不拘一格地培养人才,专业领域涵盖医教研护技管各个领域。作为口腔专科的领头羊,北大口腔又将培养未来服务技能和领域不断深化扩展 ,以提供一以贯之的全程服务为目标。“如果北大口腔只是靠专科,能服务多少老百姓?要发展北大领军作用,需要有全科技能的人才。”目前国内口腔专业医疗领域的培养制度尚未完善,徐韬认为专科、全科共同服务于社会,但各自承担不同的责任。就北大口腔而言,他认为如果不寻求全科发展,医疗技术人员知识面太浅,不能满足全科医疗服务的市场需求。2012年底北大口腔第一个参加罗切斯特大学牙科综合培训提高项目的医生毕业了。目前还有两名综合专业的年轻医师在学习,为未来的学科发展和提高服务能力做准备。
在培养人才的反复探索中,北大口腔还走出了全国口腔领域的另一个第一,那就是重视专业护理人员的技术培养。护理人员在“走出去”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占相当比例,不同于以往重医轻护的培养理念,专业口腔护理的“四手操作”中,护士的两只手作用不可小视,口腔领域的护理骨干同样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专业的护理流程。“一个很好的医院,如果只有现代化的医生,没有现代化的护士,很难提供优质的服务。”徐韬如是说。
“公益项目‘国家队’不做,谁做?”
人才培养这个播撒种子的过程,不光对内播种,北大口腔也把种子撒向基层、撒向各地。医院每年提供继续教育的免费名额,供技术欠发达地区的口腔医护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老师讲课,如果不涉及现场操作练习,讲三个学生也是讲,十个也是讲,为什么不多做一点?”凭着这种感觉朴素的公益理念,授课培训的范围已经扩展到东北各省、赤峰、南昌、温州、13个省市州等多个地区和城市,其中免费培训46人。2011年医院成立了与黑龙江省牙周病诊疗合作基地、建立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密云会诊中心。2012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分别与大连市口腔医院、青岛市口腔医院签署建立学科发展共同体,并派专家到基层挂职,开展学术讲座和技术培训。谈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立医院管理,“公立医院如果不做公益,对品牌可能并无影响。但退一万步讲,公立医院不做公益,谁来做?”徐韬说,“北大口腔既要做口腔领域的技术主导,也有责任发挥公立医院的主导作用,树立‘国家队’的社会形象。” 不分内外的人才培养也带来了双赢的效果,培养基层口腔医护专业人才的同时,掌握技术优势的高端人才也有机会了解基层最为真实的医护需要,找到职业的归属感。一位基层挂职讲学3个月的专家回来之后写了一封信,说到究竟是什么激起他的感动和流泪,“我想有这样一个词——‘共鸣’。”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70年由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构成,他们是50年代大声疾呼提升口腔专业地位的毛燮均教授,他们是70年来谱写北大口腔历史的一代代北大口腔人,他们是每一位工作在口腔医教研防管一线的医护技教职员工,他们更是深怀母校情结回国奉献的徐韬院长。70年前,从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齿科诊疗室出发,成立全国第一个口腔医学系,建立口腔医院,直到拥有3万多平方米的专业医疗服务环境,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口腔医院,年诊疗人次百万余人。 每一个阶段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进步不是盖在砖头里、写在报表上,而是反映在一届届毕业生的生命里和每一位患者的笑容里。
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学科建设,先进的理念和责任意识推动着一件事一件事的促成。专业领域的口腔黏膜学科收费标准低,毕业就职不景气,医院从扶持学科发展的角度予以经济上政策倾斜和支持科室人才培养,现在口腔粘膜科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全院有着最高的挂号率,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粘膜病的科研创新也在国际上引起了西方学者的高度关注。 “就好像1989年第一次全国爱牙日之前全国约有70%的人不刷牙,二十多年的宣传努力,这个数字现在倒过来了,大多数人养成了每天刷牙的习惯。”徐韬说,“人才培养也是这么个过程,反复探索,不断坚持。”徐韬三年前回国的时候说回来就是想做点事,问他现在做成了吗,他说:“我想还是做了一些事,还有好多事等着去做。”
还是会有人不时问徐韬问什么回国,培养年轻人对业绩有什么意义,徐韬说:“作为北医的校友,我能体会到当年老师培养我们成材的愿望,我们现在在这个位置上,有什么理由不去培养年轻的一代?”
相关链接:徐韬简历
徐韬,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1982年毕业于原北京医学院口腔医学系,获得口腔专业医学学士学位,在大学期间,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毕业时获“优秀毕业生” 称号。并留校工作,后自费出国深造。获得美国波士顿大学口腔生物学博士和牙医学博士学位。持有美国多州牙科执业执照。曾分别就职于美国波士顿大学和国际著名口腔保健品公司。2009年受聘回国担任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院长。
在波士顿大学工作期间,主要从事教学、研究和医疗工作。研究方向主要为口腔唾液蛋白化学和宿主自主防御机制,曾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科研经费。获得国际牙科研究学会唾液研究学科“终生会员”荣誉称号以及美国牙科研究学会的William J. Gies 奖。该奖是为奖励在牙科研究领域发表的年度最佳学术文章而设立。作为第一个获得该荣誉的从大陆来的中国人,徐韬以第一作者的身份首次报告了从非人灵长类的唾液中分离出宿主防御蛋白,并完成全部的蛋白测序和功能检测。该研究对宿主自主防御机制在物种进化过程中提供了有力证据。在国际著名口腔保健品公司工作期间,曾任临床科学总监,负责新技术开发和临床研究。更新和发明了一系列临床研究方法和器械,并将现代生物化学技术与传统临床研究方法相结合,以作用机制解释临床疗效,将口腔临床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目前承担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985”和“211”等多项科研基金项目,承担科技部“十二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担任“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口腔预防医学和转换型研究。
目前主要社会兼职: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世界卫生组织(WHO)预防牙医学科研与培训合作中心主任(中国),世界牙科联盟(FDI)教育委员会委员,亚洲口腔预防医学会(AAPD)主席,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担任国内外多个权威学术杂志编委和审稿人。
(来源:文汇报)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