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 晋:理解是最好的激励

顾 晋:理解是最好的激励

  周一一早,院办薛主任带着中宣部参加“双体验”的年轻干部小柴找到我。因为一直没有离开临床一线,所以这次我是以专家身份参与体验活动的。“您如果不是学医的,我就不给您讲解了。”手边该处理的事真的很多,我只好这样对她说。

  “我就在旁边听吧。”小柴表示理解。

  说实在的,周一那么多门诊病人在诊室外等待,没有时间让我更多的关照参与体验的中宣部干部,而且像这样的体验能收到什么效果我也不敢抱太多期待。我埋头看病人。不断有人进来又出去。其中,有一位上了年纪的病人,颤抖的掏出带来的一大叠病案记录,并摊开笔记本,先是述说排了半宿挂专家号的不易,接着慢吞吞开始讲述她的病史。我不紧不慢地回应着,不知不觉中将话题引到我要知道的情况上。大概10分钟的光景,病人满意地走了。在出诊室时对刚进来的病人介绍:“这个大夫真好。”坐在一旁的小柴小声对我说:“顾大夫,要是我碰上这样的病人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和她沟通,太罗嗦了,您真的是有办法。”

  其实,做医生要懂得沟通技巧,一方面善于把握倾听这一沟通的要素,然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还必须要有效的收集到病人最主要的情况,对于作出诊断有价值的东西。很多时候,沟通要因势利导,引导病人讲出他们最需要医生帮助的方面。

  “顾老师,手术室请您去一下。”护士推门进来告知,正在手术的病人急需我处理一下。稍作解释我直奔手术室。40分钟后我再回到诊室时看到小柴正和等待的病人交谈着。中断的专家门诊接着进行。看着门外挂上午号的所有病人都离开了,小柴终于深呼了一口气。

  小柴说,以前因为工作关系,也常来医院,但是那时对医生的感觉与今天跟您出诊坐了半天的感觉真的不可同日而语。“顾老师,医患沟通太重要了。当个医生真的很辛苦、很不容易,但是如果沟通不当,医生前面所有的付出就都归零!”小柴对参加医管局组织的“双体验”活动有了新的认识。

  其实,这只是我们医生执业的一个缩影,只是我们365天平凡工作的一天,在医院,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这样周而复始。

  小柴的随诊体验经历也促使我重新思考,作为一名医生,同时又是一个管理者,参与“双体验”活动的必要性。创造机会让大家了解医院、医生,了解医学,其实也就是了解我们自己。我希望,通过这样可以触及内心深处的“双体验”,达到社会各界与医方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的效果,让我们的干部触摸到医生的脉搏,感受到医生的艰辛,了解医院的运行状况,与此同时,也让我们广大的医务工作者感受到管理部门的作风转变,让医生认识医改的精髓,积极参与医改,在换位思考中,达到多赢的效果。

  小柴有些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诊室。我从她的言语中感受到她对我们医生职业的那份理解和真诚感谢,在“双体验”中,我们共同完成了一次心灵洗礼。

(作者:顾 晋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副局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主任医师)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