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勇教授团队完成我国首例经皮心室重建术

霍勇教授团队完成我国首例经皮心室重建术

   北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霍勇教授率领团队,10月9日在国内率先通过微创介入的方法,对两名陈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施行了经皮心室重建术,实现了国内在该项技术零的突破。目前已完成2例经皮心室重建术。

霍勇教授为患者施行经皮左室隔离术

洪涛教授为患者施行经皮左室隔离术

                

患者行心室重建术前左室造影                                术后左室造影

  心内科马为副教授介绍,霍勇教授和洪涛教授分别为两名患者成功地将“降落伞”(器械)-左室隔离装置放置到患者心室中,减少患者心脏的容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目前两名患者恢复良好。

   马为介绍,第一位60岁的男性患者,4年前因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虽然也接受了急诊支架治疗,但是仍然遗留了室壁瘤。4年来规律服用药物治疗,但仍然不时发生心力衰竭,多家医院因认为室壁瘤手术治疗风险高而止步。第二位65岁的男性患者,今年3月发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同样也是接受了急诊支架治疗,但是依然遗留了室壁瘤,仅今年就因为心力衰竭住院两次。而由于病情重、手术风险大,咨询过多家医院后未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经皮心室重建术”是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易发的心力衰竭的陈旧前壁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新的治疗方法。这类患者常因本身病情危重而无法承受外科手术治疗。“经皮心室重建术”基于国外最新研发的一种新的器械,该器械是一个左(心)室隔离装置,形似“降落伞”,采用微创介入的方法,经股动脉置入到左室心尖部,将异常收缩的室壁隔离开,从而减少左室容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该项技术最早报道于2007年,近年来在国外逐渐开展,积累了上百例的经验,并获得欧洲CE认证。

   霍勇主任介绍,近年来心脏病的治疗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作为所有心脏病最终结局之一的心力衰竭却始终威胁着人类健康,5年生存率甚至比某些恶性肿瘤还差。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因众多,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为急性心肌梗死。据报道,每年全球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即使患者存活后也容易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据估计,中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约为45/10万~55/10万,目前还呈上升趋势。急性心肌梗死后由于心肌损伤以及随后的瘢痕化,导致心脏扩大以及心力衰竭的发生,尤其是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心力衰竭,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造成巨大的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临床上晚期心衰患者几乎没有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除了吃药就是开胸外科手术,创伤大且愈后效果不好,更有一些患者因身体无法承受外科手术而不得不放弃治疗。

  经皮心室重建术的成功应用,为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晚期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了更为简单、有效的治疗选择,将大幅度提高患者的五年存活率,是一项具有革命性的技术。该项技术的成功实施,体现了北大医院心内科作为国内最早开展介入治疗的心脏中心之一,不满足于过去在冠心病及电生理介入治疗方面取得的成绩,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北大医院作为综合医院,各个科室精诚团结,互相促进,形成合力,共同发展的优势。

        10月14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举行了我国首例经皮左心室重建术新闻发布会。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健康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科技日报》、《中华医学信息导报》、《生命时报》、《中国医学论坛报》、《国际循环》、《医师报》、《门诊》杂志以及来自人民网、新浪网、搜狐健康、腾讯新闻中心、365心血管网、医师在线、丁香园网站等20余家媒体出席了发布会。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李建平教授主持会议。

        北大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向媒体同道介绍了北大医院和心血管内科悠久的历史传统,北大一院心血管内科自解放前建立至今,创造了许多第一,最早创建专业心血管病房,最早普遍开展冠脉介入治疗。直至今日,仍延续着北大医院作为“水准原点”的优秀传统和学术地位。北大医院以收治疑难重症患者为传统,在当今医疗环境下,收治疑难重症患者正逐渐成为高风险、低收益的事,而院训“厚德尚道”的传统理念却鞭策着北大医院人,这个时代下我们更有责任做好疑难重症患者的诊治工作。

        他结合心血管内科此次重大成果谈到:医务工作者要做有“心”之人,医院要做有“心”的医院!这可以通过两方面工作来实现:要在医院学科发展的硬标准上“用心”,攻坚克难要“深入”;同时,也要在医院文化建设的软实力上“用心”,健康宣教要“浅出”。本次开展的经皮左心室重建术主要面向终末期心力衰竭的重症患者,正是延续了我院“医德求厚,医术重道”的优良传统,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历史上再次写下了又一个“第一”!与会媒体记者对刘院长的发言报以热烈的掌声。

        参与手术的马为副教授向到场媒体介绍了经皮左心室重建术的基本原理、手术过程及术后术前疗效对比。他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让在座的每一位听众都对这项崭新的医疗技术有了清楚的了解。

        随后,我国首例接受经皮左心室重建术的患者司先生现场说法,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2009年的一次朋友聚会上,朋友们突然发现司先生不省人事,急救大夫赶到后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虽然经过电除颤、心外按压以及支架手术保住一条性命,原本正常的生活却毁于一旦,走路不超过150米就气喘吁吁,说话都会大喘气儿。这是因为心梗后心尖部出现了很大的室壁瘤,表现为严重的心力衰竭。当时医生们建议他开胸手术,切除室壁瘤,但因顾虑手术太大,风险太高,司先生无奈之下选择了忍受病痛的折磨。直至今日,司先生有幸接受了我国第一例经皮左心室重建手术,术后仅仅两天时间,自己感觉上楼、走路明显有劲儿了,6分钟能走将近500米,比陪他做测试的护士走得还要快。晚上睡觉也好了,一觉睡到天亮,早起遛遛弯儿很是舒服。他非常感谢北大医院心血管内科给了他第二次的生命!

        北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霍勇教授对这项新技术的开展进行了总结和补充。简而言之,经皮左心室重建术是终末期心衰患者改善心脏功能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该技术能起到结构恢复、功能改变的作用,同时,现有数据表明该技术具有降低心衰患者死亡率的重要作用。以往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缺乏简单有效的方法改善生活质量及生存寿命,而该技术的出现,为心力衰竭的治疗增添了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新方法。若能大范围推广该技术,定能在全国范围内造福更多患者!

        霍勇教授同时表示,虽然经皮左心室重建术是一项前景很好的新技术,但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大手术的作用,对手术适应证的严格把握和严谨的术前检查准备,是保证该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即使以目前最严格的适应证进行估计,我国每年也有约数万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进行该项手术,相信这项新技术一定能在神州大地上迅速生根发芽、不断推广!

       来自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们进一步询问了手术技术的难点、术后病人管理等专业问题,霍勇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分别作答。新闻发布会在媒体热烈的提问和讨论中步入尾声,大家共同期待这项在国内始于北大医院的新技术能为广大心衰患者带来新的曙光。

  专家介绍:

   霍勇,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大医院心血管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治疗培训中心主任、卫计委医政司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专家工作组组长、亚太介入心脏病学会秘书长、《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美国心脏病学院杂志介入分册(中文版)》主编等多种期刊主编等。长期从事心内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对心血管疑难、重症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技能。于1993~1994年赴美国哈佛医学院高级访问学者;1995~1996年法国南希大学医学中心客座教授。近十年来,对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有深入的研究,擅长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连续多年个人冠脉介入例数及总例数居全国前列,先后帮助300余家省市级医院开展介入治疗并每年举办2次冠心病介入治疗培训班。开展临床工作的同时还进行多项临床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冠心病介入治疗及术后再狭窄的形成机制研究,并以主要参加者先后获卫生部、国家科委科技进步奖二项,目前承担国家攻关课题和863课题各一项,牵头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一项。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主编学术专著25部。2012年先后荣获了第八届“中国医师奖”、“第十三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及“吴阶平创新奖”。

  (宣传部 付东红 于洁  通讯员 陈尔东 韩晓宁 史楠 王超/文   徐健/摄影)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