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肿瘤医院举办第三届科研实验记录评比大赛

  11月16日下午,由基础工会和基础教研室联合举办的“第三届科研实验记录评比大赛”在科研楼四层小会议室如期举行。

  科学研究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事业,而科研实验记录正是对科研诚信的最佳见证。赛前主办方根据往年的评比经验,对评比标准进一步完善,本次大赛对参赛实验记录有明确要求:必须是肿瘤医院正式实验记录本,记录本年度的实验工作,字迹工整有易读性、完整性、可信性;工作人员和研究生分别进行评选,工作人员符合上述要求的实验记录均可上交,研究生需每科室推选2至4本上交。

  最终,本次大赛共收到实验记录25本,其中基础工会工作人员组5本,全院研究生组20本。评委团队的成员均是我所资深的退休教授,他们分别是前科研副所长徐志刚教授、原中心实验室李振甫主任、前药理学研究室的方家椿教授、前生化室的何洛文教授。老教授组成的评审团传承了一贯严谨的工作作风,他们认真理解每一项评分标准,专心致志地评阅每一本实验记录,还不时地在纸上记录发现的问题。历时近3个小时的评审过程,老教授们甚至都不曾离开座位。

  评比结束后,评委老师们对此次评审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他们认为,交上来的实验记录总体不错;与往年相比有所进步。实验记录是一个人的态度问题,并列举了协和医院档案室的事例,点出实验记录的重要性。此外,导师重视与否也直接关系到科室实验记录的好坏。流行病室、生化室、分子肿瘤学室和病因室上交的实验记录均获得较好的评价。流行病室研究生杨天的实验记录字迹工整、条理清晰;首页有目录,内容齐全;具有很高的可读性,荣获学生组第一名。

  同时评委们也指出了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一、实验记录本要预留前两页,把目录补充完整;第二、材料来源不清,尤其一些标本的详细信息需标注清楚;第三、实验结束后,结果分析讨论要详细,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第四、需附上一些重要方法的参考文献、参考资料等。

  九尺高台,起于垒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本本科研记录,分量很轻,也很重。因此,要筑牢科研事业的地基,必须从严谨规范的科研记录本开始。

  

附:

  获奖人员(工作人员组):

  一等奖:邢蕊(分子肿瘤学室)

  二等奖:乔娟丽(病因室)、赵传科 (生化室)

  获奖人员(研究生组):

  一等奖:杨天(流行病室)

  二等奖:吴思(流行病室)、袁仕琴(生化室)

  三等奖:张亚平(分子肿瘤学室)、冯君楠(生化室)、邓秋菊(遗传室)、朱敏(分子肿瘤学室)、柳霞(生化室)、张欣然(流病室)

  (肿瘤医院)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