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院汪旸、口腔医院刘云松被评为“2017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
6月29日,由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社、中国科学报社共同主办,医学科学报社、人民健康网、北京医科报公益基金会承办的“2017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评选活动”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十位“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获奖者、十位提名奖获得者、“首都百佳青年医生”以及最佳组织医院奖项揭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汪旸、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刘云松荣获“2017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称号,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科曹庆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李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学影像科高顺禹荣获“2017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提名奖”。
该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届,旨在鼓励首都地区青年医生群体的成长、成才,促进青年医生的专业交流,提升其专业及整体素质。期望通过评选发掘出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医生,并引导全社会更多地关注、关心怀揣梦想、有志于医学事业的青年医生,传播医者正能量,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帮助和平台。
获奖人简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汪旸
“不放弃任何一位患者”的初心
“得遇明医,一家之幸;十年病痛,遍查未明;药到病除,如获新生;医术仁心,终能大成。”这是一位患者找汪旸大夫看完病后在网络上写出的评价,他说:“汪大夫让患者和家属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医生。”汪旸大夫多年来一直专注于皮肤淋巴瘤这一类疑难罕见疾病诊治。由于皮肤淋巴瘤是非常特殊的皮肤肿瘤,是皮肤中的淋巴细胞肿瘤性增生所产生的疾病,早期发展非常缓慢,临床表现不典型,大多数患者会被误诊为普通的皮炎、湿疹等疾病而延误治疗。但其一旦发展到晚期,预后非常差,大多数患者对化疗抵抗。为了能够“不误诊一位患者,不放弃一位患者”,汪旸大夫从2009年起率先在北大医院开展了皮肤淋巴瘤专业门诊,对这一罕见疾病进行深入系统的临床总结。经过几年的积累,已建立了完善的皮肤淋巴瘤患者资料库,为患者制定系统的治疗方案并长期随访,目前规律在专业门诊随访的患者大于500位。2009年,汪旸大夫发现了国内第一例罕见皮肤淋巴瘤“皮肤CD8+细胞毒性亲表皮性T细胞淋巴瘤”,使我国的皮肤淋巴瘤疾病谱得到完善。汪旸大夫的每一次突破都源于“不放弃任何一位患者”的初心,因为她觉得让患者新生的希望得以实现就是为医者不懈的追求。
宁静致远的孜孜求索
为了攻克皮肤淋巴瘤这一临床难题,汪旸副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多年来致力于皮肤淋巴瘤发病机制的研究,从最初的不断摸索,到现在已经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研究团队和研究平台。近年来带领课题组原创性的发现SATB1基因、TOX基因、BCL11B基因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的特异性表达异常,并且阐明了这些分子在疾病进展、疾病诊断、预后判断中的作用,为开发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建立了理论基础。研究成果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Journal of Cutaneous Pathology、Blood、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等国际该领域权威期刊中发表,并多次被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并进行发言。十年青锋磨砺出,经过近十年的孜孜求索,终有回报,北大医院皮肤淋巴瘤临床诊疗中心成为皮肤淋巴瘤国际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PROCLIPI研究入选的唯一来自中国的临床中心,已经得到了国际的认可。而她本人也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2014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并担任多个国家高水平杂志的审稿人。
仍在践行梦想的路上
除了临床及研究工作之外,汪旸副教授积极参与教学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她曾获得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英文讲课比赛一等奖、全国皮肤科青年医师讲课比赛二等奖,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并多次获得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贡献奖。先后承担八年制本科生教学、研究生及进修医师教学、临床医学专升本教学、护理大专教学及皮肤病理继续教育培训班等教学任务。同时参与筹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加拿大皇家学院毕业后教育中心,并担任中心秘书工作。她不仅是一位好医生,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好老师。可以将自己的临床技能和科研思维传授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从事和参与这份工作,汪旸觉得,这是责任,更是一份光荣的责任。未来的路还很遥远,她还走在践行梦想的路上,她说,医者,不仅有深沉热烈的当下,还有踌躇满志的远方。她仍将在这条通向远方的道路上传光明之道、授立身之业、解生命之惑。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刘云松
刘云松,38岁,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现任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擅长牙齿美容修复、固定修复、种植修复等。2009-2011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公派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牙医学院学习深造两年,回国后一直从事口腔修复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2项国家级、4项省部级基金项目,参与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10余项。目前已发表中英文临床、科研论著20余篇,获国家专利1项。在口腔领域多个学会任职常委、委员。
积跬步至千里 积小流成江海
热情、直接,说话简练干脆,这是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副主任刘云松给记者的第一印象。采访中,刘云松提到最多的,是“沟通”二字。
仁心仁术医患同心
刘云松说,老年人和特殊群体,是口腔医治的“困难户”。十年前,刘云松曾遇到过一位特殊的患者,那是一位孤寡耄耋老人,老人的口腔条件差,镶牙本就困难,还面临着一系列的经济困难。
由于老人没有家属陪同,且听力情况不好,交流起来十分困难。但刘云松总是以“高八度”的声音与老人交流镶牙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细节问题。考虑到老人的经济状况,刘云松主动找科主任申请,帮老人减免了不少费用。得益于刘云松的“细致”,治疗过程十分顺利,复查时,老人说:“刘大夫,你帮我镶的这副牙很好,但是我要跟你说再见了,这可能是我们见的最后一面了”。老人由衷的信任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但刘云松也深刻地体会到了生老病死的无奈。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作为两项国家级课题、四项省部级课题的负责人,刘云松对科研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做科研要有严谨治学、吃苦耐劳的态度。他总是在临床中发现问题,通过无数试验来证明科研的可行性。从写标书申请国家基金,进而查文献、做实验、参加会议交流,就这样一步步进行下去。
刘云松更倾向把科研成果进行临床转化。他骄傲地说:“许多临床新技术、新疗法、新药,都是我们通过科研得来的!”多年来,刘云松一直致力于数字化技术和骨组织工程技术在口腔领域的转化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内领先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就,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中英文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七篇发表在相关学科排名领先的国际杂志上。相关研究成果还曾五次在国际学术会议进行特邀发言或大会发言,并以执行主席身份参与国际会议举办;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获得十余个研究奖项。
他愿意与国内外同仁进行深入交流,更愿意将自己的成果与他人一起分享,从而造福更多的患者。他说,科研就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水静流深不断前行
刘云松的学生们谈起他们口中的“刘老师”,都不自觉地竖起大拇指。他们说,刘老师学识渊博,临床经验丰富,但是一贯低调,不张扬,默默做事。他是在用自己的行动,教导我们如何成为一名受患者喜爱的好医生。如今,刘云松担任多项社会职务,从多个层面为口腔医学相关专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他还积极投身医学教育事业和卫生公益事业,为口腔医学的繁荣倾尽全力。
提及未来的职业憧憬和规划,刘云松说:“我特别喜欢泰戈尔的一句话,小草的足歩虽小,但它却拥有脚下的土地。如同我现在的状态,每天忙碌在临床、教学、科研中,虽然步伐不大但是意志坚定,目标明确,只要每天积累,日有所长,就是我最喜欢的状态。”
(宣传部整理)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