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六院指导蓟门里医院在全球率先启动2017“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活动
2017年9月1日,在2017“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的第一天,为呼吁全社会关注记忆健康,提升公众对老年痴呆的认识,蓟门里医院于社区广场在全球率先启动了“社区预防、早期识别、全程照护”公益活动。
活动由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第六医院)、痴呆诊治转化医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ADC”)联合指导。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李文秀院长,ADC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解恒革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研究室主任、ADC副主任委员兼副秘书长王华丽教授,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黄手环行动项目主管杨辰,蓟门里医院刘雷主任、毕亮书记等嘉宾出席活动。
首先,蓟门里老年舞蹈队为公益活动热场,伴随着动人的旋律,社区阿姨们跳起优美的扇子舞,欢快的气氛迅速将到场嘉宾和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同时,优美的舞蹈也体现出蓟门里社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气息。
随后,到场的领导和社区代表为活动致辞,李文秀院长表示,蓟门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热心公益事业,体现了奉献社会的责任感,相信医院一定能做好此项工作,切实把医养结合真正造福于社区百姓,也希望医院继续巩固医院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改善医疗质量,为蓟门里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社区代表刘阿姨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己的脑健康,尤其是记忆健康十分关注,感谢蓟门里社区引入三级医院和相关机构的优势资源成立记忆门诊,我们非常实用,希望蓟门里医院的服务能越来越好,让更多的百姓受益。
作为此次活动的特约专家,解恒革教授和王华丽教授进行了“社区预防、早期识别、全程照护”为主旨的公益讲座。解恒革教授介绍,当前我国超过90%的痴呆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断,即使在一些记忆门诊较完善的三级医院,患者初次就诊时也平均延误2年以上,时间的延误极有可能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延误诊断的原因一方面是痴呆核心症状“记忆下降”容易被误认为是一种正常老化现象,往往疾病进展到中重度才会被家属发现,另一方面是老人平时主要在社区活动,平时与社区医院医生沟通较多,而当前记忆门诊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因而不容易获得相应的记忆健康服务。幸运的是,蓟门里已经成立记忆门诊,这将为老年人的记忆健康做出巨大贡献。解恒革教授同时在会上向公众呼吁:当我们注意到老年人出现记忆力下降,甚至影响他的生活的时候,要高度警惕,带他到记忆门诊,给他提供更好的保健建议,对他很有帮助,对家人也很有帮助。
王华丽教授表示,老年痴呆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仍是没有攻克的医学难题,还不能绝对治愈。因而,全球科学家都在努力探索如何预防痴呆,世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推荐以下五点预防策略:保护心脏、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社交活动、认知训练。其中认知训练是指通过重复一系列特定设计的认知任务,对抗正常老化及记忆障碍老人认知损害的非药物干预策略。大量研究证实认知训练能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如记忆力和加工速度。她建议关心自己记忆的老人到蓟门里等记忆中心参与训练活动,延缓记忆力下降,推迟痴呆的发生发展。同时,王华丽教授指出家属对老年痴呆患者护理、关爱至关重要。她呼吁到,现在有80%以上的老人都是由家人或保姆进行照护,想照顾好一个老人,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老年痴呆患者各种不好的行为,各种能力缺失,并不是他这个人造成的,而是疾病所造成的,不是因为病人变了,而是疾病使他变了,我们不能埋怨和指责老年人。我们一定要尽可能的关爱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和照顾!
随后,来自西城区睦友社会工作事务所的顾颖副总干事和夏梦梦社工带领社区老人进行了“智力运动会”,从而鼓励老人积极用脑动脑,老年人纷纷参与活动,身体力行地为痴呆社区预防活动做出贡献。
活动也邀请了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黄手环行动”公益项目走进北京市海淀区蓟门里社区,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等老人免费发放定位黄手环。
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者,蓟门里医院的大夫们也在会上呼吁:老年痴呆正在成为影响社区老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蓟门里医院组织这次活动,希望借助社区的影响力,将老年痴呆的知识传递给社区百姓,进一步传送给大众,加强整个社会对老年痴呆的重视,促使更多身边的老年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关爱。
背景资料:
据世界阿尔茨海默病2016年最新报告显示,今年,全球约有990万例新发痴呆患者将被诊断——平均每3秒钟就有1例。到2050年,全球患有老年痴呆的人数将从目前的5000万人增加至1.315亿人。同时,有数据指出,65岁以上老年痴呆患病率为3%至5%,且每增加5岁,患病几率就翻一倍。尤其在中国,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加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65岁以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
(北大六院)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