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六院科研处组织科研人员赴美国开展学术交流
2017年初,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提出了“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和学术机构有深度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深度参与国际或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科学工程,参加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等要求。为了拓宽北大六院国际合作领域、夯实国际科研合作基础,10月上旬,北大六院科研处组织各研究室科研人员赴美国世界一流研究机构开展学术交流。
为保障此次国际交流访问团的顺利出行,在陆林院长、岳伟华副院长的领导下,科研处做了详细的行前计划和准备。在与国外多家研究机构几十次的沟通基础上,最终确定了两个访问地点——波士顿和巴尔的摩。在这两个访问地点中,我们选择了在精神疾病相关领域处于全球顶尖水平的交流访问对象:麦克莱恩医院、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临床大数据中心、哈佛-麻省理工Broad研究所斯坦利中心以及Lieber脑发育研究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精神病学系等。在与美方商定好具体交流日程后,由全美排名第一的精神专科医院麦克莱恩医院和巴尔的摩的Lieber脑发育研究所为访问团出具了邀请函。之后,科研处积极协调各研究室主任及科研骨干规划具体的交流行程,出国人员队伍在多次变动之后,最终确定了10位老师出访,包括:岳伟华副院长、王华丽主任、钱秋谨主任、孙黎研究员、王力芳副研究员、杨莉副研究员、李继涛博士、陈天达博士、陈红光博士及王雪萍博士。为方便各位老师办理出国手续,由科研处牵头,从团员中选出四位联络员共同准备出国审批、行前公示、办理因公护照及美国签证所需的各项材料,四位联络员分组负责多位老师的各项信息和证明材料准备。统一的部署不仅加快了办理出国事宜相关材料的进程,还节约了各位出访人员的宝贵时间。此外,科研处还帮助各位老师统一采购国际机票、预订境外旅店、准备行前须知等繁琐工作,为大家的顺利出行做好了充分准备。
临行之前,党院办和科研处联合组织了因公派出行前安全教育培训会暨美国访问团行前动员会,会议由科研处陈冬雪处长主持,王向群书记和党院办张霞主任出席并讲话。在会议中,王书记强调国家安全在日常工作生活特别是境外交流中具有重大意义,指出科研人员对于科研数据也有保密义务,要时刻注意国家安全及自身安全。张霞主任介绍了各级部门对国家安全事项的管理和重视,提醒大家在国外遇到特殊情况要及时向组织汇报。之后,大家认真观看了《因公出国人员安全教育》视频。陈冬雪处长在总结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多个注意事项后,再次与出访成员介绍并确认美国访问交流的各项细节,并强调了访问团一切行动听指挥,遇事多请示,不得单独行动等纪律要求。经过培训,大家对于因公出国的相关注意事项更加明确,尤其对在国外期间的国家安全、人身安全及信息安全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10月7日,当大部分人还处在国庆中秋双节的休假中时,岳伟华副院长带队的北大六院美国学术交流访问团一行10人,带着向世界一流学科交流学习的热切期待,从首都机场搭乘国际航班飞往美国波士顿。在波士顿地区,北大六院科研人员与麦克莱恩医院、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临床大数据中心、哈佛-麻省理工Broad研究所斯坦利中心的各位专家进行了深度交流,听取了对方的最新研究报告及管理机制介绍,并参观了各研究机构的仪器设施、共享平台和操控系统。此外,麦克莱恩医院还协调时间安排大家参观了位于该院院内的哈佛脑组织资源中心,庞大的脑组织样本量、标准化的管理和操作流程、突破性的研究产出给大家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之后,学术交流团一行从波士顿飞往巴尔的摩,与位于巴尔的摩的Lieber脑发育研究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精神病学系的诸位专家开展了研讨,了解了国外研究者在精神分裂症、儿童精神病学、老年精神病学、精神疾病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以及相关技术进展。10月15日,在顺利结束了既定访问行程后,全员安全返回北京。
此次出国学术交流访问,不仅与多个国外一流的研究机构从学科进展、研究规范、疾病领域拓展、学科交叉等方面取得了重要共识,初步拟定了今后深入开展的合作研究方向,同时也向国际同行充分展示了北大六院科研人员的实力与水平。此次访问更是为北大六院科研工作带回了新的气象:首先是合作精神。无论是临床医生还是科研人员,无论来自于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合作的理念需要贯穿于整个研究工作,合作不仅能够保证跨学科综合性项目的顺利实施,也是科技前沿交叉创新的重要保证。其次是更大地激发了研究人员对研究工作的热情和兴趣。强烈的科研兴趣是推动科研工作不断提升的原始动力,是增强自身职业自信心、事业自豪感和不断克服艰难险阻的能量源泉。第三,追赶国际一流的进取心。在看到了与国际顶尖研究机构差距的同时,也激发了大家奋力追赶、不断提升自身科研水平的信心和动力。
鉴于此次访问团的成功出访和较好的反馈,科研处将在院领导的领导下,继续努力创造机会,争取派出更多的一线工作人员出国交流学习。
(北大六院 王雪萍 陈冬雪)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