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圆满完成西藏残联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植入康复项目

  “在连续三年援藏工作期间,我们发现藏区有很多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患儿,生活在无声世界中,无法与人交流,不具备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人工耳蜗植入是他们重获新声的唯一希望,亟待尽早手术治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三批“组团式”援藏医疗专家郑宏伟副主任医师介绍道。

  2018年7月6日-7月8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专家再次赴藏,为“中国残联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救助的西藏聋儿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至此康复项目患儿全部治疗完成,圆满完成项目任务。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从2015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派出专家团队,参与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来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从手术示教到专题讲座,从教学查房到实践操作,从患儿救治到技术帮扶,倾全科之力,多方位精准支援藏区医疗力量。

  在援藏工作期间,耳鼻喉科援藏专家了解到,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在当地尚不能独立开展。由于种种原因,之前残联指定的医院因各种原因不能进藏帮扶,项目一度停滞,以至于2014年的人工耳蜗抢救性植入康复项目至今都迟迟未能完成,很多需要救治的聋儿无法进行手术。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是北京大学言语听觉研究中心临床医院牵头单位,是国内最早开展儿童人工耳蜗植入这项技术的单位之一,目前已经完成近两千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余力生的支持下,联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积极联系西藏自治区残联,表示由自治区人民医院援藏对口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希望承接项目为患儿完成后续手术。2017年西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下发了《关于同意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植入康复项目手术援助医院的复函》,同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正式承接西藏残联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植入康复项目。

  2016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夏瑞明主任医师进藏,完成四名藏族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在当地产生了巨大影响,为藏区更多的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点燃了希望。2017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正式承接西藏残联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植入康复项目,陆续顺利完成11名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今年,响应藏区群众的迫切需要,人民医院的耳外科专家团队准备充分,一鼓作气,在两天时间内双台同开,成功进行14台耳蜗植入手术。

  为了保障西藏残联的聋儿康复项目顺利完成,不放弃任何一例疑难患儿,三年来,夏教授连续三次义无反顾赴藏进行耳蜗植入手术。尽管每次进藏,缺氧及低气压的环境都会导致夏教授出现胸闷、心慌等高原反应,但夏教授仍然要求将手术日程安排得紧凑些,再紧凑些,希望帮助尽可能多的患儿完成植入。

  从7月6日到7月7日,从早晨9:00到晚上19:00,连续两天的不间断奋战,从驻地到手术室两点一线的工作,夏教授顾不上充分休息。短暂的手术间隙,匆匆吸过氧,吃过简单的盒饭,就继续投入到下一台手术当中。当所有患儿手术圆满结束,翌日清晨,夏教授便乘坐班机返回北京,继续投入到医院繁忙的日常临床工作中。

  “西藏地区普遍缺氧,患儿的营养水平较差,术后的护理和换药也需要特别关注。如何避免皮瓣坏死,如何促进伤口愈合,我们在经验中不断成长,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耳蜗植入‘西藏模式’,手术成功率达到满意程度。”二批援藏队员韩琳副主任医师介绍道。

  从术前的充分阅片,到术中的精细操作,再到术后的细致护理,大家群策群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耳蜗植入的疑难病例,术后患儿恢复效果良好。当患者术后开机、调机时重获新“声”的刹那,患者脸上惊喜的表情,是对耳鼻喉科医护群体的最大肯定。

  耳鼻喉科主任余力生教授表示:“植入耳蜗恢复孩子的听力,对孩子的生活、家庭的稳定、社会的稳定是有重要意义的,尤其对于藏区,是这些孩子和家庭的希望。”

  自治区残联副理事长龚德明指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不仅能够在学科技术上对藏区进行帮扶,更勇敢担当了贫困聋儿的人工耳蜗救治工作,必将使更多的藏族聋儿受益,使更多的藏族家庭受益。”

  京藏“人民”心手相连,让藏族聋儿重获新“声”。

  (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陈姗妮)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