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社会办医及医院管理高峰论坛在京举办

       2018年8月24日-26日,“第三届中国社会办医暨医院管理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主题聚焦“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由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健康界等机构联合主办,论坛汇集国内医疗卫生领域权威专家,从管理、学科、投资、服务、产业等多方面共同探讨我国社会办医发展和现代医院管理的路径和图景。来自全国各地的1300余名社会办医相关从业者齐聚一堂,共话营造社会办医健康成长环境,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展现新时代下中国社会办医精神风貌,共探社会办医如何为健康中国发挥更大作用。

开幕式与主论坛:大伽云集见解深远

  开幕式和主论坛由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陈仲强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海涛主持,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医管局党委书记雷海潮,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王发强,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李路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北大方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生玉海,健康界总裁赵红,北大医疗产业集团CEO宋金松等重磅嘉宾进行了致辞或主题演讲。

  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明确了激发医疗领域社会投资活力,调动社会办医积极性,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既为社会办医规划了方向和重点领域,也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2018年上半年已经有近20省市发布促社会办医新政,涵盖降低准入门槛、提高审批效率、提供财税和投融资支持等多项关键内容。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表示,这些新举措表明社会办医在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韩启德

  社会办医发展迅速,但其中也遇到了许多亟待破解的问题。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李路平认为,如何解决好社会办医的人才队伍建设和如何提升社会办医机构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水平是当下最需要探索地两个问题。把医院安全质量的评价作为提升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以及医疗机构的征信体系建设是提升医疗质量水平的重要手段。

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 李路平

  “社会办医这条路上有坎坷,也有机遇”北大方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生玉海表示,医疗是北大方正集团重要的发展领域,北大方正会与社会各界力量一起为健康中国战略添砖加瓦。

北大方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生玉海

  品牌是在资本市场溢价的最终武器。健康界总裁赵红认为,社会办医应该向北大国际医院这样的表率所学习,学习他们把技术、医德、品牌、运营、管理、社会责任统统兼顾起来这样一种做法。在社会办医在发展过程当中,大家应该消除歧视,抱团取暖。“社会办医越团结一致,越能够去建立社会办医的话语体系,我们越能够跟公立医院主导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建立一种平衡关系。”赵红说。

健康界总裁 赵红

  优秀者与优秀者同行,攀登者与攀登者为伍。“一流医院领跑医疗体制改革,发展集团旗舰医院,带动整个医疗板块的发展,作为企业社会办医的一面旗帜是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目标。”陈仲强表示。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 陈仲强

  变革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正如大会主论坛的主题“变·思维”,只有思维高度的转变,只有贴近时代脉搏的智变,才可能拥抱改革的蜕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发表了以“构建PCIC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战略思考”为主题的演讲。他表示,整合型服务体系构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导,以需求为导向,真正围绕健康,把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改造。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司司长 梁万年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雷海潮结合北京从分级诊疗的角度,用详实的数据讲解了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实践和成果。此外,他还讲了关于社会办医的思考。社会办医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支医疗服务的提供力量,同时也是制衡医疗市场发展和平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医管局党委书记 雷海潮

  创新是驱动医疗卫生发展的关键策略和路径,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相信,医院临床科技创新目标是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不唯论文、奖项论。在创新方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重点在做两件事,一是基于临床病理数据的研究,构建前瞻性的病理数据库;二是转化科学研究,医院将利用清华大学在理科、工科、人文艺术的综合学科优势,打造一种创新转化的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 董家鸿

  北大医疗产业集团CEO宋金松则对社会办医提出几点思考:第一,社会资本办医要准确定位,要清楚自身的细分市场以及目标客户,明确战略,明白差异化竞争优势所在;第二,在管理上,社会办医要逐步将规模化经营转变为变成精细化管理,要靠管理出效益,否则会严重亏损;第三,要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利用社会办医的机制和体制,快速融入现代化的医疗管理体系里。

北大医疗产业集团CEO宋金松

六场分论坛:细分话题越议越深入

  大会除开幕式和主论坛外,还设置了1场标杆课堂、5场圈子夜话、6场分论坛。6场分论坛涉及管理、学科、投资、服务、产业等与社会办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

标杆课堂由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冯岚副院长主持

  一次成功的大会带来的不仅仅是对现状的思考,更应该带来变革的方向。此次大会每个论坛主题都有一个“变”字,变则通,通则久。如何变革传统管理模式,如何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如何破解社会资本在标的选择、投后管理、退出途径等方面的难题,如何让患者得到更加优质和满意的服务,如何拥抱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如何做出适应大众需求的健康管理等是各个分论坛重点讨论的问题。汇集行业智慧能够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同时也是本次大会的重要意义。

分论坛的精彩观点回顾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党委书记刘洋:中国医改的本质是要通过医疗服务体系的变革,让患者和社会得到更加优质和满意的服务;医疗服务事关人民群众切身感受,事关国计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也是落实“健康中国2030”行动的重要内容。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副院长杨雪松: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解决临床问题为目标,这是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做MDT(多学科诊疗)的核心理念。我们医院做MDT分为3个架构,一是门诊MDT,二是住院MDT,三是急诊/住院MDT。但不管哪种形式的多学科会诊,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都有自己固定的管理手段和特色,即医疗专家和企业管理者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副院长梁军: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医院不在大,有强学科则行。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副院长李立荣:智慧医院和智慧后勤建设的特点是全生命周期、持续完善、逐步提升。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以“掌控核心、结合外包、专业运行、有效监督”的模式搭建后勤管理团队,形成了专业人做专业事,核心部门自己掌控,社会化服务委托外包,做好管理和监督工作的模式,优化和改善了医院的后勤管理团队。

  北大医疗产业集团副总裁任甄华:作为大型的综合医疗集团,北大医疗在医疗服务板块首先还是偏向于重资产。对于标的的当地人口、医保、医院环境竞争等情况做一个详尽的商业尽职调查,这对于投资决策尤其初筛是非常重要的。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院长陈肖鸣:5G时代即将来临,互联网赋能区域医疗,“平台型互联网+医疗”应运而生。打破信息孤岛,解决互联互通,降低投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彻底解决低小散问题,“平台型互联网+医疗”将大有可为。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信息标准部主任舒婷:并非说互联网有先进手段,就能够完全颠覆医疗行业自身的发展目的。患者安全的保障、医疗成本的控制以及便民惠民措施的推广,这才是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只是作为后台的支撑。

  兰州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李玉民:重视医院文化,从人才、技术、设备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且最终落实到服务上,才能使医疗机构在新医改政策下,给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曾强:在新形势下,为完成健康管理赋予我们的任务,需要做到以下三个转变,由伴病体检向健康体检评估转变,由套餐式体检向个体化精准体验转变,由单纯体检向检后服务转变。

五场圈子夜话:心里话越说越过瘾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每场分论坛场场爆满外,5场晚上召开的圈子夜话也需要把椅子加到门外。“论爱学习,还就服医疗领域人士。”一位参会者感叹。

  5场圈子夜话把平常在医院里默默奉献的医务工作者聚集在一起,大家聊经验、聊探索、聊创新。在党院办主任专场,党办主任和院办主任能坐在一起交流开创了行业先河。在别的行业里“同行见面分外眼红”,然而在医院宣传人专场大家纷纷分享出自己的“绝招”,为医院品牌建设汇聚智慧。医务处长们坐在一起聊医疗质量安全新攻略,医院运营部主任一起聊运营管理新思维,医院人力资源一起聊搭班子建队伍……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圈子”为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中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和困惑的平台。

圈子夜话现场

  社会办医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了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医疗保障局的成立提供了合理规范的支付体系,人口老龄化提供了充满想象的市场机会。未来,在这片健康“红海”上,社会办医必将扬帆远航。

(北大国际医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