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院主办第一届《肿瘤化疗输液港植入技术及并发症处理》培训项目

       9月8日,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大医院)血管外科主办、北京大学医院协办的第一届北京市级继续教育项目-《肿瘤化疗输液港植入技术及并发症处理》培训班开班。3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参加培训。据悉,这是目前国内首个全方位介绍输液港手术、护理、并发症处理的专科培训班,旨在指导学员对输液港有一个初步的全面了解,掌握输液港的建立、使用的原则,复杂患者的输液港建立位置选择策略和并发症处理的基本方法。培训班由北大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张宪生主任医师主持并授课。

  北大医院护理部主任丁炎明,肿瘤化疗科护士长苏艳青,介入血管外科护士长李俊梅、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张岩,尹杰副主任医师、佘康、成功主治医师等多位业内专家现场授课,并展示了北大医院在输液港建立与维护领域的经验理念和多项创新技术,对输液港的建立、使用、维护和透析中心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和与会学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除专家授课,培训班的一个特色项目就是模型实践,现场直观地模拟了输液港穿刺过程和手感。

  此次课程以理论基础+手术演示的形式,丰富了理论课程的内容,提升了手术细节演示,使整个课程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培训班全面展示了输液港的临床应用知识,为学员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的知识盛宴,加强了医护人员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受到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张宪生介绍,静脉输液是肿瘤化疗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传统的输液是通过外周表浅静脉穿刺注射液体,易引起浅静脉炎、药液渗漏、局部硬肿甚至大面积组织坏死等并发症。早期临床上广泛应用的PICC(经周围静脉中心静脉插管)会有一段导管露在皮肤外面,患者生活不便,不能洗浴、游泳;容易出现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及感染。

  输液港是90年代逐步发明发展的新型输液通路技术。它是是完全植入体内并可长期留置的输液装置,为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建立一条长期、可靠、安全的血管通路。主要用于全身化疗、胃肠外营养给药,取血样,输送血液制品,与其他静脉通路相比,对生活质量要求更高,更愿意接受静脉输液港的患者。其优优点:1、留置时间长,能满足化疗方案的实施:输液港能长期留置,能完全满足中长期输液治疗需求。理论上留置时间可长达20-30年,PICC留置时间在一年以内。2、并发症低:穿刺点感染和静脉炎,以及后期血栓、断管脱管等发生率远远低于传统输液或PICC。3、维护操作简单,能大大降低维护和护理的工作量:PICC每周维护一次,过程繁琐复杂,输液港维护操作简单,且时间少于PICC,输液港非治疗期每4周维护1次。4、患者舒适度及生活质量高:没有裸露在体外的部件,减少干扰日常生活工作与活动,患者生活质量高。5、不增加长期使用成本:输液港每4 周维护一次,PICC 每周都需要维护,输液港产品相对昂贵,但是维护成本低,不增加后期使用成本,约在6个月左右的使用成本与PICC使用成本持平,时间越长费用越低,更适合中长期输液治疗。6、独立包装,使用方便:单件包装于纸塑袋内,外包装盒采用纸盒。经环氧乙烷灭菌。分件包装避免意外导致的全套部件污染。7、满足不同术式需求:规格型号丰富,既能经颈内、锁骨下静脉进行胸壁置港,也能经贵要静脉进行上臂置港,满足临床不同术式、不同患者人群的需求。

  张宪生也同时强调,随着越来越多的不同科室的临床医生开展输液港植入手术,并发症也多起来,诸如感染、血胸、气胸、损伤动脉、导管断裂、港体外露、输液港无法取出需要开胸取、大出血甚至死亡等,如何避免此类并发症,出现了如何处理,需要更专业的知识培训。

  据悉,张宪生主任医师于2005年国内领先开展颈外静脉切开直视下输液港植入术,至今已行千余例输液港手术。而北大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在输液港植入技术以及各种疑难并发症处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用多项创新技术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多年来北大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一直坚持以国际指南为标准,结合不同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规范化和个体化兼顾的手术治疗,创新性地开展了经颈外静脉切开植入输液港、前臂贵要静脉切开植入输液港手术,对于断裂的输液港导管可以利用介入血管技术重新建立血管通路,避免了再次手术,为患者节省了费用。在维护及并发症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一贯秉承“慎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的原则,在手术技术方面精益求精。对于外院无法取出的儿童输液港导管通过微创小切口完整取出,避免了开胸巨创手术和大出血的并发症。

  (医学部   付东红  北大医院  尹杰 佘康/ 文  徐健/摄影 )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