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院举办“胜任力导向”本科临床医学教学与评价方法师资培训班
11月24日~25日,初冬的北京一片金黄,暖阳高照。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同主办的国家级“胜任力导向”本科临床医学教学与评价方法师资培训班在京举办。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30所医学院校及其62个附属医院的296名一线教师代表参加了培训班。
开幕式上,北大医院党委书记潘义生以颜色为喻,提出了医学事业及医学教育中重要的“生命三原色”:“红色”指代医者的爱心,无论是炽热的爱国之心,还是温馨的助人之心,家国情怀,爱心无限;“蓝色”代表冷静,反映了科学事业随着时代变迁不断进步的特征,也反映了北大医院对医学教育发展的不懈追求、不忘初心;“绿色”是生命的色彩,代表着医学教育事业中的无限希望。潘书记希望本次培训班能达到人文与科学相统一,将参加培训的全国各地医学教育工作者带上新的起点、新的征程。
在主题发言中,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所长王维民教授围绕中国医学教育的现状展开了探讨和思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司副司长陈昕煜以“医教协同背景下的中国医学教育”为题,介绍了医教协同背景下的卫生人力资源的现状及政策引导;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副处长谢阿娜则详细介绍了临床专业认证在国内的现状,展望了临床专业认证未来的发展;北大医院副院长李海潮以“他山之石——英国医学院校教育的发展和启示”、“递进式PBL的能力培养价值”为题,分别围绕英国院校的毕业后教育、北大医院在PBL训练中获得的经验展开讨论。
24日下午所举办的12场工作坊由北大医院王颖、李岩、齐建光、周国鹏、董爱梅、高雨松、闫辉、史继荣、于扬、李渊、金哲、田雨等十余位专家主持,分别以临床情景命题、PBL教学演练、CBL教学的设计实施、形成性评价(SOAP/Mini-CEX/DOPS)、教学查房的准备与实施、OSCE的SP应用培训、情景式教学以及模拟教学演练等为主题。通过现场演练、视频解说、现场评估等多种形式,密切结合临床教学背景下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境,从操作层面向学员们展示了不同类型教学与评价方法的详细过程和内涵。学员们踊跃参与、热情高涨。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获得了与会学员的一致好评。
次日的培训以北大医院副院长李海潮的演讲“临床阶段的课程整合——原则及方法”开篇,他从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医学教育的现状和挑战、传统教育的优缺点以及课程改革的核心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教育处处长王颖以“见实习阶段的系统性评价与考核方案设计”为题,详细介绍了北大医院本科临床阶段的教学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大外科副主任李岩介绍了模拟医学教育课程建设的特点;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周国鹏阐述了形成性评价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考核目标和反馈目的;妇产科副主任徐阳以“临床实习阶段的教学和管理”为题,介绍了实习医生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和主治医师责任制;儿科副主任齐建光以“见习床旁教学对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价值”为题,总结了床旁教学的优点及其面临的挑战;全科医学科韩晓宁副主任医师围绕全科医学教育,介绍了“以概念渗透、理论灌输、实践结合、社区导向”为特点的本科生医学教学模式,总结了全科教学过程中的宝贵经验。
本次“胜任力导向”本科临床医学教学与评价方法师资培训班圆满落下帷幕。正如北大医院李海潮副院长在总结中所言,目前国家卫生健康事业正走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临床医学教育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不应只拥有热情,更应该建立专业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我国医学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
(北大医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