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 不辱使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四批“组团式”援藏医疗专家援藏日记

  为进一步促进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升西藏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自2015年国家启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以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相继派出4批共27名专家赴西藏自治区开展援藏工作。“北大人民医院援藏人”实实在在地从学科建设到人才培养、从医疗质量到科研管理、从规章制度到医院文化等各方面为受援单位增加“造血功能”。

  2018年7月26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四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一行7人奔赴雪域高原,开展为期一年的援藏之行。队员们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服务、管理等全方位的援助,在雪域高原留下许多无私奉献、感人至深的故事,书写了北大医学人和人民医院人的责任和担当。这是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四批组团式援藏医疗专家妇产科(计划生育与生殖医学科)王艳槟主治医师的援藏日记——

  在家人和亲朋好友的担心、祝福和依依惜别中,我来到了离天堂最近的日光城——拉萨,开启我的援藏之行,期盼着能为藏民同胞的健康和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做一份贡献。稀薄的氧气和干燥的气候给身体带来了诸多不适,刚进藏的日子里高原反应严重,却不能阻挡自己跃跃欲试的心情。7月27日,李克强总理来到我们所在的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专程看望慰问援藏医务人员,近距离地聆听国家总理的教导和关怀,倍感责任在肩,也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和必胜的决心。

  时光飞逝,一晃已经来拉萨大半年时间了,院子里从郁郁葱葱,变成了满地金黄,又变成了冰寒萧瑟,如今又是绿意渐浓的一片早春景象。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四批援藏医疗队积极开展医疗救治、临床教学、学科建设、科室管理、下乡义诊、健康科普……在雪域高原留下了我们忙碌奔波的身影。每周两天门诊,两天手术,剩下的一天要完成术前讨论等各种术前准备工作,还要负责院内MDT(多学科诊疗)和科室的教学工作,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使我没有多余的时间想家,日子过得充实又满足。

  在门诊,每天都要接诊从全西藏各个地区风尘仆仆赶来就诊的患者。看着她们脸上跟年龄不符的沧桑,听着她们平静诉说着在我听起来严重到不可思议的病情,每每觉得自己任重而道远。西藏医疗条件有限,且地域广阔,就诊路途遥远而艰辛,很多时候医者往往有心无力,但西藏的患者,总是那么朴实虔诚、善良平和、坚忍勇敢,他们无论被病情折磨的多么痛苦,永远用真诚信任崇敬的眼光注视着医生。

  在病房里,经常能看到已经到了疾病晚期才来就诊的患者,错过了最佳手术机会而只能姑息治疗;也经常能看到一次次重度子痫前期,一次次胎死宫内,却依然在不做任何检查的情况下再次妊娠,任由疾病进展到无法挽回的状况下再来就诊的孕妇;还有的孕妇在孕期遇到问题首先去寻求活佛的祈祷,然后找藏医,最后才找到我们,但这时往往病情演变得更加复杂,处理起来很棘手。通过实地切身体验,我们更深切领悟到医疗援藏的意义和重要性,西藏基层医疗工作建设和扶助任重道远,也深深感受到援藏工作的光荣和使命感。

  曾经有一位妊娠29周的孕妇,患有高血压,血小板下降到仅有2*109/L的水平,而西藏地区没有血小板供应,胎儿宫内状况不好,随时都有胎死宫内的可能,而即将到来的分娩,对于这位孕妇来说,可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然而,面对她们朴实虔诚的微笑、渴求的目光,听着她们一声声亲切地呼唤着“安吉拉”(对医生的尊称,“天使”的意思),我的内心被深深刺痛,为这两个脆弱的生命感到痛惜,同时也竭力想尽各种治疗方案来保证她们的安全。我们的后方,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从拉萨到北京,孕妇的病情时时牵动着两地医院许多医护人员的心。经过反复讨论和斟酌,考虑到患者病情的复杂和危重,考虑到西藏医疗条件的限制,为确保分娩手术万无一失,患者被顺利的转诊到北京。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及全院相关科室的全力配合和强大支撑下,手术过程有惊无险。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张晓辉副所长对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做了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病人回到拉萨后为我送来了锦旗,病人和家属激动地热泪盈眶,不住地表示着感激,锦旗上写着“医者仁心济百姓,藏汉民族一家亲”。这份荣誉是属于我们这个强大的集体的!这一刻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救治患者的生命特有的成就感,付出多少努力都值得,他们的健康是我留在西藏最大的动力。

  在手术室,由于当地的腔镜技术还不成熟,所以科室为我安排了每周两个手术日。除了常规的完成不孕症相关的宫腔镜、腹腔镜的手术,我们还肩负着把手术的理念、手术技巧留下来的任务,每一例手术的完成,我们都和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同事密切合作,无私传授分享手术技巧和要点。援藏不仅要以自己的精湛医术为当地人民解除病痛,更重要的是培养当地医疗卫生人才,要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这样,即使在我们离开之后,当地的医生依然可以开展同类的手术,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化。“大病不出藏”,这是党和国家对藏区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每一位援藏医疗队员的初心和使命。

  在高原缺氧的条件下完成满负荷的医疗工作,经常会感觉到很累,但听到病人说“北京的安吉拉来到家门口,我们不用再坐飞机到北京去看病”,看到患者能够转危为安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作为医者的我又感到无比的富足。

  随着在西藏待的时间越来越久,越来越认识到,一年的时间不长,不一定能做出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只求在医疗战线最基础的环节、在最细微处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为雪域高原医疗质量的改善贡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我将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同仁及援藏的同事们紧密合作,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坚韧中不断践行、成长,不辜负肩上这份沉甸甸的托付,不负韶华,不辱使命,书写北大医学人和人民医院人的责任和担当!

  (北大人民医院第四批援藏队员  王艳槟)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