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两项成果喜获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基础医学院两项成果喜获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06年教育部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日前结束。经过严格评审,我院顾江教授的“SARS发病机制研究”和童坦君院士的“细胞衰老相关基因与P16基因调控研究”双双获得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06年,原“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正式更名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奖励种类设有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包括推广类),今年增设专利奖。据悉,200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共评出一等奖42项。
 
       顾江教授领导的SARS攻关课题组在“非典”肆虐之际,承担了危险艰巨的SARS尸体解剖研究工作,在国家“863”计划、教育部基金和国家自然基金支持下,进行了大量的SARS尸体解剖,建立了世界上最全面和丰富的SARS人体组织标本库,并对这些标本和大量临床资料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明确了SARS病毒攻击的靶器官和靶细胞,并从临床、病理、免疫、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安全等角度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对比研究。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对SARS的发病机理有了全新认识,率先提出SARS病毒除了感染肺脏之外,还侵犯免疫系统、肠、肾、脑等多种组织器官,同时提出免疫系统的直接和间接损伤是SARS病情恶化的关键,免疫系统的破坏程度和机体的抵抗修复能力之间的平衡是SARS病理机制的主要矛盾,而肺部的感染和继发感染是由于免疫系统的损伤才得以加重。这一理论属中国首创,为SARS的各种临床表现和试验检测结果提供了合理解释,也为今后预防、诊断和治疗SARS以及人患禽流感等新生传染病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研究工作已于2005年8月发表在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影响因子13.965)上,北京大学SARS课题组的相关专家也在国内外医学主流杂志上,围绕SARS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预防以及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方面发表了30篇高水平论文,其中在SCI收录杂志上发表20篇(影响因子合计114.134 ),迄今为止这些论文已被国内外同行正面引用达201次,其中他引182次。顾江教授和课题组其他主要成员还多次应邀在第十二届国际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大会等国际会议上作大会报告,课题组提出的新观点和理论得到国际学术界公认和高度评价。由于我们有最完整的组织标本库以及科研思路和多种技术优势,我们的研究工作在这一领域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童坦君院士的“细胞衰老相关基因与P16基因调控研究”是以“基因”为出发点,研究思路以“点、面结合”。“点”指的是细胞衰老的主导基因p16INK4a,课题组从影响其自身表达的DNA元件、p16INK4a 引起细胞衰老的机制、其他细胞衰老通路与p16INK4a的关系以及其他转录因子对p16INK4a转录调控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等方面入手,进行深入研究;“面”指的是从众多与衰老相关的基因入手,一方面寻找衰老相关新基因,另一方面,探索已知基因与细胞衰老进程的规律。经过多年探索,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部分揭示了细胞衰老的分子机理,找到一些与细胞衰老密切相关的新基因(CSIG和RDL),建立了一套切实有效的衡量细胞衰老的指标(共7项),从黄芪中发现了一种能明显延缓细胞衰老的化合物(HDTIC-1),这些发现为人类最终揭开衰老与肿瘤发生之谜,筛选延缓衰老药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上述研究工作已在多种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其中SCI收录论文21篇,影响因子超过76,被引次数超过160次,单篇影响因子超过5.0的论文8篇。
 
          上述成果都是我国自主创新成果,这充分表明我院以研究方向为核心的创新团队已初步形成,这是今后取得更好成绩的基础,也是提高我院科技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基础医学院科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