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报道十一:北大六院自强不息 建一流精神卫生机构
党代会报道十一:北大六院自强不息 建一流精神卫生机构
发布日期:2006-12-19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院)是北京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的临床医疗、人才培训与科学研究基地,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北京精神卫生研究和培训协作中心,同时也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
一、历史沿革学术传统,精神卫生争创一流
北京大学的精神卫生专业创建于1942年,为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设立的神经精神科,1980年3月北京医学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成立,沈渔邨教授任所长(1980-1997)。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后,更名为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大学第六医院。2002年10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后成为精神卫生中心的挂靠单位。2004年12月增加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院名称。
近五年来,医院在原有基础上,在医、教、研、防各领域中,开拓进取,锐意改革,发奋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精神卫生机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医疗服务人文关怀,科学管理质量上乘
医院秉承“以科学精神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坚持用最先进的诊疗方法、最优质的服务,为解除精神病人的痛苦坚持不懈地努力。上个世纪50年代,在氯丙嗪进入精神科治疗不到两年时间内就率先将“冬眠治疗”在医院开展。70年代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医院开展了农村社区家庭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医院不断探索和引进各种先进的诊疗方法,不断改进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
五年来,医院的住院医疗在病房设置上渐趋完备,病房设置更加合理,已经开办了两个开放病房,以不断满足不同病人的需求。同时,在大兴区精神病院的农疗基地,医院设置了精神康复病房,为慢性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生活和劳动技能训练。住院医疗模式逐渐向半开放、开放转化,尽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尽力使患者保持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以利于患者更好更快地回归社会。
医院门诊除开设普通门诊、专业门诊、专家门诊和特需门诊外,还设有多专家会诊,负责讨论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联络会诊科搭建了面向综合医院各类精神心理问题的诊断咨询平台。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临床医学鉴定、劳动能力鉴定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了与法律相关的各种服务。日间康复部定期举办精神卫生知识讲座并编印发行《精神康复报》,采用各种形式开展精神健康教育活动,例如“手拉手社交技能训练班”、“匿名戒酒者互助会小组聚会”、“老年记忆训练”、“强迫症患者生活发现会”等,满足了不同患者的需求。2006年8月日间康复科成立,为社会上康复期患者提供系统的康复训练。
由于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始终保持国内领先的地位,前来我院诊治的患者逐年增多,其中约40%的患者来自于全国各地。我院还与各国使馆及国际医院签署了协议,为在中国的外国人提供及时有效的精神卫生医疗服务。
2006年11月经北京市司法局批准,医院正式成立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中心。
以下是医院2001~2005年主要的医疗指标:
指标 |
2001年 |
2005年 |
入院总人次 |
1197 |
1355 |
出院总人次 |
1160 |
1346 |
平均住院日(天) |
69.2 |
58.52 |
年病床周转次数 |
5.3 |
6.23 |
床位使用率(%) |
106.5 |
97.78 |
平均床位工作日数(天) |
—— |
356.89 |
全年门诊人次 |
89910 |
115099 |
日门诊量人次 |
356.7 |
462.76 |
最高日门诊人次 |
466 |
550 |
全年急诊人次 |
64 |
253 |
在近年来创建人民满意医院的活动中,医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先后成立了十个不同职能的工作小组,医疗行政部门及其各个科室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完成、修改、完善了12项15条医疗规章,在解决老百姓看病难、提高医疗质量上苦练内功。
为了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追求精神健康看病求医的需要,医院先后完善了导医指示牌,方便患者就医,并欢迎患者监督窗口单位文明服务的行为。同时医院改善就医环境,设置了导医屏,随时告之医生出诊情况和药品价格介绍,接受病人监督。
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注重向群众宣传精神病的科普知识,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和保健素质。利用世界精神卫生日和各种公益活动,与有关单位一起精心设计诸如“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等宣传主题,派出专家,设立专门的咨询台,讲解精神卫生知识,扩大医院在社会上的声誉,推动精神健康促进事业的发展。
三、悉心耕耘教书育人,人才培养桃李天下
医院秉承北大和北医的优秀教学传统,以朝气蓬勃、学风严谨的教师队伍承担北京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人员的全部精神病学教学和教学改革任务。2001年以来,医院大力开展精神病学教学改革,2006年完成《精神病学教学改革的设计与实施》项目,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都走在全国前列并取得明显效果。2005年在北京回龙观医院成立了教学病房,设教学病床120张,并于2006年底促成了该院成功申报成为北大医学部的教学医院。
作为WHO精神卫生研究和培训协作中心,2002年医院成为首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紧随国际专业培训潮流,医院不断开创中国精神科培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创建了数个国家级精神科专科培训品牌项目。多年来,医院为全国各地培养了上千名研究生和进修生,为中国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2006年医院接受卫生部委托,举办了支援西部农村卫生工作项目培训班,先后为中西部10个省市自治区的地区(县级)精神病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培训学员,以提高中西部地区精神科医师的水平。
2001年以来,医院作为国家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委员会的主要组成单位,牵头承担组织国家医学考试的有关任务。2003年以来,牵头承担精神专科医师培训的有关课题,制定了《中国精神科专科医师培训细则》和《基地标准》,并且成为首批精神科专科培训基地。在医院内部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专科培训制度和培训方案,并将经验直接运用到国家精神科专科培训制度的建设中。2001年以来,医院培养了一批逐渐走向全国精神专科培训讲台的青年教师。
医院奠基人沈渔邨教授是我国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唯一的工程院院士,目前还担任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她和数十位研究生导师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精神卫生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人员。中华精神科学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周东丰教授依托医院丰厚的教学实力,领导主持了多项国家级学会继续医学教育精神卫生课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委员、博士生导师王玉凤教授作为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精神科博士,呕心沥血地培养研究生;博士生导师张岱教授和黄悦勤教授,以及众多硕士生导师,以教书育人为崇高天职,悉心教育精神卫生的专门人才。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专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委员会精神科分会主任委员、院长于欣教授近年来领导组织了国家专科医师培训和考核工作方面的大量工作,使医院成为引领我国精神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最重要单位。
四、开拓进取科研创新,学术领先硕果丰盛
1993年,医院成立卫生部唯一一所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经过沈渔邨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精神病学家和年青一代精神卫生专家学者的数十年开拓进取,勤奋努力,医院在精神病学各领域牵头主持了多项国家和国际合作重大研究课题,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医院以我国人群患病率最高和危害性最大的精神疾病为研究重点,确立了生物精神病学、社会精神病学、儿童精神病学和精神疾病治疗学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建立了以沈渔邨、周东丰、王玉凤、张岱、黄悦勤、于欣等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梯队,已在各学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历年来医院承担了许多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金项目,多次获得国家、卫生部和教育部的重大科研奖项。
在过去的5年中,医院发表论文、出版著作、获得的科技成果、承担项目与争取经费以及图书与期刊资源情况如下面列表显示。
医院发表论文统计
数据统计项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论文总数 |
41 |
57 |
81 |
91 |
53 |
论文数(SCI收录) |
4 |
5 |
11 |
11 |
16 |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
25 |
37 |
52 |
70 |
49 |
影响因子5以上论文数 |
0 |
0 |
2 |
2 |
3 |
医院出版著作统计
著作名称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学术专著/编著 |
6 |
3 |
2 |
8 |
6 |
院校教材 |
2 |
7 |
2 |
3 |
3 |
科普著作 |
3 |
1 |
2 |
5 |
3 |
国外译著 |
1 |
1 |
0 |
1 |
2 |
医院科技成果获奖统计
成果类别 |
等级 |
年度 |
获奖项目 |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 |
|
2002年 |
《精神病学》教材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成果奖 |
二等奖 |
2003年 |
脑功能磁共振技术开发及相关临床应用研究 |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2003年 |
儿童脑功能磁共振研究 |
北京大学教学成果奖 |
一等奖 |
2004年 |
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医学教育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 |
中华医学科技奖 |
二等奖 |
2005年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系统综合研究 |
中华医学科技奖 |
三等奖 |
2005年 |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组合的研究—复杂疾病研究策略的探索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
|
2005年 |
《预防医学》教材 |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2005年 |
突发事件对医护人员、患者、民众心理状态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 |
医院承担科研项目及获得经费统计
项目和经费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获得横向科研经费总数(万元) |
125.4 |
20 |
229 |
52 |
135 |
批准纵向科研经费总数(万元) |
109.5 |
133.7 |
117 |
4.3 |
433 |
科技部项目总数 |
1 |
2 |
0 |
5 |
0 |
科技部经费资助总额(万元) |
100 |
225 |
0 |
350 |
0 |
教育部项目总数 |
1 |
6 |
0 |
0 |
0 |
教育部经费资助总额(万元) |
15 |
124 |
0 |
0 |
0 |
卫生部项目总数 |
3 |
0 |
4 |
1 |
0 |
卫生部经费资助总额(万元) |
91.5 |
0 |
180 |
150 |
0 |
北京市项目总数 |
1 |
0 |
0 |
2 |
0 |
北京市经费资助总额(万元) |
40 |
0 |
0 |
120 |
0 |
基金委项目数 |
3 |
1 |
0 |
2 |
1 |
基金委资助总额(万元) |
26.3 |
22 |
0 |
48 |
145 |
基金委面上项目数 |
3 |
1 |
0 |
2 |
1 |
基金委面上项目资助总额(万元) |
26.3 |
22 |
0 |
48 |
28 |
医院图书与期刊资源
数据统计项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购置图书资料经费合计 |
197965 |
240383 |
259565 |
33636 |
335082 |
中外文藏书册数合计 |
9291 |
9698 |
9912 |
10070 |
10343 |
中外文期刊种类合计 |
3963 |
4164 |
4366 |
4491 |
4773 |
在过去的20年中,尤其是近5年来,医院面对激烈的竞争,牢牢抓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国家级科研计划,针对各类项目的特点,组织力量申报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尤其是医院参与和实施了北京大学“十五”“211工程”中的多个项目,并得到北京大学医学部“985工程”二期立项支持,获得经费400万元,进行“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研究平台”建设,对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学科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
在生物精神病学研究方面重点开展了行为、情绪和认知方面的基础研究,探讨精神疾病的解剖和化学基础,在分子水平上了解复杂的基因网络参与精神疾病和行为障碍的发生与发展的机理;系统开展多模态磁共振脑影像学研究,寻找脑功能异常的分子基础;建立精神疾病动物模型,通过神经解剖、受体和转运体定位、神经功能活动定位等研究疾病状态下脑功能和神经元活动;发展DNA芯片技术,用于高危人群筛查、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药物的选择和疗效预测。在社会精神病学研究方面,重点描述我国精神疾病的流行和分布,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的规律及其重要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开展国内外科研合作,制定疾病的治疗、预防策略和措施,并进行科学的评价,推动我国社会精神病学学科的发展。在儿童精神病学研究领域,开展儿童精神障碍尤其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孤独症的分子遗传学和生化代谢研究,从神经生理和神经心理方面综合探讨儿童精神障碍的脑功能特点,发展药物疗效预测、脑电生物反馈、平衡功能训练、社会技能训练和父母培训等多种临床治疗新方法。在临床治疗研究方面,开展规范化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等领域的研究,不断探索精神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医院力争各研究方向与临床应用密切结合,将取得的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不断提高精神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水平。
早在1980年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医院就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大力培养人才。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国际交流获得了蓬勃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院学科的发展,同时也提升了医院在国际上的知名度。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唯一授权给医院“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培训中心,成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工具培训的权威机构;2006年医院成功举办了“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和“第一届世界文化精神医学大会”。近五年来,精研所派出短期及长期出国进修人员162人次,接待外宾来访1014人次。
五、心系全民任重道远,精神卫生健康促进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危机干预、心理救援已成为国家救灾工作的组成部分。为保证国家救灾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近年来配合卫生部、民政局等部委,先后4次派出4批心理救援队,深入新疆灾地区,以及云南、内蒙等省区,帮助当地政府解除受灾地区灾民的痛苦,指导受灾地区的心理危机干预,受到了民政部、联合国儿基会驻华办事处的感谢。
CDC精神卫生中心自挂靠在医院后,医院一直协助卫生部开展精神卫生立法工作、精神卫生宣传工作、人力资源建设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和中央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
2004年后受卫生部委托,精卫中心自承担了“2004年中央补助地方精神卫生项目”的管理工作,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设在六院,是唯一承担中央补助地方项目全部具体管理的医院。项目办公室自2003年起参与了全部立项申请工作,该项目是当年唯一获批的非传染病项目。两年多来在全国建立城市和农村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示范区60个,共覆盖人口4291.52万。运作中央级项目经费3186万元。2005年举办骨干培训班5个,下发培训教材6924套,组织编写计算机网络版监测软件一套。指导全国分级培训班414个,培训人员30574人次。为2006年的工作打下了人力资源基础。
经过2006年的继续努力,各示范区均建立了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网络,形成了监管治疗机制和综合防治队伍,总计人数近12300名。所建立的全国联网的重性精神病人疾病直报与档案系统可以动态记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发病、就医、治疗和随访控制情况。
截至2006年10月20日,60个示范区登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并建档立卡61592例;录入《全国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51293例;定期随访及康复指导有肇事肇祸倾向的患者21440例,为肇事肇祸且贫困的患者提供免费药物治疗6944例;对有肇事肇祸行为者提供免费应急处置1426例,免费收治肇事肇祸且贫困的患者705例。该项目的社会意义已经获得了极大的认可,被许多地方政府和受益群众称为“民心工程”,同时为中国的精神卫生服务模式转型提供了政策基础。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医院对于全国性大型公共卫生项目的管理能力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六、加强党建思想统一,保先教育素质提高
1、精心组织进行先进性教育活动
按照党中央战略部署和北京大学党委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医院党委精心组织,于2005年 9月中旬至12月中旬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广大党员按照党委的要求,积极主动参与,认真完成了三个阶段的任务,做到了教育活动和医院工作的两促进、两不误。
2、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员工政治素养
在医院医德医风建设中,医院重视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多年来,医院党委根据形势大局的需要,每年开展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以达到全面提高员工思想素质的目的。2002年配合医院“三甲”医院评审开展了“我为奥运做奉献,卫生服务创一流”的活动,并获北大医学部颁发的组织二等奖。2003年医院全体员工在党政领导的正确指挥下,以非常精神接受SARS挑战,实现了“住院病人零感染,在院员工零感染”的目标。
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医院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活动,根据医院的工作性质,采取滚动的方式,组织广大职工学习华益慰同志的先进事迹、《医林楷模》、《医德医风警示录》等。同时组织职工学习《党风廉政手册》。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听医学部副主任闫敏同志讲解财经纪律,还邀请医学部纪委副书记孔凡红作党风党纪专题报告,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活动。
3、评优秀创先进树立典型
医院在学习公众先进典型的同时,注重发挥身边共产党员的先进作用。五年来我院先后有10名同志被评北京大学校级优秀共产党员,4个支部被评为北京大学校级先进支部;有17名同志被评为医学部级优秀共产党员,4个支部被评为医学部先进支部;还有两位同志分别荣获北大优秀党务干部和北京大学医学部2005年度优秀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
医院自2003年以来历年都被评为“首都公共卫生系统文明单位”。2006年在“北京市健康卫士”评选活动中,医院资深精神病学家李从培教授获得了“北京市健康卫士”称号。
4、注重支部建设做好党员队伍培养
医院党委历来重视对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和教育,制定了《党支部书记工作职责》和《党支部书记考核评估标准》,对支部书记和党支部工作进行考核和测评,使支部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六院党委重视在校研究生党员的培养工作,高度关注研究生的组织发展和政治素质的培养,于2004年成立了研究生党支部,支持研究生党建开展的多种形式的活动。
六院党委积极组织扶植基层党支部的活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2006年3月开展的基层单位党建创新立项工作中,我院5个支部获得了共计4000元人民币的资助,分别是:
支部 |
立项名称 |
负责人 |
资助金额 |
门诊党支部 |
基层党支部党员纳新工作的创新 |
从中 |
800 |
研究室第一党支部 |
立足基层党建创新,开拓支部活动新形式 |
刘肇瑞 |
800 |
研究生党支部 |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开展支部网站建设并举办党的理论知识竞赛 |
孙伟 |
800 |
后勤党支部 |
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做好医院服务保障工作 |
段爱民 |
800 |
机关党支部 |
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使机关工作更上一层楼 |
冯桂琴 |
800 |
七、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健全依法行政
医院党政领导十分重视职工代表大会的制度建设,把民主制度建设列入党政班子议事日程,对于常规工作和重大事项经常讨论研究,医院工会委员会作为职代会的常设机构进一步把职代会制度建设落在实处。
1、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各项制度
依据《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2004年以来我院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各项制度。如:《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第三届职代会代表选举办法》、《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职代会代表提案征集、回复、落实的有关规定》等。根据《制度》规定设立相应的职代会组织机构。如:职代会常设主席团、提案委员会、劳动争议委员会、职代会各代表团以及院务公开领导小组等等。
2、认真贯彻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各项制度
医院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坚持职工代表培训制度,在每年职代会召开前对职工代表进行培训,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代表提案的征集和落实,凡是条件允许的在2个月内整改,对暂时不具备条件落实的提案予以说明,结果反馈给提案人本人。
3、发挥职工代表的民主管理民主参与的作用。
近5年来,医院党政班子依托职工代表大会切实维护职工权益,主动把关系医院发展和职工利益的大事提交职代会审议,逐渐形成医院良好的民主氛围。
医院在民主管理进程中最成功的成绩是将奖金分配制度修改为岗位津贴制度,实践了北京大学制定的“按需设岗”、“择优扶重”、“鼓励流动”为分配原则。2003年8月,医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黄悦勤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奖金改革小组。经过十余次小组会和近十次党政联席会反复测算和讨论,召开座谈会自下而上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经多次修改的岗位津贴试行方案终于从2004年1月份开始试行。在试行初期由于经验不足,有关政策的宣传不够,加之改革方案不甚完善,使部分职工对改革方案产生误解,出现了一些不满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党政领导清醒的认识到,只有依靠职代会,保证职工代表对分配制度改革的民主参与才是最好的解决途径。于是在《岗位津贴制度实施方案》试行5个月后,我们将该方案提交职代会审议,在代表们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最终以表决方式通过执行。几年来的实施证明,经过广大职工民主参与制定的岗位津贴分配制度是“三个代表”思想在我院的成功实践。
4、职工代表认真行使民主监督的职权
医院职工代表参与职能处室干部及科室主任的述职和评议的举措已坚持多年,内容包括对中层以上干部(包括院级领导)的民意测评,评议结果在职工代表参加的全院总结大会上公示,有效地发挥了职工代表的群众监督作用,有利于各级干部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5、工会组织活动寓教于乐
六院党委积极支持工会活动,倡导工会每年特色运动会、足球比赛、职工卡拉OK比赛、职工羽毛球赛、游泳赛等活动;同时积极调动工会小组的积极性,开展以科室为单位的多种形式的活动。在医学部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特别是运动会上都取得了优良成绩。这些活动既活跃了医院文化,又促进了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2005年医院工会被评为北京大学医学部模范教工之家。
6、发挥共青团作用共同营造和谐医院
院党委扶植院团总支的活动,在挂号、收费窗口设立青年岗位能手和青年文明号窗口,开展“微笑天使”活动,积极发挥青年团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年来,抚今追昔,六院秉承“以科学精神体现人文关怀”的使命,在医院党建、基础设施建设、提倡科学管理、医疗质量改善、教学质量提高、科研开拓创新、精神卫生健康促进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将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再接再厉,探索改革,为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推动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宣传部 党代会工作小组宣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