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夔院士:大道至简 平淡为归

王夔院士:大道至简 平淡为归


——记无机化学家、“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王夔院士

  
    在一切美好没有来临之前,心灵首先美好起来了;在一切平静没有来临之前,心灵首先平静下来了。经历了三次政治和社会的大震荡,三次改变研究方向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夔先生,对世事变迁和人生境遇始终淡然置之、不喜不悲,以哲人的睿智和科学家创新求变的精神探求世界的客观规律和科学真理,走过了七十八年的生命历程。王先生身上有一种原生态的平和,那是包容一切的一种平和;王先生对事物有一种广泛的兴趣,那是源自少年时代的一种好奇心态。坐在思想深邃、神定气闲的王先生身边,澄澈明净的心境油然而生。一切纷纭繁杂的世事都笼罩在平常、平淡和平静的光晕之中。


    衣着朴素、平易近人的王先生认为自己是平淡无奇的人,但是对于王先生的平淡,我也有一个感悟认知的过程,那就是:始觉平淡,继而非凡,终归平淡。那是彻悟生命的平淡,是理性与感性交融、执着与包容相合、对物事与人情参透之后的平淡。王先生以一颗平和淡然的心,百折不挠、沉稳自信地立足中国本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这条道路架起了医学研究与化学研究的桥梁,通向我国细胞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的广阔领域。

        津门少年 钟情科学兴趣广


    1928年5月7日,王夔出生于天津一个普通人家。中学时期,他就对化学感到莫大兴趣,还和一位同学弄了个“家庭实验室”。1945年10月,王夔考入燕京大学化学系,走进北京燕园,也走进了化学世界。基于少年时代的志趣,大学期间他对学习更是达到执迷程度。当时学生可以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课,老师和学生之间经常交流看法。兴趣广泛的王先生在这种“自由教育”的氛围中如鱼得水,至今,他仍主张学生应拓宽知识面,理科生要学文科课,文科生要学理科课。而且重要的还在于有兴趣、肯钻研。


    现在七十多岁的王夔先生,依然保持着对事物的各种兴趣。王先生写得一手好字,他的墨宝多次作为交流礼物送给国内外医科大学或医学院,王先生说:“这样的礼品有意义,又省钱。”王先生还喜欢听音乐,每天中午,王先生一边休息,一边听着经典音乐,科学家的思维便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激越之中。王先生活到老、学到老,对于新技术的发展从来没说过自己学不会,他的理念是不会就学。在他七十岁的时候,电脑热起来,王先生也学起了电脑,没过多长时间,王先生就提着笔记本电脑参加各种学术会议,powerpoint运用得很熟练。

       名师风范 获取思想“乐”中学


    1949年王夔大学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并留校攻读研究生。1952年,在燕京大学撤销并入北京大学时,因为急需大学老师,他被中断研究生学习,分配担任医预科教学,对这样一种安排王夔凭着一种奉献的精神欣然接受了。后来北京医学院独立,王夔留校任教,从50年代到90年代,从助教至教授,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里,王夔不知写过多少不同式样的教材,不知设计过多少种实验和教具,不知组织过多少次极有特色的教学活动,然而他依旧兴趣不减,每年他的教案都在更新。他说:“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不只是讲课和带实验,而是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进步。有时,在讲课时突然萌发一点想法,甚至对科研有着很重要的价值。”


    王先生音质很美,富有穿透力。他讲课抑扬顿挫,语速适中,深受学生喜爱。女博士杨晓改说:“王先生知识广博,能启发学生的兴趣,而且王先生的课常常把理论知识、应用知识、人文知识贯穿在一起,让学生兴趣盎然。”王先生在注重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还有意识地让学生在“乐”中学习,以学习为乐。他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碰到问题首先要自己解决。


    王先生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心态和想象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王先生引用了诺贝尔奖获得者Esaki的一段有益的话,他说,你想得诺贝尔奖吗?有五个规律:第一,不要被自己过去的经验所束缚;第二,不要过分追随你的研究领域中的任何一个权威;第三,不要抱着你不需要的东西不放,要严格地筛选信息;第四,不要回避对抗,如果有合理的观点,就去辩论;第五,不要忘记童年时的好奇精神,它是想象力的表现。难怪王先生的博士后杨晓达出国后又回到王先生的课题组中,杨晓达说:“我在王先生这里感到一种充分而又深刻的科学的‘sense’,‘sense’在英文中是感觉、意识的意思,但我又觉得这些并不能充分表达我的感觉,我只能称它为科学的‘sense’。”


    1990年王夔被北京医科大学授予“桃李奖”;1995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4年获得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得北京大学优秀教师奖。目前王夔还主持了“无机化学教学模式与开卷型‘定时跑’考试形式的互动”的教学改革项目。

        三易研究方向 架起医学化学桥梁


    作为一名在国内外化学界有广泛影响的科学家,王先生始终立足中国本土,不断地开拓创新,在出国留学不断升温的环境下,英文和专业都很好的王先生没有选择出国,因为他已经选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王先生三易研究大方向,每次推倒重来,都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他的研究工作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56年以前,主要从事分析用有机试剂研究。 第二个阶段是1961年至1965年之间,王先生另选方向,开始了金属离子水解沉淀的掩蔽这一崭新研究课题。第三个阶段,也是王夔先生研究最重要的阶段,便是从70年代末以来与临床医学联系的生物无机化学和无机药物化学的研究。这一阶段,王先生和他领导的课题组硕果累累。 1991年,王夔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年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多年来,王夔先生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二百五十余篇,中国的细胞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在国际上也确立了应有的地位,而且形成了自己的两大特色,就是系统性和联系临床。生物无机化学重要的国际会议——国际应用生物无机化学会议就是澳大利亚科学家Webb教授和王夔先生两个人发起创办的。


        在《我的科学思维观》中他这样写道:“在热点和冷点之间,主流与非主流之间,我宁愿选择后者;虽冒风险,但是只要有意义并且合乎科学,冷点总会变成热点,非主流也会变成主流。比如大多数生物无机化学研究是在分子层次进行的,我们偏要在细胞层次研究,当然难处很多,可是因为无机化学要想研究生命,细胞是必经之路,它迟早会成为热点,我知道这是众人所不为的,等于在广漠中踽踽独行。同行少,可借鉴的经验少,论文被引用少,被理解的少,或许终生无人喝彩。学术上的独立思考和孤独感常常共存。但是,相当多的创新工作都是想众人所未想,为众人所未为,都是在甘于寂寞的心态下进行的。”这就是一个执着追求真理的科学家的情怀。


    学术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富有思想、热爱艺术的王夔先生本身就是一本绝好绝美的书,我相信每一个读过他的人都想重读,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

(宣传部 梁峰霞)